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直播报道对新闻采访教学的若干启示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成为了整个传媒产业的前进方向。尤其是自2016年始,互联网所打造的新媒体视频直播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以新闻事件直播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新媒体直播节目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和青睐。这些直播报道虽然还很不成熟,还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这些报道中所出现的新的采访报道的思路和方法,却能够为新闻专业教育,尤其是新闻采访课程的教学带来许多启示。
关键词:新媒体;直播报道;新闻采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62-02
新媒体的直播报道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不论节目的类型、报道的方式都有了巨大改变,从起初的对电视媒体直播的转播、复制和模仿,到时下结合不同报道平台采用不同报道形态,异彩纷呈、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直播节目,越来越符合新媒体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体现出新媒体直播报道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新媒体直播报道与电视直播报道的联系与区别
虽然新媒体直播报道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才应运而生的,但它却与传统媒体的电视直播报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在香港回归的电视新闻报道中,首次采用现场直播报道形式以来,电视直播凭借其直观、讯息快捷、现场感强的独特传播形态,而始终在新闻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电视直播能够在新闻事件现场将相关事实的图像、声音信息以及记者采访报道直接转化为电视信号,并同步播出的即时性的节目形式。而新媒体直播报道,虽然脱胎于电视直播报道,并且在现阶段还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但也逐渐发展出许多新的特征。
(一)“受众”到“用户”的称谓变化体现直播报道“互动性”需求不断增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互动性,甚至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必须依赖新媒体,才能真正实现与受众的交流与互动。在传统媒体的语境中,我们将观看电视直播节目的人称为“受众”,而在新媒体的语境中我们往往更多提及的是“用户”,这一转变体现了信息传播方向的改变,将“受众”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字“用户”与生产者的互动交流。[1]
(二)“分众化”的用户需求导致直播报道内容的丰富多样
虽然电视媒体一直在强调新闻立台、内容为王,直播报道也因此备受追捧,发展势头迅猛。但迫于体制、收视率、节目收益以及受众范围受限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得各级电视台直播节目的生存空间都受到了大幅挤压。在内容选择上也只能以一些重大节庆、体育赛事、政治加冕等重要媒介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由此进一步造成了各媒体在节目内容和报道形式上的趋同。但在新媒体的直播中,由于大量自媒体的存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上万个直播节目中进行选择。而且这些自媒体直播的节目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网络游戏、文体活动、知识技能学习、甚至还有吃饭、睡觉、唱歌、情感等非常常见的“平常事”都被主播们当作直播的内容,当然其中也不乏民众所关心的“大事”和“新鲜事”的直播报道,因此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将分众化做到极致。
(三)现场出境报道“时长”的变化,带来报道内容与报道“语境”的巨大变革
在以往的电视直播报道中,大多是以新闻现场的记者出镜报道和电视台演播室内的主持人与受邀嘉宾访谈评述相结合为主要报道形式的。而在新媒体直播报道中却直接将现场的出镜记者和演播室的主持人“合二为一”了,变成了出镜记者现场采访、评述并与用户互动为主要形式。中国传媒大学的宋晓阳老师将这种变化总结为“大屏直播以节点报道为主,报道时长是以分钟为单位计算的,而做小屏直播是以时段报道为主,报道时长是以小时为单位的。”那么这种报道形式上的改变,必然导致了新媒体直播报道的出镜记者必然要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上做出大幅的调整和改变,并且由于直播时用户互动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报道者必须主动适应——从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向信息传播变为报道者需要和用户不断交流的双向传播,这种传播语境的变化对传播者特别是出镜记者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