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人民网新春走基层
南京一位八旬翁的养老困局:盼望享受居家养老【2】

秦淮实践:医养融合,一个电话即可享受上门助医
张治正所在的秦淮区是南京市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之一,也是最早在南京开展医养融合居家护理服务的区。截至2014年12月,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6.94万,占户籍人口22.6%。其中,大病缠身、体弱多病者不在少数。这些老人如果继续住院治疗,又挤占紧缺的医疗资源。无奈选择居家养老,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为了破解这一困局,2012年以来,秦淮区便建立了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对接的“医养融合”机制,为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到2013年底,区域内所有养老机构实现了“医养融合”的全覆盖。
从2014年起,秦淮区又重点开展了社区居家“医养融合”的探索:建立了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接的服务机制,在社区打造了一批“医养融合”型居家养老服中心(站点),组建了“专业社工+老年义工+医务人员”服务队伍,开发了“医养融合”点餐、配餐、套餐服务项目,开设了社区居家“医养融合”绿色通道。
在秦淮区秦虹康乐汇家庭服务中心,除了为老年人提供日间临时托养及“五助”服务,还与社区医疗中心合作,向社区老人提供身心评估、健康管理和咨询等。今年61岁的严淑琴老人就住在附近的旭光里社区。她告诉人民网新春走基层记者,有了这个服务中心,生活方便了不少。以往身体有不适去趟医院有如“万里长征”,“人太多,挂号排队,看病排队,折腾死了”。如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除了为老人们提供医疗服务,针对辖区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专门提供上门助医服务。
据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萍介绍,目前他们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有门诊、检查、护理、中医理疗等方面,像换药、抽血、生化、心电图等可以在家里完成。“一般老人们有需要了打个电话过来预约,我们都会尽可能安排。”刘萍说,过去不管遇到大病小病,老人家属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医院。但对于老人们而言,去趟医院很不方便。尤其是一些偏瘫老人长期卧床,上下楼都成了难题。现在,社区医院配备了专业医生和护士,可以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提供专业诊治服务。“老人有什么需要,一个电话就能与我们取得联系。像一些老人在大医院手术后出院,伤口护理等就可全权交给我们。”据统计,仅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共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757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上门服务价格也并未有所上扬。出诊费每次10-15元、伤口换药5-10元、换胃管10元、拆线10元,且这些费用还可以用医保卡支付。
眼下,张治正夫妇最希望的是能把先前交的2万多元拿回来,转而选择居家养老。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