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评论分析与阐述【2】
三、公共事件中网络评论的实例分析
(一)动车事故中网络评论倒逼传统媒体反思
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引发了全民的广泛关注。与传统媒体的报道不及时和遮遮掩掩相比,网络在具体传播中做到了快速、及时、全方位报道,同时网上涌现的众多评论也反映出民众的真正意向,针对事故进展和怎样妥善处理民众层层跟进。事件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除了事故本事很严重外主因还是其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能引发出一股舆论浪潮。在实际中发生的公共事件经常会延伸到网络中来,一些网民在虚拟中表达自身的想法,但是更多意愿是想将自身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现实力量,进而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对参与公共事务,对政府决策起到影响作用。在实际监管部门中,在网络评论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公众一些正能量。
(二)网络评论随着事件的发酵不断翻转
2016年发生在南京的“鸡腿妈妈”事件,从被爆出到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很快形成了持续数天的舆论热点,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间,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各自轮番发力,充分展示了当下互联网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同时,各方媒体所代表的观点也发生了多次的短兵相接,呈现出不同的影响力。其间,新闻从“偷窃”到被同情,到“惯偷”,再被“辟谣”,反转再反转,令围观者和评论者都始料未及,直到事情水落石出。此外,2015年发生在成都的“路怒症”事件,最初网络舆论一边倒地批判打人男子,但在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之后,被打的女子却又成为众矢之的,被网友使劲“踩”。因此,新闻事件的尘埃落定并非意味着舆论的平息,反而有可能恰恰是新高潮的掀起。
四、网络评论的传播面临的问题
对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来说,网络评论员队伍较为缺乏,应该从评论作者角度出发,更好地壮大网络评论员的队伍建设;在网络时代,又很难要求所有评论者都进行慎重的考虑。网络评论既需要具备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一些特点,同时还是要坚持理性表达和专业视角,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全媒体时代来临,人们仍然需要有人为他们筛选和推荐有价值的信息,仍然需要理性的声音和专业的分析。这也是网络评论的立身之本。
在目前较为喧嚣的网络环境下,对于公众来说有理性的评论家进行指导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帮助人们认识事实的真相,同时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于启迪人们的心智,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不应局限于传统媒体中,作为网络媒体应该培养自身的优秀评论员,这样才能凭借较为丰富的知识表达自身的客观评论,做好时代的评论者,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同时,也避免网络舆情给人造成负面情绪的影响,还得让人们看到美好,并去追求美好。
网络评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评论格局,如果说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而在实际公共事件的强烈需求下,网络评论也正无可阻挡的蓬勃发展。实际上,以公共事件为起点所汇聚起来的民意,进而发展成为影响事件走向的重要因素,使网民参与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进而促进公民对公共事件的参与。同时,公民自身也有参与公共事务的现实需要,契合了公民实践话语权的基点。因为在对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中,公民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其中的权利义务、分辨利害冲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进而更好地对未来预测。这样的过程中,公民的各方面素质也都得到了提升。在这样的期待下,使网络评论得到较好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薛子文,唐璇玉.网络公共事件与公民意识的发展[J].声屏世界,2014(6).
[2] 杨少英.现代性视域中的公民意识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7).
[3] 胡波.新闻时评要瞄准新闻的“三个落点”[J].传媒观察,2016(8).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