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研究

媒介生态视野下电视科普栏目发展策略研究

方可人 李雅筝

2014年02月13日14:57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目前我国电视科普栏目因多种原因面临着发展在困境,本文基于电视与网络媒介融合的环境背景,利用媒体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电视科普栏目的生态困境进行系统分析,指出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不足,并探讨电视科普栏目良性发展的生态契机,提出基于电视科普栏目的生态定位、生态错位、生态借位和生态补位的“四位”策略,对电视科普栏目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媒介生态;电视科普栏目;生态位;“四位”策略

一、电视科普栏目的生态发展处境

媒介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和谐的结构状态[1]。电视科普栏目作为电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与其他子系统相互竞争和相互利用中存在和发展。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占到87.5%,可见电视媒体依然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科普栏目在电视科普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虽然“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或者转播科普节目”已被列入法规,电视科普栏目亦想通过自身努力谋求发展路径,然而电视科普栏目的生态环境依然并不乐观,生态系统存在一定失衡现象。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播放渠道相对狭窄

在CCTV-10科教频道开办后,全国有26家地方电视台陆续开办了科教频道,但到2009年末仅剩8、9家。截至目前,省级媒体中纯粹科教频道仅剩北京、天津、重庆、安徽4家,其余省级卫视科教频道或与其他频道合并或虽为科教频道,但所播出的栏目中只有少许引进的科教栏目,如《探索》、《传奇》等,其余时段充斥电视剧、新闻栏目、动画片等,严格意义上的科普栏目则少之又少。一些卫视如山西电视台台的科教频道几乎没有科教栏目。而在各地方卫视的科普节目亦存在渐减渐灭的趋势。如湖南卫视的《好奇大调查》,云南卫视的《自然密码》等科普节目,现在大多已不复存在。

(二)原创栏目稀少

目前央视CCTV-10科教频道绝大多数栏目为自制,但严格意义上的科普栏目只有《走进科学》、《科技之光》、《我爱发明》和《原来如此》。省级科教频道自制节目比例低,几乎所有省级科教频道都引进过探索频道等节目,重播率较高。而省级卫视自制科普节目基本为介绍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内容雷同程度高,表现样式乏善可陈,趣味性不足。

(三)制作人员和经费缺乏

目前各地方电台的专业制作团队没有形成,人员流动性大,难以成为制作高品质科教栏目的有效力量,同时由于电视台在管理节目的政策方面没有向科教节目偏移,对科教节目的评估也与其他节目的评估方式等同。在收视率作为评估标准下,科教栏目难与其他节目相抗衡。同时因多数电视台无专门的科教节目经费,导致科教节目资源匮乏。

这些现象与国家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战略规划要求,与电视媒体作为公众接受科学教育的主要渠道需求,以及电视媒体应当具有的科学传播的责任担当都有一定差距。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