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宝藏》看电视文博类节目的创新发展【2】
三、文博节目年轻化呈现
《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首播,播出后赢得受众一致好评,首播24小时内豆瓣评分高达9.3分。超高的人气不仅是对节目的认可,更是对节目所传达的文化理念的认同。从电视节目营销角度来讲,最具有潜力的人群就是青年人群,占领了青年人群就相当于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市场[3]。《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成功吸引一大批年轻化的受众,原因在于两点:一是节目运用现代化的讲述方式,激发年轻化受众的关注;二是节目整体舞美、技术视频、舞台等一系列视听效果,让受众感受到这个节目十分年轻化。
《国家宝藏》首期节目播出后,在网上传播最火爆片段当属明星扮演乾隆这一角色,讲述文物各种釉彩大瓶前世故事。明星演绎的“迷之自信”的乾隆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节目中风度翩翩的乾隆一心想要打造出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瓶瓷,却被黄公望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名人反对,甚至连自己亲生父亲雍正也现身表达出反对态度。这一段的演绎被网友称之为“3D环绕DISS”,同时《国家宝藏》款表情包也孕育而生,活跃在年轻人的朋友圈中。
电视作为直观的视听媒介,声画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元素,唯有视听语言、舞美设计等多方面均与节目定位风格契合,方能营造最大程度地调动节目氛围,助力节目效果。实力派节目的主创团队和节目创新内容是这档节目的软实力,那么舞美、灯光、音乐等细节方面则是节目年轻化的硬条件。《国家宝藏》视听抓人,效果震撼,整体是一档气质十分年轻的节目。《国家宝藏》演播厅运用LED开合车台、天轨吊装及移动设备、全息影像技术、冰屏柱等先进技术达到视觉艺术观赏性与艺术性兼备。当《千里江山图》展映在演播室全屏LED中时,一眼望去国宝级文物的精美透过屏幕迎面扑来,叹为观止。《国家宝藏》在音乐音响等声音元素中也表现出年轻化的特色,节目中每段不同的场景都会有不同的背景音乐进行烘托。节目开场由低沉牛角号发声,立刻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立的氛围,随后鼓声、琴声、丝竹等声音纷纷袭击观众的耳膜。《国家宝藏》通过干净纯粹的音乐,搭配立体多维的舞台设计,让珍藏于博物馆中珍贵的文物走到聚光灯下,走进大众的“客厅文化”。
四、坚守匠心,文化传承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为时代的口号。“工匠精神”是指生产者在制作或工作中严谨专注、注重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与品质[4]。《国家宝藏》制作团队用“主人翁”精神为受众呈现一档精致的电视节目。节目总导演于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宝藏》最早策划是2015年,但当时所创作的方案早已推翻,两年间节目形态一改再改,创造出一个新的理念想法又将之推翻,不断打磨和创造才有今天受众所看到最终版《国家宝藏》。于蕾和她的制作团队,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情,正是匠心精神的体现。
2016年,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在坚持正确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大力推动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一体共生,尽快实现广播电视媒体与互联网从简单相“加”迈向深度相“融”的根本性转变[5]。《国家宝藏》充分利用融合媒体的优势,进行多元化覆盖,扩大节目影响力。“工匠精神”中“智技合一”就是指将智慧与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造精神和理想状态,电视媒体人要勤于思考如何融合传播平台,运用技术将网络视频推送平台与电视媒体相结合,形成点对点式的互补性传播。《国家宝藏》不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还在其他门户下的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网站设立专门帐号,借助年轻化网络传播方式的力量弘扬传统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融合改变传统电视节目播放形式,《国家宝藏》以内容为王,吸取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华之处并以电视化方式呈现,唤醒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结 语
美国社会学家拉斯维尔(Harold Lasswell)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承社会文化性”,也即“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将知识、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一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通过这种传承文化的功能使社会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凝聚起来”[6]。《国家宝藏》打破传统文博类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使陈列在博物馆中文物“活起来”,让受众在观看文物时,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彰显了“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的高远情怀。
参考文献:
[1] 董祖斌.让文物“活”起来的机制及方式初探[J].清江论坛,2017(02):23-26.
[2]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新疆:作家出版社,1996:70.
[3] 王宋.新时期电视节目发展的年轻化回归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5.06(10):117.
[4] 张允,卜鹏.论电视传媒生态变革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中国电视,2017(05):37-40.
[5]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http://www.sarft.gov.cn/art/2016/7/18/art_166_31298.html,2016-07-18/2017-12-22.
[6]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11.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