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第20个中国记者节 走近破解“中国密码”的新闻人【14】
记者手记:国学传递的是一种精神
刘婧婷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国学,如同血液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身体里,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延续,这是70年70问“国学篇”的立论。
开始之前,要不要问什么是国学?
当我们探寻什么是国学,从既往的学术文献找线索,发现莫衷一是;向既往的媒体报道求答案,发现百家争鸣……当我们拿起三脚架与单反,走到孔庙的普通游客身边,似乎找到了些许答案:归根结底,国学传递的是一种精神。
“国庆节您为什么选择来孔庙逛逛?”“因为我去年是在这里进行的成人礼,时隔一年想回来看看。”“国学和您的生活有什么相关性?”“我们家的孩子在幼儿园都在学呢”……国学之于你我,是很多美丽的记忆片段,抑或是独特的经历与感受。
经过审稿会多次沟通,团队还是决定把国学概念的厘定放在开篇首段。在这个框架下的讨论,是全文成立的前提,也是逻辑的起点。
讨论之中:优秀传统文化意味着什么?
国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情怀的感念,恰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真实写照。谈国学热持续升温的内因,其实就是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涵养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当你身处岳阳楼,会感念范仲淹的人生底色,因为听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你身处黄鹤楼,会沉浸于李白的豁达爽朗,因为听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偶然遇见国学带来的惊喜,这便是细水长流的文化情。
寻找之路:哪些是国学很好的诠释者?
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离不开人的作用。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媒体人,还是国学教授……他们都是这股热潮经历者,助推者。
团队试图从人的身上找到国学的魅力,那些有关国学的记忆,谈“中国人诗心”的《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谈“在优秀传统文化花园,给孩子开窗”的自媒体人王凯……他们有关国学传承的实际努力,也如同一股股清流注入国学热升温的大潮中,成为诠释国学精神实实在在的演说者。
升华之门:宏观与微观是不是一以贯之?
当我们把视野从个体的视角挪向更广阔的宏观世界。国学又是如何影响中国的呢?中国为全人类前景提出的中国方案,也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色彩。
笔尖在时间、空间的维度上延伸开去,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国学或潜移默化、或显而易见给中国、中华民族这两个词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校对之法:是不是就是不相信?
“语言真奇妙”,尤其是校对的时候,这种感觉最为强烈。成文的过程是眼见一座小房子搭建起来,校对的过程便是眼见一座房子再拆下来,数字、名称、出处等等,均要有出处可查,有迹可循。
校对的过程就是怀疑,怀疑团队合作成员的判断能力,怀疑自身的细心程度,经过反复的推敲,耗尽了耐心,便是交稿的时候了。
“国学篇”刊载后,有网友向我们反馈:“作为家长,有的时候儿子说梦话,都听不懂。老大有时候晚上说梦话都是文言文,有一天,终于听懂了,说的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给我高兴的啊!”一起写稿的团队成员们笑了笑,想起了霍金的一个梗。
记者问:“您这辈子有没有被什么事情感动过?”霍金认真地想了想,说:“遥远的相似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