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非遗纪录片创作与传播探析【3】
——以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为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传播
有学者认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口传心授及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模式,后来便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而在当代,影视媒介则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纪录片更是起到了记录、传承和弘扬的作用。
在移动互联时代,在“去中心化、个性化、互动化、社交化、多元化”的新媒体生态中,除广播电视媒体外,对于非遗纪录片宣传推广还必须重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这两大平台,尤其要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融合互动,以年轻人常用的、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才能有效提升非遗纪录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纪录片播前:全媒体多方位宣传推广
好节目只有受众接收才能产生价值,因此前期宣传推广尤为重要。非遗纪录片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预告节目争取潜在受众,除言简意赅的文字介绍外,以视听元素丰富内容。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开播前,宜宾市文广新局、市博物院、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宜宾台举办宜宾非遗论坛暨纪录片《宜宾非遗》开播仪式,邀请专家学者对非遗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解读,引发市民对非遗的关注和热情。宜宾各大媒体如《宜宾日报》《宜宾晚报》、宜宾台《宜宾新闻》《酒都播报》栏目及新闻广播、交通广播进行全面报道。此外,宜宾台官方微博微信、市博物院微信、宜宾视频网、宜宾手机报、宜宾新闻网、金江网和自媒体《大宜宾》《美在宜宾》《宜宾零距离》《大话宜宾》等微信公众号对纪录片《宜宾非遗》开播预告,用微视频向粉丝推送,打通手机屏和电视屏,使其双屏互动。通过全媒体多方位宣传推广,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提升关注《宜宾非遗》纪录片热度。
(二)纪录片展播:大屏与小屏有机融合
城市广电媒体平台播放非遗纪录片,可以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8集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于2016年11月11日~18日在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为吸引更多群众,特别是年轻人观看,宜宾台将大屏与小屏有机融合,每晚纪录片《宜宾非遗》开播前,在《宜宾新闻》、宜宾台官方微博微信上提前预告,构成收视悬念,引起人们收视兴趣。该片在宜宾掀起了一股非遗收视热潮,赢得社会各界的良好反响。2017年6月22日至29日,中国西部旅游频道播出纪录片《宜宾非遗》;同年3月四川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该纪录片,向海内外观众介绍宜宾非遗,很好地宣传了宜宾。
(三)纪录片播后:运用社交媒体二次传播
非遗纪录片具有直观性强、冲击力、感染力大的优点,然而传统电视媒体线性传播稍纵即逝,深度挖掘节目核心内容在社交媒体进行二次传播,满足年轻人碎片化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容易让年轻人理解和接受。如《宜宾非遗》除了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城市资讯频道滚动重播外,还制成微视频,通过宜宾台官方微博微信、无线宜宾APP、微信朋友圈、QQ分享及社会自媒体等新媒体推送,发散到全省乃至全国,形成裂变式传播,引起强烈反响。
四、结 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积淀之所在,是国家和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源泉。非遗作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实物场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非遗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非遗生存和传播的有效手段,符合非遗影像化保护和传播要求,对于大众具有形象、科学、可信度高的优势。非遗纪录片不仅是“记录一种行将消亡的文化”,而是更加关注它的“活态”保护。当下,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以实现非遗纪录片更好的传播效果,让观众对全球化、信息化、商业化经济社会背景下非遗的生存危机有所觉醒,从而唤起民众的保护自觉。
参考文献:
[1] 魏君.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魅力中国,2016(2).
[2] 薛玉堂,陈爱芬,任心怡.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J].科技资讯,2015(30).
[3] 鲍梦雅,张昊,欧阳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若干思考[J].科技资讯,2015(5).
[4] 白舒元.纪录片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J].文艺生活,2013(6).
[5] 王国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影像记录[J].剑南文学,2012(8).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