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国家级表彰名单揭晓 对话新闻界"抗疫先进个人"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总编室副主任孙利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汉口医院是武汉市指定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2020年1月27日,孙利(右)实地探访这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总编室副主任孙利:突发事件来临时,记者就应该是一名战士
人民网传媒: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参加此次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并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肯定感触很深,请谈谈您的体会。
孙利:我和现场2000多位受表彰人员一起,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非常激动。讲话过程中,现场一次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拍红了手掌,真的是发自内心为我们国家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而高兴。
我感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用这样的规格表彰抗疫人员,是给我们的至高荣誉,我倍感光荣、备受鼓舞,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冲锋战斗。在过去8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现在终于挺过来了,武汉不容易,湖北不容易,中国取得的胜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4亿中国人民,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尤其是总书记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20个字精辟概括了伟大抗疫精神,这是我们在抗疫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闻工作者,我真切感到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宣扬好伟大抗疫精神,持续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这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
人民网传媒:得知自己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孙利:获此殊荣受之有愧。因为我只是军队新闻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有很多同志比我优秀,他们有的比我进“红区”次数多,有的写稿非常生动,他们是与我并肩战斗的战友,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后来我也认识到,这荣誉不仅是给我的,其实更是属于我们军队新闻战线的,属于我们军事新闻记者队伍的,属于我们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和各军兵种新闻战线全体同志的。我会把这个荣誉当成一个起点,不断锤炼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写出更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人民网传媒:现在回忆起那段“战疫”经历,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孙利:武汉抗疫的83天里,我见证了这座城市从冰封时刻到春意盎然,见证了军队医护工作者争分夺秒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个个感人故事,见证了科学家们不惧危险直面病毒的艰难探索。
我记得大年初二,在汉口医院ICU病房采访时,我惊讶地看到,医护人员帮危重患者进行人工助力呼吸时,距离患者的口鼻不到20厘米。在大家对瘟疫躲还躲不及的情况下,医生这样操作,真是令人震撼。我不知道这位气管插管的新冠肺炎患者,每呼出的一口气里会释放出多少病毒,只能满怀敬意地记录下这一切。在与一位医生对话时,我问道:“您当时离患者口鼻的距离就二三十厘米?”她轻轻地说:“我要是不给他捏两下,人就走了,我们ICU的工作都是这样的,时间就是生命。”《我要是不给他捏两下,人就走了》成了当天我报道的标题,这些新闻,不进入病房,不与医生进行深入对话是发现不了的。
“战”疫经历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新闻记者,疫情发生时,医院就是战场,病房就是战位。我们要抵达现场,更要抵达人的内心,用话筒、镜头和文字,记录力量、温暖与希望,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这是我们新闻记者职责所在。
人民网传媒:面对像新冠肺炎疫情此类重大突发事件时,您觉得记者应该承担怎样的职责与使命?
孙利:我曾参与过抗震救灾、抗击非典、泥石流救援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宣传。我觉得,突发事件来临时,人民对信息是非常渴求的,这种时刻,记者就应该是一名战士,党和人民需要了解哪里的情况,无论是高山海岛,还是荒漠戈壁,或是大洋深处,记者就应该出现在哪里,无论付出多少代价;记者还应该是观察家,不仅要及时报道,还要理性思考,突发事件中哪些信息可以传递正能量,要把握好时、度、效。
人民网传媒: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怎样的期许?
孙利:作为新闻工作者,我希望我能够出现在更多新闻现场,做更多深度报道,报道这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国家。当然,今后我们还将面临着多重考验,比如: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当务之急。当前一些国家政府抗疫不力,其政客到处甩锅,企图转移国内矛盾。作为新闻媒体人,我们需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使我们的抗疫精神传播得更宽、更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