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审判:“媒介真实”对“客观真实”的一种挑战【2】
(三)司法的相关原因
人们在面对一些热点案件时,经常受到媒体的影响,在司法审判前就已经心有定论,虽然其中媒体和受众都有责任,但媒介审判的出现也应反思司法本身存在的问题。
1.司法不公正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2017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深挖执法司法不公背后的腐败犯罪,查办涉嫌职务犯罪的行政执法人员8703人、司法工作人员2183人。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我国反腐败力度大增,“打虎”“拍蝇”“猎狐”一起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的个别现象仍存在,致使民众对司法的公正性存在一些质疑。在一些存在争议的法律案件中,民众更倾向于相信敢于用事实说话并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因此在一些媒介审判案例中,新闻媒体能够轻易用“媒介真实”代替“客观真实”。
2.司法审判仍然不能完全独立。虽然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中规定了司法机关独立办案,但司法独立在现实生活中却困难重重。首先,在案件审理之前,由于新闻媒体对案件做了大量倾向性报道,使案件审理人员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容易影响其对案情的分析和判断。其次,我国的司法机关在人事、财政等方面隶属于政府管辖,司法工作很难不受到政府的影响。通常关于舆论监督类的新闻报道一出,马上引起社会舆论的强大攻势,民意同时会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民意汹汹加上上级政府机关施压,往往使案件的调查审理朝着顺应民意的方向进行。无论是行政的力量还是舆论的力量都会给司法部门造成无形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司法的独立性。司法不能独立,受新闻舆论影响,终究是危险的。因为,舆论有时是非理性的,一旦舆论被误导,那么司法的公正性也必将受到影响。
三、使媒介审判回归正当的舆论监督
社会赋予新闻媒介“舆论监督”的权利,媒介正当行使这一权利应建立在保障“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统一的基础上。从新闻媒体的角度出发,要使媒介审判回归正当的舆论监督,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法律素养与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承担的社会功能中除了“引导社会舆论”还有一项是“教育功能”。新闻人要成为“社会民众的教师”,就应该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对于法律案件的报道,媒体应该在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对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程序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保证新闻报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只有媒介不以主观印象来判断案件的性质,不以“媒介真实”去干扰“客观真实”,才能代替受众行使舆论监督权,引导受众认识真正的“客观真实”,同时为受众普及法律知识,做合格的民众教师。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新闻媒体注重经济效益不可避免。但如果忽略了社会责任,只一味的迎合市场需求,追逐热点,煽动舆论,追求经济利益,长此以往,受害的不仅是被误导的受众,还有逐渐失去威信的媒体自己。失去了威信的媒体又怎能代替民众去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因此,媒体必须时时警惕,勿忘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是取得一切自由权利的前提。
(二)规范新闻报道
新闻事业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就是报道事实、提供信息,这也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新闻媒体就是依赖这一功能生存发展的,因此,媒体首先应规范新闻报道,向社会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满足社会各领域和各阶层的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的需求。
首先,报道的内容应真实。在司法新闻报道中的内容不能只是案件当事人一方提供的事实,而务必是媒体在进行过全面深入地调查后取得的真实情况,这些情况切忌片面,单一。
其次,报道的立场应公正。为了体现报道的公正性,应找到案件的双方,使双方的意见和想法都能得到公平的展示,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不能为了体现媒体的“正义感”,只替弱势群体发声,不给另一方发言权。
再次,报道的语言应严谨。报道使用的语言必须规范、严谨,不能为了炒作而对报道对象进行过于主观印象化的描述和渲染,不能使用带有情绪化的语言表述事实,更要注意语言符合法律规范,不能用模糊法律界限的词语给案件定性或给涉案人定罪。
最后,报道的时机应恰当。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和司法程序步骤一致,根据司法审判的进展开展报道,不能超前预测审判结果。既要尊重和保障司法机关的合法权益,也要使新闻报道符合客观实际。
以上任何一点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问题,都非常容易出现媒介审判和新闻失实等现象,因此,在此类事件的报道中一定要保证以上这些原则的实施。
(三)严肃新闻评论
新闻媒体的评论对引导社会舆论、开展舆论监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司法案件进行评论时,也应做到立场公正、语言规范,同时更要注意的是评论的时宜性。在司法审判结果未公布前,不应做公开的评论,否则极易造成舆论压力,影响审判。
为了保证评论的专业性、公正性、合法性,多请有权威性的专家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分析解读,对法院的审判和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说明阐释,避免媒体工作人员由于法律专业知识匮乏、相关经验不足而出现失误。
当然,将媒介审判回归于正当的舆论监督,仅仅依靠媒介自身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法律常识的普及,还需要法制的进一步完善等等。但媒介在其中仍要承担主要责任,对法制新闻报道、评论的最终目标应定位于普及法律知识、沟通社会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协调社会关系,用真实可靠的事实和公正客观的评论为受众展现一个真实客观的世界。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要重视新闻舆论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重大影响,因此更要努力杜绝和高度警惕媒介审判这类现象,防止“媒介真实”对“客观真实”的威胁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陆晔.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情境的“媒介真实”──试论电视传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J].社会科学,1995.(2).
[2]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规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