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生活报社社长包临轩【11】--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2年11月下

微时代记者角色之再审视——

访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生活报社社长包临轩【11】

赵智敏

2012年12月06日14:55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二十六问:如果时光倒流,再回青春岁月,您还会选择新闻工作吗?

答:我还是觉得我会选择新闻媒体这一行,因为比较符合我的个性。为什么比较符合我呢?第一,和其他职业相比,记者这个职业的工作方式挺适合我的。记者是一个比较不太受约束、比较好的、能够自主去做事情的一个平台。我不是说不要所有的限制,至少说自主的空间比较大,挺适合我的个性。我不大适合做那种按部就班的、那种一杯清茶坐一天的工作,那种工作不太适合我,因为我对新奇的、新鲜的东西抱有好奇心,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从未减弱,而新闻这个行业是支撑我这份好奇心的一个重要平台。

第二,我对文字的热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而媒体总是和文字、和写作有关,我是这样热爱写作,在内心深处从未改变,即使现在我本人的写作减少了,我看别人的写作,看到别人写出好的作品,我同样为他们感到愉快,这是我的一个享受。别的行业很难给我提供一个每天和文字、文本、写作打交道的平台。

第三,回顾20多年的职业生涯,通过新闻报道还是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觉得这个职业有它的特殊的职业价值,是别的行业不能替代的那种价值。

二十七问:谈谈您对当前中国新闻媒体和媒体人的总体认识。

答:中国记者这个群体还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国媒体内部分很多种情况,有主流媒体,有市场化媒体,有财经媒体类分众媒体,还有网络媒体,它们构成了中国媒体的大合唱。大家的站位和角色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在推动着中国社会往前走。

分众媒体从知识结构这个角度来看是比较好的,特别是财经类媒体,非常专业,基本上全是硕士博士。对,好多都是硕士、博士、双语这样的一个知识结构的人。再一个有些财经类媒体运用大量的外脑,我觉得外脑用得非常好。相比之下,我认为大众媒体从业者应该向好的分众媒体从业者学习、看齐。

我认为大众媒体更多的市民化、机关化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我们在知识社会,成为知识社会的精英阶层,根本就不是什么适应和了解的问题,你就应该是知识社会的中流砥柱之一,你应该和软件开发的工程师是一样的。那么现在我们大众媒体的从业者门槛过低,我们的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结构应该迅速作出调整。让那些有人文精神的人、让那些适应知识社会的人成为我们大众媒体新鲜的血液,这是最重要的。由于现在大众媒体从业者知识结构的滞后,导致大量的新闻采访不能走向深度,大量的深度新闻、专题新闻不能有效完成,大量的编辑部比较好的新闻理念不能实现,令人焦虑。

有一个现象,我们的采访者经常仰视我们的采访对象,理论上说我们应该平视他,当然从人格上说我们不能俯仰任何人。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在知识上甚至你应该与他平等交流才对。现在像粉丝采访明星这种状态,让我经常感到非常伤自尊心、尴尬,这带来了一个什么后果呢?带来的就是呈现在我们版面上的报道,还停留在一般的社会新闻水平,满足于市民的一些小小趣味,使社会的那些优秀的群体、有素养的读者不可能获得满足。对此我非常愤怒,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粗糙、低水平的报道让受众离你而去。

我现在深深地感到我们新闻人的知识分子化是个比较致命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加上网络的冲击,大众媒体的前途何在?你不能领着一帮蓝领再干着白领,甚至金领的事啊。这是根本不够的。我这样说并不是要贬低同行,绝无此意。其实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们自身,而在于我们新闻人从业的门槛、有毛病的新闻教育,这些都使得记者不能适应知识型社会和网络社会。这种现状要加速改变,事实上我们也在做这样的努力,我们通过全媒体建设,通过微博这样一些部门的设置吸纳一些80后、90后进入我们的媒体,在人力布局上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但是感觉这仅仅是个开始,步子还不够快,看来需要一些大智慧大力度的行动,因为这是时代的迫切呼唤。

结 语

第四次传播革命的到来,改变着传统的新闻生产,再加上中国社会的多层面变迁,这些都在促使新闻生产的主体——记者对于自身角色进行多角度的再认知,本文重点从价值观、主角意识、社会归属、职业精神和新闻生涯等五个方面,试图展现出微时代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体制内资深媒体人的所思所感所悟。笔者以为,这些也许可以帮助读者在“紧要关头”①了解一些来自一线媒体人的思想脉动,而对于今天的民众来说,这些媒体人的所思所感所悟,也许正是可以给予我们力量的源泉,也是希望之所在。

[本文为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新闻学60年(1949—2009)”及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微时代新闻媒体的角色与功能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0CXW005;2012GGJS-025]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

注 释:

①此处“紧要关头”是借用,源自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罗伯特?W?麦克切斯克2007年底出版的《传播革命——紧要关头与媒体的未来》一书,本书提出的“紧要关头”,一般具备以下特征的两个或者三个:一是新的传播技术革命摧毁了现存的制度;二是媒体体系的内容,特别是新闻业,其可信度逐渐下降或者被视为非法;三是出现主要的政治危机——严重的社会失衡——既存的秩序不再发生效应,出现重要的社会改革运动。参见:罗伯特?W?麦克切斯克.传播革命.高金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12.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