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0期

论“公共外交”与华夏文明传播

刘行芳 刘永宁

2013年11月13日16:08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对外来文明的包容接纳与平和友善的对外传播,构成了华夏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的对外传播既有过“养在深闺”的困惑,也有过“风生水起”的辉煌。在世界一体化和“和平崛起”理念背景下,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强大作用,不断实现“沟通理解”的现实目标,把优秀的华夏文明播撒到全世界,同时也吸收外来文明丰富自己,使华夏文明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是我国传播领域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的使命。

【关键词】公共外交;华夏文明;传播

2013年2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秦刚做客中新网,以“推进公共外交,加强沟通理解”为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阐明了外交部关于推进公共外交的基本立场,为我们深入了解、充分利用有关推进华夏文明传播方面的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一扇窗口。作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维护者和传播者,我们有理由充分利用这一国家政策红利,将公共外交和华夏文明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华夏文明传播的品质,扩大华夏文明传播的效果,扩大其世界性影响,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各种文明的宝贵财富,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分享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

一、华夏文明:“养在深闺”与“风生水起”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是在中华大地经过华夏先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探索、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绵长且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华夏文明的早期载体即文字成果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又经过了2000余年的丰富与发展,形成了卷帙浩繁、浩如烟海的文章典籍。尽管这些文明成果无所不涉,内容博大深厚,但究其文明精髓和思想核心而言,无疑是礼乐教化,是推崇仁义礼智信。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做到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关键在于华夏文明是开放的文明,是包容的文明,是可以和世界共同分享的文明,也是不断自我修正、不断吐故纳新的文明,从而做到把自我更新和对外交流紧密结合起来,历久弥新。从西汉以来,中华文明就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和与外来文明高度的融合性显示出其宽广胸怀和强大的生命根基。

五六千年前,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学会了种植小米等农作物。粮食渐渐充足,人口快速增长,生存压力也不断加大,于是开始了为争取生存空间而展开的扩张行动,向周边其他民族掠夺土地。于是,在中华大地上,上演了“打败蚩尤”、“驱逐三苗”、占据中原等一出出辉煌大戏,开始了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漫长历程,开始了创造华夏文明的艰难旅程。经过夏商周三代的缓慢演进,东夷西狄被彻底同化;之后,又经过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不断扩张,最终,汉人的足迹到达了南海之滨。其中,残酷的部族征战成为开疆利器,而不间断的文明交流与相互融合则保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平稳进步。

经过大浪淘沙形成的华夏文明,其主要贡献是孕育了独特的道德礼仪,以及六经、六艺、五常及诗书礼乐等文化成果。《战国策?赵策二》中说:“中国者,聪明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尽管这里的“中国”仅仅是指洛阳,但华夏子孙在不断汲取历朝历代兴衰更替的经验教训后,得出“礼之用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贤而容众”“克己复礼”才是固本之道和求善之策的结论,从此,中庸之道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思想,也成为华夏子孙与世界打交道的基本原则。

但是,毋庸讳言,华夏文明在自我认同、强势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夜郎自大、自我欣赏、自说自话甚至唯我独尊的封闭心理,出现坐井观天、两眼向内的封闭思想,特别是历代封建王朝为了一己之私,刻意封锁民间的外交活动和文明的传输通道,国人对外交往的渠道和热情逐渐消失。曾经历风雨洗礼的华夏文明,有了一种养尊处优的自足和君临天下的自傲,甚至坐井观天地固步自封和唯我独尊。好长一段时期,特别是到了满清时期,闭关锁国成了基本国策,华夏文明不仅失去了汲取外来文明营养的热情,也不再重视对外传播,中外文明之间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华夏文明的发展逐步出现与世隔绝的状态。这种情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未发生根本改观,华夏文明成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花朵。

1979年邓小平的美国之行,重新打开了中国人两眼看世界的窗口,华夏文明的对外传播和对外来文明优秀成果的合理借鉴又重现生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出国访问、出国考察、出国留学和国际文化交流为主体的华夏文明传播的四条腿越迈越坚实,华夏文明的对外传播一时风生水起。但是,作为对外传播最有效的另外两股力量,却一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大众传媒和公共外交。

值得欣慰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十年前就联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资讯学院等有关方面,开始了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的有益探索,一批关注华夏文明传播的学者积极呼应,作出特殊贡献,完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值得珍惜。但毋庸讳言,仅凭一些教学机构和科研单位,或者几个学者在那里奔走呼号、自说自话,效果必定有限。要使华夏文明走向世界,要使华夏文明融入世界,要使华夏文明赢得世界的尊重,必须动员全体公民,通过公共外交的群体效应和大众传媒广覆盖、不间断、周到细致、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工作,才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