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10期

传播学视角下的国际新闻误读现象解析【4】

徐利兰 商敏慧
2018年12月18日09:06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四、传播学视角下规避国际新闻误读的策略

国际新闻误读虽然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伴生现象,但其消极影响非常明显,它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造成受众广泛的群体极化效应等。因此,只有优化传播要素,规避误读,才能够还原一个健康的国际新闻传播环境、建立良好的国际新闻间传播秩序。

对传播者的优化在于如何提高传播者的水平和保持新闻理想“初心”。对于传播者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者的话语权被剥夺以及新闻理想的幻灭,优化主要从提高新闻真实性以及重塑传播者职业理想入手。其一,要熟练掌握外国语言知识,熟悉外国文化背景。这就对国际新闻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有较高要求,不但要熟练的用外语撰写新闻,还要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采访,有跨文化的知识和经验背景,达到交际目的,进行国际传播;其二,加强新闻业务水平。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新闻发现能力和新闻选择图式:新闻发现能力是传播者在凭借自己的职业新闻敏感发掘值得报道的国际新闻事件之后,对该事件进行探索和研究,把握其不为人知、与众不同之处的能力;新闻选择图式是指传播者在面对新闻事件时脑海中产生的情感、态度、观点等的意识统合,包括掌握新闻事件特征和状态的能力与掌握新闻事件价值和影响的能力;其三,重塑国际新闻理想。就我国目前的新闻业来看,新闻从业人员大量离职和转型,造成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而这种变化折射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压力的不堪重负和新闻理想的不复存在。在学习新闻专业时接触到的一些评价标准或者操作理念可能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无法实现,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最难得的就是保持悲悯而理性的情怀,保持新闻价值观,逐渐接近自己最初的理想状态。

对传播内容的优化在于把控良好宣传契机和更使用贴近的话语表达。国际新闻传播要注意把握良好的宣传契机,重视重大突发事件的国际新闻报道。例如,在2011年利比亚局势动荡时,我国立刻把三万多名中国公民安全接回了家。而媒体的表现也令人惊艳,立刻打出“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有危险了就回家”“这就是我们的中国!”等醒目标语,令国人感动和振奋,也令世界看到一个勇于担当、保护国民的中国形象;此外,要创建亲近文本。杨保军认为,实现跨文化有效传播的基础是创制“亲近性文本”。所谓亲近性文本,主要强调一种修辞性的文本表达形态,使其首先作用于对方的情感领域,通过情感认同无缝过渡到理性认同[6]。

对传播渠道的优化在于进行有效的把关。鉴于国际新闻误读所造成的传播渠道问题主要在于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因此,加强政府及媒体的双重把关势在必行。政府的把关主要从控制层面和技术层面来进行。在控制层面上,建立完善的准入机制,防止故意性误读的出现,对于不恰当的词汇和言论要及时修改或删除,努力维持国际新闻秩序的平衡;在技术层面上,防止“暗网”和“黑客”对我国新闻舆论的干扰,同时防止我国部分网民的失当行为和过激言论的流出。媒体的把关主要从专业层面和舆论层面来进行。在专业层面上,对新闻从业人员严格要求,按照新闻的价值标准、宣传标准、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来择选新闻,树立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舆论层面上,在不妨碍民主意识的前提下,时刻关注舆论导向,利用政府部门官网微信公众号或官方微博账号等树立舆论领袖,同时运用议程设置,将舆论导向引导到正确的航向。

对受众的优化在于消除受众的刻板印象。我们必须要明确意识到国家间、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不可消除的,我们要重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改善对外传播的形式和模式。其一,要淡化宣传性质。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新闻与宣传不可区分,而西方媒体一贯认为宣传是不够民主和公平的,通常带有强制和极权的可能。因此在国际新闻传播过程中,要改变政治意味过浓的话语方式,尽量采用生动真实、严肃活泼的笔调报道新闻和参与舆论,采用平衡而公正的报道方式,更加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减少误读的发生;其二,要坚持信息公开。媒体要建立自己的新闻采集和发布机构,积极寻求话语权,敢于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发声,成为其他国家的新闻信息来源。在传播中要注意快速、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尤其注重深度报道和独家报道,消除误会、消解误读。

对传播效果的优化在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和强化沟通效果。其一,是建立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根据霍夫兰的实验和研究,新闻发言人往往需要通过新闻发布会来进行说服活动,从而影响和引导舆论,增强与受众的亲密度和信任感。首先,传播者的自身条件影响传播效果。在国际新闻传播中,选择恰当的新闻发言人尤为重要,发言人的职业地位、自身形象、思辨能力都要考虑在内;其次,传播内容本身影响传播效果。发言人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客观公允,必须摆出正面信息引导受众,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其二,是加强国际媒体间交流与合作。我国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改机还有很大空间,因此要积极加强与国外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国外媒体来传递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新闻误读。在新媒体时代,与国际媒体间的合作除了互访、记者发布会等形式,还要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加强沟通和反馈,展现中国特色,传播中国声音。

国际新闻的误读从一定意义上看是对新闻的一种创造性的再生产。国际新闻误读作为“二次元”,这种独特的解读方式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表达,可以赋予源语文本新的文化意义,这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受众通过对语言的颠覆,表达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规避了传统语言意义上的禁制。这反映了受众开始批判性的解码,也体现了意义的能动性。国际新闻的误读可以被视为一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一种舆论监督的反映,甚至有可能在误读中发现事实的另一面,还会促成公共领域的重建。

但国际新闻误读的负面效应也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传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在国际新闻中出现的一些误读现象,我们要加以区分,对于严重偏离的部分要予以调整,重塑传播者的国际新闻理想,把握良好的宣传契机,严格把关,努力构建交流互动平台。在今后的研究中,新媒体环境下国际新闻误读可能出现的一些时代性的新问题,可能是我们新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王海妹.从跨文化角度看英语新闻中的文化误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2):22-23.

[3]华夏经纬网.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龙” 漫画版中国威胁论[EB/OL].http://www.huaxia.com/zhwh/whrd/whrdwz/2006/12/114174.html.

[4]刘铁侠.今天!马航MH370失联真相终于水落石出!看完太震惊了![EB/OL]. http://www.sohu.com/a/205322119_659084.

[5]谷文静.从传播心理学视角谈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1):20-21.

[6] 杨保军.创制亲近性文本:跨文化有效传播的重要基础[J].国际新闻界,2001(6).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