庆祝第20个中国记者节 走近破解“中国密码”的新闻人【5】
记者手记:笔触伸进土地,精神才有养分
申亚欣、宋子节、朱虹
“三位年轻女记者,走到哪里见到老乡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让我们参观一下你家厕所?”
这是我们在进行“70年70问”之“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厕所革命’”调研中最为熟稔的场景。
这篇选题,从前期理论准备、中期调研、后期成稿,整个过程既包括扎实的理论根基,也有带泥土、沾露珠的实地考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一篇关乎民生的“小事”的新闻报道,对记者而言更是“四力”的考察与锻炼。
“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闻工作者这样殷切嘱托。
俯下身,沉下心,面对陌生的选题,首先要做好扎实的理论基本功。由于“厕所革命”的资料较少,我们从旧书网上淘来一本1988年出版的《中国:需要厕所革命》,还购买了各种讨论“厕所革命”的期刊杂志。有了基础知识,与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进行联络,向权威人士和专业人士进行当面咨询。根据多方了解,还辗转找到多年从事农村“厕所革命”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付彦芬主任,专程到昌平改水中心进行当面拜访,收获许多信息与资料。同时,人民日报长期从事农业农村领域的高级记者高云才也从“厕所革命”及新闻撰写等方面给予我们许多指点和帮助。通过阅读一篇篇文章,拜访一位位专家,我们对“厕所革命”了解渐增,也更加认定这是一篇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选题。
笔触伸进土地,精神才有养分。做好知识储备,就是到田间地头感受生活的“真实感”。经过农业农村部领导的推荐,综合考虑东中西部、水厕、旱厕、景区、城市、农村等诸多厕所类型,我们最终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和陕西两个省份。四川位于西南地区,涵盖山区、农村,而陕西则是降水较少,且西安的景区厕所较具代表性。
在这一周里,我们走过四川成都市、彭州市军乐镇、眉山市丹棱镇兴隆村、双桥镇梅湾村、顺龙乡幸福村,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升村、石砭峪新村等。在这些地点,观察了城市街道公厕、景区公厕、村民家中的厕所、山区的厕所,修好的、未修的、正在修的厕所,了解“厕所革命”的技术原理、国家政策,以及通过采访,认识了很多切实推动“厕所革命”落实的村干部、“所长”等等,对目前中国“厕所革命”的实际落实情况和制度进行的实地考察。
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正是在这一周脚踏实地地采访调研中,“‘厕所革命’切实改善人民生活”这一观念深深植入我们的心中。的确,厕所虽小,但却是关系到人民幸福生活的大事。
一星期调研归来,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慨,带着实地考察的资料和亲身体会满载而归。团队中的小伙伴戏称:“不仅稿件素材扎实丰富了,对如何修厕所也有了充分了解——双瓮式化粪池、三格化粪池……我们连厕所都会修了。”在一手素材与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改水中心付彦芬主任的启发,我们将“厕所革命”的必要性分解为健康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角度,并设计出四个精准又生动的小标题——小角落里的大革命、小厕所里的大民生、小村庄里的大工程、小改变里的大文明……整篇文章夹叙夹议,有一手实地调研的素材,也有历史回顾,有生动鲜活的故事,也有理论支持,整篇文章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时代感,沉稳的选题中透着鲜活,文章一气呵成。
动真情,有温度,这大概是这篇文章能够写深、写活、写好的根本原因。在我们的脑海中,对景区的公厕、农村的旱厕有一些固有的印象,但是在看到“厕所革命”的实际成果后,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项民生工程大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基层干部的认真尽责,厕所这一“天大的小事”,从民生短板一跃成为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
在广袤大地上摄取营养,锤炼成长。在采访过程中,也有不少小“考验”——四川村落植被茂密,蚊虫较多,即使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也难免“中招”,叮咬后奇痒无比,手背肿胀,叮咬痕迹一个月后才慢慢消退。
“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这是讲好基层故事的重要条件。践行“四力”,要脚踏实地,情系人民,才能撰写出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报道。此次撰写《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厕所革命”?》文章,不仅锻炼了记者的新闻业务水平,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最重要的是让记者们的笔尖紧贴广袤大地,心中情系百姓民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