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9年·第4期

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历史纪录片生产研究【2】

----以《甲午》为例

李  肇
2019年05月15日09:27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内容层面的生产者影响研究

(1)事实选择

片子从120年前的中日两国讲起,编导们手中有十分丰富的史实资料,每一个小信息,几乎都可以写出一个大故事。但编导只选择那些重要的、独家的、以及被人们忽略或者歪曲了的细节。

例如,日本使节团出国访问一事,因为这是日本最高集团的访问,对日后以及如今日本的发展态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片中多次提到了日本的岩仓使团出访。关于慈禧挪用经费修建颐和园一事,编导认为已经老生常谈,而且此事的真实情况存在争议,部分专家认为,慈禧只是将海军军费存在了国外的银行,收取高额的利息,用利息修建的颐和园。如果要详细解说这件事,需要花费太多的笔墨,编导认为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关于这个历史故事,只用了几句话带过。

(2)价值判断

胡导是央视《新闻调查》的资深编导,受新闻生产习惯的影响,一直追求客观真实的创作理念。她创作的每部历史纪录片,态度始终是中立客观的。她只把事实呈现在荧幕上,至于这些事实要说明什么,就让观众自己去理解。胡导在片中虽没有进行张扬的评价,但往往会利用专家之口、书信日记等方式内敛的传达价值观。在专家的选择上,她通常会选择那些因兴趣爱好对那段历史有所研究的人,他们的回忆和讲述带有许多故事和情节,使得过去事实的呈现包含了许多情感的张力,在叙述时非常亲切和生动。《甲午》一片与同类题材的纪录片相比,专家采访也都是以一批民间海军研究者为主,即海军研究会的成员。他们均处于对甲午与海军的热爱自发的去研究这段历史,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发现积累了许多实物资料和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渗透着他们对这场战争的自我观点和内心情感。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蕴涵在其中的编导基本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中国对于甲午这段历史一直在拼命记住,号召要以史为鉴、富国强兵,而日本则很平静。但是,中日两国到底谁真正记住了历史?在片子中胡导用很多细节给出了答案。胡导希望观众能通过这部片子得到启发,从而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历史的态度。例如,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编导用了这样一句解说词“日本,迫不及待地赶到了甲午战场。”编导认为,历史总有它的必然性,与其说是刚好赶到,不如说是日本在基本的准备完成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开战了。但是如果这样说,就会显得过于主观,于是编导便在采访的专家学者中,找了他们的评论代替解说。在谈到黄泥沟炮台被冷落时,编导借寻找炮台的专家的同期声来表现,画面内容是角落里的炮台及旁边的宾馆,略带讽刺意味。

三、 形式层面的生产者影响研究

(1)叙事方式

《甲午》一片主要运用了过去时态现场化和时间顺序空间化两种叙事方式。

所谓过去时态现场化就是指把过去发生的事件变成一种现在正在展开的过程,每一集的开头都从现在时态切入,把很多年前的事情置换到现在的时空当中。在现在的时空中纪录过去的故事,形成的召唤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消除观众因时空距离产生的心里隔膜。片中马关、刘公岛、旅顺、纽卡斯尔等等每一个历史地点,编导都会到现场去拍摄今天它的容貌,让观众获得一种真实的感觉确定性。

时间顺序空间化,是指整个情节结构以空间的转换为主要脉络,并把时间顺序消融在空间转换之中。抽象的时间顺序只有融入到空间场景的转换之中,才能更好地符合观众的视觉思维结构,也才能显得更加客观、真实和自然。《甲午》一片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将时间顺序消融在了空间的转化当中,借助空间场景的具像性来体现。在片中,导演会在一些看似“唯美”的叙事段落中加入“粗暴”的镜头,这些段落看上去衔接的并不和谐,但胡导想要的就是观众收看情绪的“被撕裂”。当观众带着跨越时空的情感再次回到历史叙事的时候,观众看到的就不会再是那个单一时空的“从前”了。发生在故事相关地点的“今日”的镜头被一次次带入“昨日”,观众无法“集中精力”停留在一个历史层面的叙事上,他的思维会不断被“今日”打断,内心不断被搅动。这种独特的叙事技巧,也出现在她以往的作品中,被证明打动了许多观众。

(2)视听语言

历史本身是以文字叙述和文物留存为主要呈现方式的,电视媒介的展示就要符合视听语言规律。胡导每部纪录片的影视语言,看似都是由很传统的元素构成,但并不显得乏味,而且声画结合的非常细腻。胡导认为打动观众的应该是故事本身的魅力,而不是特别的影像语言。创作时如果极喜爱这个故事,从那些“影像简单”的史料本身中,已经获得了极大的震撼和满足,所以打动了她自己的东西,就将它们呈现给观众就好,但这也得益于导演扎实的电视语言功底。

在将解说词转化为画面语言时,胡导唯一的要求就是真实。她不喜欢用搬演或者情景再现,只用简单真实的素材。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种《甲午》一片中常用的画面语言手法:

1、让静态的照片动起来

片中对于照片、史料、书籍等与故事有关的静态事物,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前期拍摄或者后期剪辑时让它们动了起来。例如李鸿章和森有礼的对话,用的是他们的一张合照,李鸿章问的时候,画面是合照中李鸿章的局部,森有礼问的时候是森有礼的局部,一直到最重要的部分,才露出他们两人的脸。这样的方式比情景再现更具有真实性,也不显乏味,让观众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而《北洋海军兴亡史》中,这段对话则是用搬演的方式来演绎,相比之下,真实的史料照片比搬演更能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

2、将乏味的东西拟人化

编导面对乏味但比较重要的内容时,都将其简单化处理,例如在第四集中谈到《申报》的内容,其对话都是古文晦涩难懂,导演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动画的形式,将其变得生动有趣。《北洋海军兴亡史》中也提到了这个内容,它的处理方式是把《申报》的内容打在荧幕上。

3、特技的运用

片中大量使用了叠画技术,这种手法在导演的前两部纪录片中也大量出现。它能够加快片子的节奏,给观众以视觉冲击。例如第三集中修铁路的部分,用四个修铁路的进程的照片和地图叠放在一起。谈及慈禧大寿发生的事件时,将发生的事件照片与慈禧的照片叠放在一起。介绍吉野舰时,编导制作三维动画来进行演示,编导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要比直接放置战舰的模型更能吸引观众。

参考文献:

[1]高鑫,张绍刚著.电视纪实作品创作电视栏目节目策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艳萍.论我国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D].南昌大学,2011.

[3] 张尧臣.纪录历史: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兴起发展及其生存状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