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日報社副總編輯孫亞輝
孫亞輝(內蒙古日報社副總編輯)
讓黨報評論散發青春氣質
信息爆炸時代,受眾不缺信息,缺的是思想與觀點。黨報評論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在紛繁復雜的輿論場及時發聲,其核心競爭力將大大削弱,輿論引導的使命更無從談起。
這幾年,內蒙古日報把黨報評論改進與創新,作為全媒體聯動的重要基礎,在強化權威性、指導性的同時,進一步凸顯黨報評論的時效性、針對性和可讀性,努力使其散發出青春氣質。
塑造黨報評論氣質,第一要敢說話,在當好喉舌和反映呼聲上找到平衡點。
最近幾年,內蒙古日報不斷增強評論在版面中的分量,增大空間與時間的覆蓋率。有“今日談”“觀潮”“灼見”“有話就說”等固定評論欄目,還有評論專版、“e言”版。確保在多元化社會輿論面前及時多元化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2014年,內蒙古日報創新機制,專門抽調政治強、業務精的人員成立了評論寫作小組,撰寫有思想深度和引領力度的文章,推進重點工作、重點項目系列評論,力爭當好喉舌。同時,及時捕捉社會熱點,擇機推出相關話題,盡量減少漏評和不參與。
第二要早說話,在及時發聲和正確引導上找准平衡點。
面對社會上的不同聲音、不同見解,黨報的評論及時發聲,有助於形成主流共識,引導社會輿論。對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黨報不僅要敢發“第一聲”,評論上也要搶發“第一論”,掌握主動,最大程度地擠壓謠言傳播空間。同時要主動設置話題,緊緊圍繞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發表評論。還要向全媒體生產模式轉型,讓評論從單一的報紙發布轉向多樣式、多手段、多平台發布。
第三要會說話,在奪人眼球和以理服人上找好平衡點。
評論是說理的藝術。黨報評論要創新表達方式,對話語體系進行重塑,跟上社會評論環境和讀者心理的變化。民生熱點話題可以聯系實際,以小見大,增強貼近性和親和力,形式上不拘一格,向讀者靠近、向基層貼緊。文風上要青春活潑,積極吸納新鮮的表達方式,推動黨報評論在兩個輿論場的交流和融合。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