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3期

点亮新闻的“眼睛”——

浅谈读题时代党报的标题制作【3】

李爱梅

2014年03月31日10:52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多用实题——用最简洁最平实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内容

当今时代,短、平、快的生活节奏成了常态,慢条斯理、优哉游哉的生活与人们渐行渐远,所以我们在制作标题时就要迎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和习惯,摈弃华丽冗长的虚题,能用实题的尽量用实题,能少用一个字绝不多用一个字,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尽量避免制作纷繁的引题、主题、副题,避免一味追求对仗、排比,让人眼花缭乱的华而不实的标题。

盼望着 盼望着 地铁来了

这是刊发在2013年12月29日《河南日报》一版头题位置上的一个图片标题。

郑州地铁,是全市人民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2013年12月28日,地铁一号线历时四年半时间终于建成并试运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河南日报》对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闻,进行了超常规处理,把正在行驶中的地铁的特写镜头用五栏宽、30行高的篇幅刊发在一版头题位置上,并制作了“盼望着 盼望着 地铁来了”的醒目标题。

这个标题,只有短短的10个字,非常简洁、朴素,却把人民群众即将坐上地铁的激动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标题,平实中蕴含着激情,平淡中传递着兴奋。又如2013年10月29日焦点网谈版上一则报道的标题:

网友四问郑州供暖

城市的供暖价格、计量改造等问题涉及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网友们对此十分关注。焦点网谈版记者把网友们对供暖问题的种种疑虑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把其中最关键的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提炼,并精心制作了这个标题,非常实在,很抓人眼球。

但是,2013年10月28日一版上的一个标题就不够简洁:

鲁山县流动乡政府便民服务12年,为群众办实事26万件(次)(引题)

汽车乡政府 跑实干群路(主题)

这篇报道讲述的是鲁山县库区乡政府12年来,利用便民服务车走村入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故事。文章选题很好,采访深入,写作扎实,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标题制作有些不够准确和简练,引题中的“流动乡政府”与主题中的“汽车乡政府”有重复现象。

如果把标题改为:

鲁山汽车乡政府

12年为群众办实事26万件(次)

会简洁实在很多,读起来也不拗口。

再如,2013年12月4日九版上刊发的一个标题可以说是个失败的标题:

情真意切冰心曲

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妻子精心照顾因病成植物人的丈夫的故事,但是标题制作得太虚了,仅看标题根本看不出文章要说什么,而这个标题似乎放在很多文章上都可以用,所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标题。

借用口语及网络语——通俗生动彰显新闻的亲和力

借用口语,就是用群众喜闻乐见、妙趣横生的口头语、大白话、大实话来做标题,让读者爱看、想看,读着通俗、听着响亮,实实在在、明明白白,让人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快乐地接受信息、幸福地品味新闻。

穆青曾说过:“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鲜味来。”

“禁行区”仍旧走车 无车日被疑“走秀”(引题)

如何让城市道路真正“喘口气”(主题)

这是刊发在2013年9月23日3版上的一则报道的标题。文章报道的是在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当天,郑州市禁行区内仍有不少私家车穿行,禁行区形同虚设,无车日名存实亡。记者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对此现象进行了披露。这是一篇带有批评和思考性的报道,标题采用了非常口语化的“喘口气”,十分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读者。

如2012年8月14日一版上一则报道的标题:

广东姑娘嫁俺“村”

这是时任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原阳县太平镇西衙寺新型农村社区走访村民张冲家时,发现女主人是个广东姑娘,便高兴地与他们打趣说,看来河南也可以吸引广东人过来嘛!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个细节,采写了一篇特写,并用村民们朴实的口语化语言“广东姑娘嫁俺村”做标题,十分形象,现场感很强,同时也把村民们的自豪感生动地体现了出来。

“等免费就像过年等春节联欢晚会”

这是2012年9月30日一版上的一个标题。2012年8月2日,我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正式公布,9月30日零点,是我国公路收费史上具有一定节点意义的时刻:从此时起,持续8天,7座以下小型客车开始免费通行!记者守候在郑州绕城高速郑州新区收费站,等候采访在此通过的第一辆小轿车,第一个免费车主通过后高兴地说:“等免费通行这个时间点儿,就像过年等春节联欢晚会。”

记者借用这位车主的话,制作了这篇报道的标题,很通俗、很家常,也很亲切。

现在,网络语言以汹涌之势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日益成为一种时尚语、流行语。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甚至置之不理,更不能一味摒弃,而要以积极的态度,有选择地引用那些积极健康的、约定俗成的、被大多数人接受和使用的网络语言来制作标题,以丰富标题语言,增强表现力,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提升读者的阅读欲望。

如,2012年3月23日4版刊发的一则消息的标题:

“蒜你狠”刚走 “向钱葱”又来

当时,作为配料的大葱突然价格高涨。网友们调侃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之后,又来了“向钱葱”。文章对如何化解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时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在制作标题时,借用网络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让人眼前一亮。

再如,2012年12月7日12版刊发的报道的标题:

不仅会“卖萌” 还能办实事(引题)

政务微博:在“板砖”中成长(主题)文章介绍了河南政务微博经过短短三年的发展,从初具规模到成熟壮大的情况。“卖萌”“板砖”是网友们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用在反映河南政务微博成效上,非常贴切。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