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報刊發行態勢
全球報刊發行最新態勢如何?我們以美、日、印、巴等國和歐洲地區為例,進行簡要梳理和概括。
作為發達國家報業市場的風向標,美國報業市場正處於陣痛轉型與融合創新階段。一方面,在數字媒體的沖擊下,美國傳統紙媒確實受到一定影響。美國報業協會的統計表明,從2005年到2011年,美國紙質日報發行量由5334.5萬份下滑至4442.1萬份,下降16%﹔另一方面,美國報業市場仍然在調整中溫和發展。美國應對報業危局的舉措主要有兩種思路:一種可稱為“停紙轉網”,即停止或減少紙質版發行,轉向數字網絡出版。如《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塔克森市民報》、《安阿伯新聞報》等。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停紙轉網”在節約報業經營成本、擴大網絡訪問量等方面,確有一定效果,但大多還未實現收支平衡。另一種可稱為“媒體融合”,即傳統紙媒和數字報並行發展。2011年以來,美國報紙發行量下滑幅度不斷收窄,有趨穩向好的跡象。其中貢獻最大的是數字報的發行量快速增長。如《紐約時報》已成為全球數字訂戶數量最多的報紙之一。
在數字媒體的沖擊下,歐洲報業市場遭遇嚴峻危機。德國《圖片報》1983年發行量曾達到540萬份,2011年下降至290萬份。法國媒體發行監測機構OJD的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法國紙質報刊(含期刊)的總體銷量下降了3.76%,但仍有一些報紙的發行量小幅增長,法國數字發行已取得重要進展。2012年,法國全國性日報的電子刊物發行量佔總發行量的3.5%,數字報銷售量提高了71%。
日本是互聯網和信息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報業市場遭受新興媒體的沖擊並不明顯,這在發達國家中十分罕見。從2000年到2013年,日本日報發行總量由5370萬份下滑至4699萬份,13年來下降12.4%,平均每年降幅不到1%。從總體上看,日本紙質報紙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當前的發展勢頭。
在新興經濟體中,報業市場格局呈現多極化復雜特征。一方面,有的國家報紙“未強先衰”,陷入寒冬。如近10年來,巴西報業市場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有的國家報紙還在享受“春天般的溫暖”。如印度擁有全球最大的報紙發行市場,報紙種數達6萬種,讀者超過2億。印度媒體調查與咨詢機構畢馬威(KPMG)發布的報告顯示,從2007至2012年,印度紙媒市場年均增長率為7.3%﹔2012年報紙經營市場總額達2241億盧比(約合人民幣230億元),佔整個媒體市場27%的份額。據印度發行稽核局統計,印度報紙日發行總量約1.1億份,是全球報紙日均發行量最大的國家。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