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7期

2006~2016年中国纸媒“校园欺凌”报道分析【2】

——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为样本

杨  凯,翁淑霞
2017年07月31日14:21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校园欺凌”报道文本分析

(一)标题

样本标题具有如下特点:

1.实题为主,虚题为辅

总体上看,标题大部分都是以直接、客观的描述方法来呈现报道内容,一般会涉及人物、事件、地点、结果,语气客观中立,煽动评判色彩少。如:

“两周九起校园暴力多为‘霸王花’打人”(新京报,2015-10-15)

虚题多见于评论性报道,且带有一定的号召性,能感受到文章传达的情感和观点。例:

“遏制毕节校园命案应从善良和生命教育开始”(南方都市报,2015-7-20)

2.概括性强,标题没有体现过多细节

样本标题主要是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全面宏观的把握,力求通过有限的字数将报道中的核心部分进行浓缩,概括。例如:

“谁在制造校园暴力?广东检方发布调研报告为相关人群‘画像’”(南方都市报,2016-5-26)

“4初中生遭性侵背后的校园暴力网”(新京报,2016-7-2)

(二)图片

图片直观形象,是重要的新闻事实的补充,还具有解释说明文字报道的作用。135篇报道中配有图片的文章共35篇(有些文章配图不止一种类型)。其中有7篇出现漫画配图,4篇出现新闻制图,21篇附现场图片,21篇出现涉事双方图片。所有样本中,有5篇文章的图片未进行模糊化处理,直接展示了受害者或者施害者面容,其中两篇的图片信息由警方公示。剩下的图片均有进行模糊化处理,打码,或者只是涉事方的背影照片,没有正面照。

以上“校园欺凌”报道的图片选取和处理特点为:图片生动形象,种类丰富,有助于补充新闻信息,帮助读者加深对新闻信息的理解;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大部分图片对人物正面照进行模糊化处理;部分图片偏向暴力,追求视觉刺激。比如校园砍杀案中带有血迹的现场图,少年被殴打踢飞的视频截图等,在一定程度上易对当事人造成刺激,也易引起读者不适。

(三)文字

样本文字报道的体裁特征较为鲜明。消息以《美国女生校园暴力后自杀身亡 6名涉案学生被起诉》(南方都市报,2010-3-31)报道为例,除说明案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处理结果外,还增加受害者的背景资料和同学看法。深度报道以《4初中生遭性侵背后的校园暴力网》(新京报,2016-7-2)为例,采取“事件报道—结果追踪—案件调查—反思”的报道思路,对案件和涉及的法律、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涉及到言语、神情及动作描写,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

“校园欺凌”报道的特点为:报道体裁多样化。记者根据“校园欺凌”事件不同层面选择不同体裁,繁简得当,让读者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具有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对学生的身份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只透漏姓氏或使用化名;仍存在对欺凌现场过于详细的描写。如《新京报》的《两周九起校园暴力多为“霸王花”打人》(2015-10-15)中这样描述,“一个女孩高声呵斥身穿短袖校服的另一女孩,要求她用嘴翻找垃圾箱里的棒棒糖,对方被迫多次俯身,将头探进垃圾筐,不时遭到蹬踹”。这些详细描述一般会造成“二次伤害”,甚至诱发模仿行为。

(四)信息源

信息源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新闻的平衡性、可信度和客观性。

本文将信息源分为当事人、当事人亲属、校方、政府部门、群众、专家、知情人、媒体、调查报告和网站等九种。135个样本的信息源采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专家65次,占16.3%;校方63次,占15.8%;政府部门59次,占14.8%;知情人54次,占13.5%;群众50次,占12.5%;当事人亲属41次,占10.3%;当事人32次,占8%;媒体26次,占6.5%;调查报告和网站9次,占2.3%。

样本呈现的信息源特征为:报道的信息来源较为丰富;事件当事人作为新闻来源的报道占比小,采访焦点更多放在专家,校方,政府部门和知情者身上;专家和政府作为消息源占比大,表明报道注重权威性信息的发布;知情者的信息源补充了新闻信息,群众和专家的看法建议体现了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关注程度;引用其他媒体较多,尤其是新华社,表明媒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议程互相设置效应。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