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网络媒体走转改·人民网新春走基层

南京一位八旬翁的养老困局:盼望享受居家养老

2016年02月08日08:19 | 来源:人民网-江苏视窗
小字号
原标题:南京一位八旬翁的养老困局:盼望享受居家养老

  新年将至,家住南京秦淮区的82岁老人张治正还在纠结一件事:自己的养老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三年前,他曾与常州一家养老机构签订合同,准备在那儿安享晚年。但后来张老发现,这家机构的医疗条件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不愿再到那里养老了。

  另一边,张治正发现,身边不少“老伙伴”哪也没去,就在家里安享晚年,生活一样有条不紊:吃饭有专门的助餐点,生病了一个电话就能请医生上门诊治,闲暇时再去社区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逛逛,休闲娱乐一样不缺。

  人民网新春走基层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医养融合”尝试的地方之一,南京市秦淮区将“医养融合”向居家养老延伸,利用辖区医疗资源为居家老人开展助医服务,缓解老人看病难的问题。此举令不少老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在解决吃饭等基本生活问题的基础上,他们最关心的医疗问题也有了着落。

  现实矛盾:医疗配套条件成养老机构时的短板

  张治正退休前是一家国企的高工,退休后一直与老伴两个人一起生活。随着年岁渐长,老两口觉得生活上有些力不从心。加之子女们也工作繁忙,他们便想到了去养老机构安享晚年。于是,他们开始搜罗南京本地的养老机构,却一直没有钟意的。“要么是环境不行,环境好的吧,医疗配套跟不上。人年纪大了,身体小毛小病的也多,没有医疗配套哪行?”张治正说,医疗条件是否齐备是他选择养老机构的首要考量因素。

  2013年7月,张治正无意中看到了江苏天目虹枫老年福利中心的宣传,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医疗配套让老人动了心,就与这家养老机构签署了一份养老居住合同并交纳了20400元。但张治正后来实地查看时发现,医疗条件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理想,他有些打退堂鼓了。

  但张治正老人又面临了一个新问题:按照合同约定,如果单方提出毁约,需支付合同金额一半的违约金。他的老伴谢女士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一直在为此事在和江苏天目虹枫老年福利中心协商。同时,谢女士也发现,自己所在的秦淮区推出的“居家养老”模式很不错。谢女士有些无奈:“我在外面睡的不好,只有在家里才睡得踏实些,再加上我家附近就有两所大型综合医院,如果能选择居家养老,那肯定是再好不过。”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像张治正夫妇这样的困惑已成为不少老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前不久落幕的江苏省“两会”上,养老问题也成为与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致公党常州市委会主委,常州市副市长张云云指出,目前全省“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规划布局滞后、医养资源整合度低,医疗资源匮乏、难以满足老人需求,专业化程度不高、医养护理队伍薄弱等问题。

  她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政策,在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的市场准入、场地供应、投融资政策、政府补贴、医疗保险、人才培养、就业培训等各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同时,尽快制定医养融合服务标准,包括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规范、居家养老入户服务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规范等,充分发挥中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基地作用,重点在中高职院校设立养老服务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