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6期

BBC纪录片《中国新年》的现实主义风格研究【2】

刘 念
2016年06月28日11:0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好故事的理由:一致性和价值认同

叙事范式并不遵从理性的推理逻辑,而是用故事的一致性和逼真性来说服观众。故事只要看上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且可信,人们就会相信。虽然仍然可以从《中国新年》中看到一些理性世界范式的影子,比如在介绍春运的客流量、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等一些问题时,支持人引用了大量的数字来进行说明。但就整个故事的叙事而言,叙事范式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这些熟悉知识为了辅助说明,而不是用来得出结果的主要手段。故事分别从结构、材料、角色的一致性来增加故事的可信度。结构的一致性指的是故事流动的顺利程度。笔者在第一节中提到,双重的叙事结构让这些看似零散的时间被很好地组织起来。从材料一致性上来看,“中国新年”讲述的是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因此所有的时间都是围绕如何实现团圆,团圆时会做些什么来进行讲述,选取的每个故事都存在逻辑上的吻合,全部都是愉快的结尾。从人物角色上看,那些画面中频频出现的有着中国外貌、说着中国话的现实中国人物,无疑增加了故事的可信性。

“好故事的逻辑”还强调价值认同,即让人们认为“故事是真的并且值得接受的一系列价值观”[2]。故事中强调了三种中国人最为看重也最能接受的价值观:看重家庭、重视传统和讲究人情味。从主题词的设定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对于“家”文化的强调,团聚就是家人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春节这一个美好的时刻。《中国新年》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追溯了一些春节的传统和技艺,例如哈尔滨冰灯、打树花、舞龙舞狮、制作烟花、冰河捕鱼等。一些细节则突出了人情味这个元素。在摩托车骑行中,人们自发组织的免费修理站和粥站,当地人邀请主持人到家吃饭等。叙事范式认为,叙事理性受到历史、个人经验、文化和个性的影响。人们受到自己所在语境的影响,他们的判断并不仅仅取决于情景所暗示的标准。《中国新年》的观众包括外国观众和中国观众,因此这三种较为普世的价值观容易被各种观众接受,因为无论是过圣诞节还是中国新年,他们都看重这些价值观念。

(四)真实的韵律:完整性和时长

故事通常会因为采用完整性和时长的策略来控制叙述的篇幅或者是强调某些重要事件,表达某种态度。创造了一种真实故事同时上演的节奏,画面只是将整个故事完整的呈现出来的错觉。《中国新年》中无论是核心事件还是穿插的非核心事件都具备完整性的特点,从每个事件的发生一直到解决的交代过程中,省略运用的很少,重视细节的描述。普林斯曾指出“具有高度叙事性的叙事不仅是描述变化和结果,而且是描叙根本结果。”

此外,叙事时长也讲求一定的对应比例。每一集的讲述都控制在一到两天的时间跨度,因此快进或者是闪回的镜头较少的出现。这符合真实的时间的感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时间是不能倒退也不能加速的。

二、符号的隐喻:“现实主义”形象之建构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生产和符号的消费的。媒介通过各种符号(图像的、文字的、语言的)建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运用符号体系来影响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和采取的行动,因此人们变成了充满着符号的文本的消费者。符号以一种自然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当中,以至于人们会忽略这些符号是如何被建构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整体形象通过一系列符号来构建,他们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

(一)朴实的画面:未加工的假象

影片最大的特色是最自然光的运用,不同光效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或者影片风格。顶光、侧逆光的大量运用可以产生一种梦幻、神圣的效果,是爱情片、文艺片偏爱的手法;底光营造出一种诡异、恐怖的效果,经常会被运用在惊悚片、悬疑片当中。而自然光模拟出人的眼球直观看物体时的光线感受,因此会在纪实类影片中大量运用。自然光让面面的光泽和颜色看上去都接近于现实的感觉。没有过多后期修饰的画面谈不上美感,有些画面甚至有些粗糙,比如北京菜市场中脸色黝黑的菜贩和随意摆放的蔬菜水果、摩托车队中面容疲惫的农民工、香港街巷中没有卖相的街边小吃等。当画面真实逼真地复现了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观众就会“身临其境”。

(二)主观性镜头:模拟眼睛

主观性镜头一般是模拟人眼睛的视角来表现场景。因此在《中国新年》当中,可以看到大量的中景、近景。其中主持人陪同一家人在火车站迎接回家的亲人时,所有的场面基本上都是中景和近景,从女主持人凯特的角度,镜头由远及近,就如同目光在迎接归来的人。这些中景和近景没有严格的遵循构图的技巧,减少了摄像师构图的刻意性。有些画面较为随意的展现,有时还会出现错误的构图或者奇怪的构图,但这并不是摄像师的无心之失,而是一种委婉的现实主义手法。镜头的粗糙和画面抖动让观众以为这是临时拍摄过程中没有选择性的临时抓取,认为这些画面都是较为原始的、未经加工的。

(三)交替组合段:塑造三维现实

明斯特博格认为电影影像索然可以模仿现实的三维空间,但那其实只是一种建立在二维荧幕平面上的虚幻的图像而已,影像的这种知觉效果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幻觉,是观众对于难以置信的自愿搁置”[3]。人们都知道虽然摄影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但是它展现的画面依然是二维性质的(这里排除运用三维特效和三维观看设备),但是现实的空间却是三维的、立体的。那么如何弥补这种时空维度上的差异,电影往往会运用一种交替组合段的剪辑技巧。在故事的地点转化上,通常会大量使用交替组合段的剪辑方法。交替呈现的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画面是同时发生的,它以交叉剪接的方式来暗示时间上的同时性,形成一种时空上的“完整经验”,这种经验符合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在过去,人们无法看到视野以外的人如何生活,但是会知道他们和自己在同时进行某些动作。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确切地感知着,两个不同空间的人在同一时间上“生活”。

(四)自然的音响:强调声画合一

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分为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两大类型,他们有不同的功能。对比BBC的其他影片,《中国新年》侧重于声画合一的技巧。

首先,主持人的语言在叙事语言中占了很大比例,每一集节目的开端,都会有主持人对于故事的详细介绍,交代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缘起。在时长一个小时的节目当中穿插了多个小故事,这些故事之间的承接,基本上都通过主持人来实现。“我们正好有连个人将去参加摩托大军”、“在距此两千公里外的背景,大胡子摩托客正在探寻北京老百姓在新年第一天起来做的事情”,这些像过渡句一样的话语,在影片中随处可见。

其次,自然音响的使用,不仅可以强化细节,而且也强调了声音和画面的同时性。大量同期声穿插在影片中,在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物体划过冰面的摩擦声;在香港的生鲜市场中,我们可以听到熙熙攘攘的人声和水声;在烟花场地的湖南浏阳的情节中,我们随时可以听到烟花的轰隆声等。

此外,画面的配音也采用的是五个主持人的声音,让人们联想到那些声话对位的镜头也是主持人双眼正在观察的场景,突出了主持人的“在场”,来避免人们对画面后期拼接的主观印象。最后,配乐的减少,也增强了真实的感觉。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了天空中飘来的字幕和突然想起的音乐,但那些做法的确不符合现实场景的逻辑。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