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6期

网络媒体环境下电视采访的应对策略

闫珺华
2018年08月16日10:17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现今新媒体发展迅速,像电视这种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网络媒体环境下,电视采访面临着记者太少、受众减少等诸多的问题,而在这一系列问题出现之后,我们需要反思并对电视采访的现状提出相应策略。当前形势下,记者们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是首要的;其次,借助新媒体环境,使电视媒体双向发展;另外,借鉴新媒体的优势,例如设备等等;坚持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使得电视采访在新媒体时代也能取得良好发展。

关键词:网络媒体;电视采访;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6-0165-02

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发展的势头也锐不可当,两微一端出现并被广大用户使用,自媒体纷纷出现,然而还有多少人坚守在传统的电视采访中?新媒体无疑给电视采访带来了极大冲击,同时,其中的机遇,电视人是否能把握住?对于这种现状,应该积极提出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新闻发展现状

在由宫承波主编的《新媒体概论(第五版)》教材中对新媒体新闻做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从狭义上说,新媒体新闻指专业的新闻媒体通过新闻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广义上的新媒体新闻泛指通过所有新媒体介质传播的新闻,传播者不仅包括专业新闻机构,也可以是非媒介组织或个人,传播载体也不仅局限于比较成熟的新闻网站或手机报等,任何新兴的媒介形态都可以用来传播新闻[1]。

新媒体发展具有两面性,它有缺点也有优点。从时效性和交互性来说,它优于传统的电视等媒体。一个新闻事件传播开来只需要几分钟甚至才几秒钟。2月初,在微博的一个叫做“恋与制作人”的游戏的超级话题里出现一篇帖子,里面有个初中小女孩自己发帖表示已经喝下了农药企图自杀,表示在微博发帖留下遗书,其中写到,因她抑郁症又难以忍受周围人及母亲对她的冷漠欺凌和打骂才有了轻生念头。这篇帖子迅速被转发和评论,并有网友报警,在广大网友帮助下,女孩当晚被警察送到柳州当地医院,并在凌晨抢救成功。但是,互联网环境下,滋生出许多自媒体,很大程度上使得社会信息呈现碎片化。发生在去年年底的乌鲁木齐航空女乘务员偷吃旅客飞机餐的事件,当时视频被传播到网上,社会舆论层出不穷。最开始网传是海南航空的乘务员,后被证实是乌鲁木齐航空公司的乘务员,而各大自媒体纷纷发表这一新闻热点,他们或多或少都忽略了一部分事实,给人看到的是不完整的事件。直到乌鲁木齐航空发微博称已对该事件做出合情处理。原来乘务员是自己吃旅客飞机餐并且将视频上传至网上,因其做法违反航空公司条例,遂作停职处理。直至这条声明发出,事情的真相才浮出水面,而不是像之前的自媒体描述一样:乘务员饿了吃飞机餐,航空公司将其停职,网友说惩罚太严厉?这就是信息碎片化的表现,它让人摸不着事情的真相,却又大肆传播。

二、网络媒体盛行时电视采访遇到的问题

(一)“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了。”

《中国青年报》编辑,著名时评人曹林2016年4月20日曾在他的公众号发布原创推文说:“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了。”一句通俗的话却也揭示了当下网络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中出现的问题,而在李方的公众号“叔的刀法”中对其做出解读:实际上曹林点出了目前国内媒体生态的结构性问题:评论过剩,二手信息过剩,新闻事实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具有一锤定音的专业能力与公信力的新闻机构严重不足。这篇李方在2017年2月21日发布的叫做“当每个自媒体都想从帽子里变出兔子,已经没有记者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了!”为新闻界敲响一记警钟。做自媒体,轻轻松松赚流量,有足够的播放量、浏览量或者转赞评,那么自媒体就是成功的。这使得许多人转行去做自媒体,那么真正走到一线去发现新闻探索新闻的人自然变少了,电视采访变得困难起来,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它走的很艰难。已经过去好久的武昌火车站砍头血案,案件多次反转,使得当时的网络评论员纷纷打脸,而曹林、李方却是清醒,他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自媒体都在等着“从帽子里变出兔子来”,而真正“去田野里抓来活兔子”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了。

(二)电视媒体受众减少,转移为新媒体受众

由于新媒体有其时效性强,交互性强的特点,这与现代中国人快节奏生活不谋而合。电视媒体虽能留住一部分受众,像60后、70后等中老年人,但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成长于网络时代,从小接触网络媒体,这是相对固定的新媒体受众。由于使用新媒体每天能够快速浏览新闻满足自身需求,使得绝大多数人选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进行信息获取,观看电视的人少了,电视采访没有受众支持,是很难维持活力的。上班族朝九晚五,如果再算上加班,看电视的时间是极少的,而看手机随时随地十分方便。电视采访失去了受众,必然会相应减少其支出,像比如派出的记者会减少,如果入不敷出,没有办法生存,这是比较现实的问题。现在的我们会有一个看手机的习惯,却不会因为少看了一天电视而不自在,手机能代替了电视,新媒体新闻会不会也能替代得了电视新闻采访?不得不令人担忧。

(三)新闻被多次报道,却不再是“新闻”了

总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条新闻被爆出后又会有一条相似的新闻被报道,这也是新媒体带来的一些阻碍性问题,这条新闻被很多受众关注,那么媒体人知道了受众想看什么,于是又报道了相同的事件。我记得曾有很多这种例子。江歌刘鑫案之后又出现了这样的案件只不过影响力没这么大。曾有段时间新闻说商场的电梯断了造成人员伤亡,随后就出了新闻又是某地的电梯坏了。还有很多,就像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只要被发现新闻,媒体就会争相报道相类似的新闻。这样的采访有时候似乎不那么重要,为了完成任务,它是新闻,却也不是具有新鲜性的新闻了。在曹林的公众号中,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新闻孕妇效应。他说这是他生造出来的概念,但是却十分形象地指出了这一现象。正如你自己怀孕了,走在大街上更容易发现孕妇,相类似的地,你关注某个热点,媒体也会因为你的关注去报道同类事件,当人们不再关注这类事件,热点已过,这类事件报道相应减少甚至消失。那么同类事件带来的新闻价值在哪里呢?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