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
——基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走红背后的思考
摘 要:“网红”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反响一般,随后又在以青年娱乐为主的B站(bilibili,著名弹幕视频网站)登录,却意外的蹿红,成为2016年现象级的文化热点。作为现象级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意外走红,值得每一个纪录片学者深思,这次“意外”走红又给纪录片发展带来哪些启示呢?本文结合新媒体纪录片的时代特征去分析纪录片创作,并且尝试从纪录片叙事的角度分析其主题、结构等,从中总结纪录片创作中的新方法论。
关键词:故事化叙事;新媒体;“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18-02
纪录片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看作“精英拍给精英看”的一门写实电影艺术,这源于纪录片创作的艺术性,而纪录片的生产属性决定着既要保持艺术创作特性,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商业属性,以客观世界为创作载体的纪录片,天然缺乏着“俄狄浦斯情节”式的受众吸引,因此很难大众化,在生存发展方面略显尴尬。与其他影视艺术门类相比,纪录片的叙事戏剧性显得比较羸弱,一直以来,在纪录片创作的方法论上亟待破壁和重塑更新,为纪录片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走红于网络大众,无疑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影片是一部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文物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的纪录片,该片按修复门类分为3集,分别是青铜器、钟表和陶瓷组,木器、漆器和织绣组,书画修复、临摹和摹印组。该片在知名弹幕视频B站登录播出后,在90后、00后中意外的迅速蹿红,短短几天内播放量突破百万次,一向评分严苛的豆瓣给出评分高达9.4分,超过另一现象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数据显示,在微博上引起超过747万次话题阅读,成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之一。
以故宫为题材的纪录片并不少见,《故宫》《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故宫100》等,无论从制作团队、后期特效,还是文本、构图、解说词都是力求精益,在制作成本上要远远高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却在话题度和影响力上都远不及后者,那么到底是哪些特质属性,使得《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受B站青睐,成为现象级纪录片作品?
最显而易见的答案是:播放平台不同,传播渠道不一样,导致了传播力度和用户讨论度上的差异。央视是传统电视媒体的“扛旗者”,在播出时间上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我在故宫修文物》在播出之前没有做过多的宣传,播出后很显然没有达到预期反映和关注度;bilibili是新媒体网站视频中的代表,中国大陆一个ACGN相关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也被称为哔哩哔哩、B站,网站最大的特点是悬浮于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功能,进行双向互动,用户很轻松就可以完成在线讨论,拥有很强的互联网交互特性,广受青年用户的青睐,是当下国内最大的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在B站诞生出大量网络流行语,充分体现当今90后、00后的审美观念和趣味。《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意外走红,虽不意味着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强大或者优越,却从侧面提供了一条新型的“纪录片+新媒体”的传播之路,为纪录片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果说《我在故宫修文物》运气好,在传统媒体上“有心栽花”没能“成功”,却“无心”试水新媒体的时候意外“柳成荫”,那一定是某些特质符合类似于B站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使得其二次爆发,那影片究竟有哪些特点迎合了新媒体的特性?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如何讲好故事往往成为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创作核心,纪录片创作中最主要的创作矛盾在于叙事,主题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叙事则是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纪录片题材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深挖主题、精巧叙事显得尤为重要,借鉴《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大国小匠为主题的成功突围,在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创作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借鉴:一是在叙事主题力求构建“我”的共性原则;其次在叙事视角上反差大,叙事结构切口小;三是纪录片叙事大众化,走心即受众引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