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6期

2017年两会直播报道跟踪研究报告

——以人民网“两会进行时”为例

石思嘉,李函栩
2017年07月07日08:5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2017年3月15日全国两会顺利闭幕,在这场为期14天的新闻大战中,重点新闻媒体各出奇招。在传播格局深刻调整、传播方式深度融合的今天,人民网开创互联网新闻报道的先河,首次推出了大型全天候视频直播。本文根据人民网的两会直播专题“两会进行时”进行追踪研究,取用新华网、央视网、北京时间等重点网站的两会专题报道作为比较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央视网、北京时间都采用了“直播两会+专题节目”的形式进行直播。

关键词:两会报道;直播;人民网;喉舌

一、直播形式比较

1.新华网:撸起袖子加油干

图1 新华网直播导航页面

新华网全程使用央视直播资源,直播栏目下的小标题因为没有配图及文字描述方式的问题,容易使观众误认为只是文字报道,除非点进去才能发现是直播链接。且新华网是有选择的进行直播,并非全程直播,这对需求全程实时直播的观众是一个遗憾。部分会议采取的是分段录播的形式,这种方式导致报道存在时差,不能实时跟进,缺失现场感。

新华网直播页面主题色为深蓝色,抬头显示了该期直播的时间地点,主讲人物的简介,方便观众对本期大会人物有大概的了解。直播版块下的“直播摘要”作为主题梳理版块,能够帮助观众在短时间内理清大会主题大纲。主题版块下附有文字实录,用户可选择30秒、一分钟、两分钟等选项自动刷新现场直播的文字记录,方便没听清内容的观众了解大会内容。

2.央视网:凝心聚力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

央视网两会专题报道搭载于CCTV新闻频道,直播两会现场及主题访谈以外的时间正常播报新闻,拥有天然优势。直播界面简单,抬头配有本场大会内容简介。

2017年3月6日同时间的直播相比较,央视的标题随会议内容变化而变化,而人民网直播的标题内容一成不变。除了现场直播外,自制节目高谈客论等环节中也存在画面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在直播过程中没有字幕的情况下,刚进入直播界面的用户会产生 “这个环节是做什么的?”“现在谈论的话题是什么?”等一系列疑问,很难在短时间内跟上节目的节奏。随后在人民网3月9日的直播中,标题做出了改变,副标题从时间和会议地点换成记者会内容概要,“高谈客论”访谈节目的标题也显示了概要,使观众能够很快明确节目内容,这反映了人民网根据体验反馈在直播上做出的迅速反应。

 

图2 3月8日人民网直播画面

图3 3月8日央视网直播画面

图2、图3是3月8日同一时间同一现场下,人民网直播画面和央视网直播画面的对比。抛开画面质量不谈,画面内容上,央视的新闻标题能明确让观众迅速明白“现在是哪位部长”,“部长在说什么”,相比之下人民网的标题则显得十分寡淡。

声音上,人民网的视频回声大、空、不清晰,央视视频的声音清晰,实,无杂音。从观看体验上来说人民网的两会直播画面效果输给了央视直播。

在精彩看点部分视频缩略图图片略大,这使精彩看点部分占用版块很长,用户在拖动中获得的信息略少(鼠标一滚轮只能看到新的两条视频),容易失去耐心,看不到下面的大数据及其他内容。且缺点在于,如果观众想要观看更新的精彩看点内容,必须刷新页面,然而刷新页面会阻断正在直播的视频,有些许不方便。新华网及央视网的直播页面和其他视频列表是分开的,观众可以在自由选择更新视频列表的同时不影响正在直播的内容,这样做有效地保障了观众观看直播的顺畅。

央视新闻同样采取了时间线的形式方便观众查看两会直播内容,淡蓝色为主色,红色为辅色,相比人民网的时间线设计更一目了然,缺点在于没有视频图片,缺乏画面感。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