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传播机制分析
摘 要:网络媒介为网络舆论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也引发了愈加严重的道德绑架现象。本研究以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理论为基础,对网络舆论中名人的道德绑架事件进行调查,并从信源、编码、释码、译码、受众与反馈几个方面对道德绑架事件的传播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传播机制。
关键词:道德绑架;大众传播;网络舆论;传播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介亦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增长,正因网络媒介具有“兼容并包”的特性,它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网络舆论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网络舆论的野蛮式增长带来了愈发严重的道德绑架现象。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行善的名义,通过舆论压力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或中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而名人作为社会的公众人物,更是道德绑架的重点对象。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中名人道德绑架的舆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公众对名人的道德绑架行为已经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一种扭曲的状态。
一方面,网络平台发布信息门槛较低,其发布的信息较为主观片面,第一时间发布出来的道德绑架言论极易成为网络舆论的风向标,引导网民对于事件的态度。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舆论成千上万,网络受众难以从众多信息中抽身,容易被集中式爆发的道德绑架言论所影响,跟风发表相关言论。在发达的网络环境中,从信息产生、传播再到接收,每一步都表明了道德绑架是个非常多元复杂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将从道德绑架案例研究中归纳总结出其传播机制,深入了解道德绑架的整个传播过程及不同角色在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引导舆论,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信息传播中这些不良现象。
一、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研究现状
关于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研究领域,国内外现今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几个方面。
1.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相关研究则更多地把焦点放在如何规避道德绑架这个问题上:
王誉俊从网络媒介平台、新闻生产过程等角度对道德绑架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在《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1]提出规避的建议,即媒体从业者应该摆正自身的角色,网民提高个人道德认知和水平,社会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
陈功和陈慧敏在《微博舆论绑架现象分析及其规避路径》[2]中进一步深入到微博舆论范畴,对微博舆论的道德绑架现象作了细致分析,指出了微博舆论绑架的实质是道德绑架和网络舆论伦理失范的外在表现,说明了生成的原因及规避方法。
董洁在《论网络媒体中道德绑架现象及规避》[3]中谈到了道德绑架产生的主要原因分为媒体从业人员的错误导向、网民个人道德认知存在差异、网民的盲目跟风三方面,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规避建议。
2.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传播机制相关研究
国内已有的研究论文与成果中,暂时还没有关于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传播机制的研究内容。但有一部分关于网络媒介的传播机制研究成果可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如张东杰的《名人微博舆论的传播机制及其可视化研究》[4]把网络舆论传播分为五阶段,为舆论潜伏阶段、舆论扩散阶段、舆论爆发阶段、舆论蔓延阶段、舆论终结阶段;还把名人微博舆论传播机制分为舆论的形成机制与舆论的影响机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