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第20个中国记者节 走近破解“中国密码”的新闻人【13】
记者手记:从“小巷总理”看“大国之治”
那其灼
在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70年70问》中,《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是个“小题目”。在“小巷总理”这个群体的身上大多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小事,很难找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故事。客观的说,如果写《中国的“小巷总理”很管用》并不难,但是探求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特别是还要在这个群体中去寻找新中国70年历史性成就中蕴含的“中国基因”,破解历史性变革背后的“中国密码”,则并非易事。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当下的习以为常和理所当然,一旦放到历史的坐标系里,便会发现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回答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我们方向是去寻找中国的“小巷总理”究竟从哪里来?
通过大量的案头工作,我们找到了新中国第一位“小巷总理“陈福林的故事。一个人力车夫,通过居民投票选举成了居委会主任,我们有意识的将他的个人命运传奇,放到大时代中去。 “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北京宣告成立。新上任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了政务院第一次政务扩大会议。”两天之后,千里之外的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选举居委会主任,陈福林当选。大国总理和“小巷总理”几乎同时上任,这种反差即构成了讲故事的张力,又为下文中提到的”小巷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基层实践中扮演的角色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寻找价值和意义。第一位“小巷总理”的出现,结束了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保甲制”,在新旧对比中,我们看到了“小巷总理”从诞生的第一刻起就被中国共产党赋予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基因。在法律的保障下,“从人民中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小巷总理”的身上体现得格外直观而清晰。
我们找到了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的初步答案。
基层的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这篇报道,我们采访了近十位居委会干部,前后采访了黄大妈四次,采访了鞍山社区干部刘娟两次,采访了80后小巷总理高云白和朱帅两次。我们几乎把黄大妈家里的老照片从头翻到尾,把朱帅手机里的各个微信群刷了好几遍……
黄大妈召集社区居民献计献策帮下岗职工再就业、刘娟组织的民生议事会解决社区治安问题、80后的朱帅在微信群里商量拆除违章建筑的难题……透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不同时期的“小巷总理”们都在最大限度地凝聚着居民们的智慧和力量,让多元化的意见和诉求得到有组织、有秩序的表达和集中。无论是面对面的开会,还是在网络里的讨论协商,都让每一位居民都可以发表意见,可以参与决策,可以共享发展成果。
至此,我们在一个个“小人物”的小故事里,找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主题——“这些‘小巷总理’也在中国城市的最基层实践着一种民主模式——协商民主。”70年,虽然几代“小巷总理”的工作方式不断变化,工作手段几经更迭,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闪耀在街巷之间。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这是“小巷总理”之所以管用的根本原因。”
在这篇报道里,我们没有把“小巷总理”当作个体,而是把“小巷总理”当作一种制度、一种基层治理模式。在审稿会上,多为领导提出了需要横向对比的建议,我们特意通过不同民主制度的对比,凸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深刻内涵和制度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人民网领导把握时机,推荐这篇报道刊发在《人民日报》头版和人民网首页大头条位置上,很好的呼应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议题。
走过难题不断的时代,才有写满答案的历史。我们理解《70年70问》就是这样一部厚重历史。它要告诉人们这七十年中国经历过什么?中国为什么这么做?中国为什么会成功?!《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就是这段大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在中外的对照中,读者能看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成熟、能看到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实践、更能看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能在这样厚重的历史中留下我们的一笔,这是一个新闻人的责任和幸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