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4期

新媒体航天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创新【2】

——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

陈  迪
2018年05月17日13:5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报道形式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面对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形态的演变,航天新闻在报道形式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媒介技术日新月异,VR、直播等媒介形态迅速发展,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对它们的应用尤为彻底。

1.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知识科普。长久以来,与科技的遥远距离决定了普通民众难以对航天报道的内容拥有确切真实的感知,这也是航天新闻的一种无奈的特殊性,而到了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正在逐渐削减这种特殊性。在神舟十一号发射期间,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共同策划了《筑梦天宫》特别节目,并通过“@央视新闻”的微博进行转发。节目中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主体“重现”在演播厅,由主持人对面前的“飞船”进行详细的介绍,虚拟现实技术还帮助主持人走进“飞船”内部,坐在航天员的位置为观众进行讲解,十分逼真。除此之外,节目还还原了飞船发射现场,为观众介绍飞船发射的流程,给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沉浸式感受。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的观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么如今的航天报道已经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赋予观众强烈的现场感,犹如亲身参与,同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航天知识科普新闻的传播效果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2.利用直播进行互动报道。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大到举国关注的热点事件、小到衣食住行,都可以进行直播。在神舟十一号发射期间,也有许多新媒体进行了直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许多媒体在微博平台的直播和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相关直播。“@央视新闻”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全程进行了直播,截至发射当日16时,就已经获得了将近两万的转发量和将近20万的点赞数[5];截至2016年12月29日,该直播已经被回放了569万次。腾讯新闻则对神舟十一号之前的天宫二号的发射全程进行了4小时的直播,该直播采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信号与北京腾讯演播室实时直播的方式,同时还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全程同步播出,超过1850万的网友观看了此次直播[6]。普通民众很难亲临现场观看火箭发射,而直播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可以借助直播来感受发射现场的氛围;同时,不同于传统的电视直播,新媒体直播更加自由、形式灵活,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沟通的交互性赋予新媒体直播以新的生命力,并且能够增加受众对航天报道的兴趣,提升其传播效果。

(二)图文频联合、动图、短视频方兴未艾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形态的视觉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且同样体现在航天报道的发展当中。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新闻报道为例,在微博内容的呈现形式中,占压倒性比例的是“文字+图片”类的微博,即图文类微博;同时,对短视频的使用量亦不可小觑。以简略回顾发射全程为内容的短视频在微博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因为相比于直播的转瞬即逝,留存视频则可以多次观看,以“@央视新闻”报道的神十一发射全程短视频微博为例,截至发射当天18时,该微博的转发量已达两万多次。除了短视频之外,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对动图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媒体将发射过程制成动图进行传播,从不同角度还原发射现场,同样取得了可观的传播效果。可见在新媒体时代,航天报道趋向视觉化,帮助受众使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这是对新闻本质功能的要求。

四、缺 陷

新媒体时代的航天报道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框架,出现了许多内容与形式上的新变化,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缺陷。

(一)内容离散 报道时效性强

虽然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积极变化,但是主要还是通过离散碎片化的微博、临时性的门户网站专题等平台进行,这种离散的内容和时效性强的报道如同声音一样转瞬即逝,很难形成长效的机制,也很难帮助受众形成系统的航天知识框架。以微博为例,“@人民日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共有44条(截至12月30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神舟十一号运行期间发布的,而且大都集中在发射和返航这两天,事前和事后报道极少,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对别的航天大事的报道上;神十一发射期间,新华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建立的专题报道和直播平台更是具有临时性,新闻集中轰炸后的余温难以留存,暂时性的群体狂欢过后也很难产生后续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中,新闻变成旧闻的时间间隔飞速缩短,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新闻都只讲求短期效果。科技传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推进科学进一步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7],但新媒体的信息碎片化、临时性等特征却在某些方面不利于形成长效的传播机制。中国航天事业是事关国家发展与民族自强的长期事业,不仅需要在航天大事发生时进行报道与宣传,也需要在事件过后巩固民众记忆,并且在平时加强对中国航天的宣传,不断地向民众传播相关信息,让新媒体服务于航天传播、科技传播,提升中国航天新闻在新媒体中的影响力,吸引年轻的新媒体用户群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注、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

(二)过度正面 容易产生误读

新媒体航天报道注重强调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对一些失败的航天尝试进行的报道数量极少且不作为主要议程进行传播。神舟十一号的发射作为一次成功的航天事件得到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具有较大影响力微博的多次报道,且带有赞美、致敬等感情倾向。但科技尤其是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于失败的航天尝试的报道鲜少在微博等新媒体中出现。互联网语境下,由于受众习惯于速读所接收的内容,所以误读的可能性增多[8],对成功事件的大量报道与对失败事件的尽量回避易导致新媒体受众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误读,赞许成功却忽略失败,这种发展趋势不利于我国的航天传播;相反,直面问题与挑战,如实报道航天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才是新媒体时代的航天报道与航天传播应有的态度。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