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互动传播中的网络节目主持方式探究【2】
三、网络直播的主持方式探究
1.网络主播市场
网络主播是指通过移动端app或pc端平台,利用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在网络平台上直播由自己或专业团队策划制作的节目,并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多种方式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交流的网络主持人。受众被社会环境包裹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文化兴趣、信息储备、道德认同上有普适的观念内容,这种观念内容让主播和受众之间能进行无差别的平等交流,以此基础形成的互动关系也势必对主播的主持方式具有制约条件。在中国的一百万网红当中,有35.9%的人选择了网络直播,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同时,网络主播的人群分布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新华网在《95后的迷之就业观》中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95后中48%的人选择不就业,而当被问到,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什么?54%的95后选择当主播当网红。
2.主持方式共性:情感认同、理性表演、趋向专业化
对于普通人来说,直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很多人认为网络直播只是一个帅哥美女作秀的时空。应当看到的是,网络直播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它正作为一种强劲的力量扩张式地占据着市场份额。要扭转部分受众对直播的负面印象,关键还在于主播与受众之间高贴合度的互动关系。主播要吸引受众而做出的行为,不可避免地有诸多相似的共同点,笔者将其总结为:情感认同、理性表演、趋向专业化。
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一种重要的驱动力,人们可能通过参与这些互动仪式来增进人们发展的积极情感,从而再生出一种共同的关注焦点和情绪,并形成群体的情感共鸣且根据道德规范将它们符号化。在网络直播世界中,情感的投入不受现实生活的诸多限制,更容易得到满足。由此可见,长期的直播互动中,伴随着持续的情感投入,主播对受众而言就像是一个身边近在眼前的伙伴,可能是仰慕的对象、人生的导师、分享生活的朋友等等,但具体的作用如何还得取决于直播的内容定位。主播的直播过程,能满足受众的窥私欲、娱乐及自我实现等等精神诉求,换言之,主播和受众是在公共空间中的私人平台“约会”。网络直播优于其他传统媒介的首要原因,就是无限放大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接近性、无限缩小化交流的效果距离感,情感能量的传递也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低损耗”状态。
再者,笔者认为大部分的直播主持方式都属于带有“表演”属性的行为。主播即传播主体的表演行为遵循着一定的社会心理逻辑,同时也有着较为严格的框架限制。进入到直播的空间中,主播们就默认进入了表演状态,这种表演状态可以以自身的某一特点为蓝本进行发散展开,逐渐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理想”主播形象。随着直播次数的不断增加,表演状态会趋向于满足受众的口味习惯,并以此获得更稳固的链接和长远的收益。考虑到直播的“表演”属性,参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理论,主播们应该努力“成为”理想的角色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和扮演,但直播又与传统的“表演”概念不完全一样,主播的“主持人”属性又限制着主持行为,将主播从完全表演的状态中拉回部分再赋予理性的因素。要做到这一步的“理性”,就必须将主播设置的角色形象细化,使之成为全方位鲜活的形象。
在直播平台刚萌芽时期,第一批涌入直播行业的主播们得到了相当大的收益回报,但不可忽视的是,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与融合是当时直播行业的一大短板。于是随着直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要求的提高,直播内容开始多元丰富了起来。同时随着市场的不断融合,网络直播平台与其他行业结合的也越来越紧密。例如,旅游加直播、在线教育加直播、电商平台加直播等等,未来直播将不会是一个单独的行业,它会成为企业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自此,直播从“过度娱乐化”到“参考实用强”经历了完整的过渡,如宠物行为学主播野老多,只要找到各行业结合点,并加入对用户有用的价值,直播便可以有一番作为。
3.网络直播主持方式的局限性
网络直播中的语言传播方式与面对面的人际语言传播不同,直播受屏幕的限制,即使多屏互动技术发展的已初有成效,然而对于每位受众和主播而言,表现出来的互动关系是“一对一”的,其中的互动行为以受众方的视觉听觉信息和主播方的视觉信息为条件,双方获得的信息量不对等,造成一方主导的地位,形成“受众”市场。此时,低素质的人群成为粉丝流量中的一员时,所提出的要求也直接对主播的直播意愿产生导向性的影响,造成不良风气盛行。就目前而言,网络直播行业在这一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主播的自身素质、主持方式的普适价值等等还需要寻求更行之有效的提高办法
参考文献:
[1]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庾月娥,杨元龙.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上聊天的体现[J].当代传播, 2007,2007(3):94-96.
[3] 贾毅.网络秀场直播的“兴”与“哀”——人际交互·狂欢盛宴·文化陷阱[J].编辑之友,2016(11):42-48.
[4] 袁爱清,孙强.网络秀场直播的表演行为解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24(4):112-116.
[5] 湛亚莉.电视节目多屏互动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5.
[6] 马川.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7.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