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1期

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负面影响调查报告【4】

——以徐州九所高校大学生为例

孙一文?

2014年02月13日09:4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如今,社会资本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融入社会的重要依据。大学生是主要获取理论知识却又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急于获取最大化的社会资本,以更好地迈入社会。适逢处于社会巨变时期,世界处于一个“地球村”,信息、思想、文化处于不断交流、碰撞、融合的阶段,传统的人际交流、群体交流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学生对社会资本的需求,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3G手机的出现恰巧满足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微博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刷微博”成为当今较为流行的方式。微博将字数限定在140字之内,信息精简,花费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倘若对于信息有兴趣,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私信、评论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无形中扩大自己的交友圈,更容易发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后续关注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信息内容,社会资本就在这样一个个“碎片式”积累中不断扩大。这样获取社会资本的方式极为便捷,但也显现出它的弊端——封闭式交往。人们运用3G手机的同时,反过来被3G手机所操纵,手机信息引导大学生如何获取社会资本,大学生一味运用3G手机,却忽视正常的社会交往,因而在这样的过程给大学生心里套上两层枷锁:一是交往焦虑。这种焦虑包含着对人际交往的心理期待,同时也包含着对交往的恐惧与厌烦;二是信息恐惧。保罗?莱文森有一种见解,即一切生命都依赖信息而繁荣,缺少信息,脱离接触社会造成的误解往往比接触过多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7]。即使手机对大学生造成这样的心里枷锁,但是由于其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还是会在一些社交场合不自觉的拿出手机翻看信息,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3.手机能够实现大学生“移情”心理需要。心理学将大学生时期称为青年学生的“第二心理断乳期”,笔者在前文也多次提到大学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那么究竟特殊在何处?第一,大学生刚迈入大学校门,脱离初、高中阶段长期的升学压力,同时大部分同学远离家长的管教,较为民主与自由的环境与封闭和高压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部分大学生有时间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行为上表现为过度娱乐。第二,由于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教育方式认识不清,对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人生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与定位,从而导致学业的荒废。同时由于 “拼爹”、“啃老”思想的流行,大学生容易陷入悲观情绪,持“学习无用论”的看法。第三,大学生通常远离父母、亲友,在面对挫折、失败等消极因素时,自我排解的方式并不多。正是上述三个因素,构成大学这个特殊的时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移情心理,转移自己的关注目标,寄情于其他事物,而手机这样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家伙”成为大部分人的寄情目标。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大学生可以找寻亲友倾诉苦楚;通过游戏等方式大学生可以宣泄情绪;通过发表观点的方式大学生可以展示自身,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认可。保罗?莱文森在“补偿性媒介”理论中指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媒介的进化是人的选择的结果,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的媒介被保留了下来[8]。手机使以前一切媒介的非移动性得到了补偿,人们从心理、行为上越来越依赖高智能化的3G手机,渐渐产生依赖,出门携带手机日渐成为一种习惯,潜移默化的改编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交往模式。

四、启 示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与上文的阐述,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不言而喻。虽然目前的负面影响表现不是很明显,但大部分同学并未意识到存在的危害性。因此,需要学校方面做出适当的引导,多开展丰富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正常的社会交往。同时社会多方也要营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吸引大学生多“走出去”,从而减缓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魏丽宏.关于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献综述[J].新闻与传播,2011(6).

[2] 刘博.第三代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前瞻及对策思考[J].网络财,2010(10).

[3] 陈勇.手机媒体呼之欲出掌上世界无线风光[J].每日新报.2006(8).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庾月娥,杨元龙.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上聊天的体现[J].当代传播,2007.

[6] 靖鸣,刘锐.手机人际传播的动机分析——“手机传播的人际动机、心理与社会学解构”之一[J].新闻知识,2008(6).

[7] 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

[8]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