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1期

解读受众视域下网络剧的发展路径

——以网络剧《余罪》为例

朱荣清,张志巍,夏浪波
2016年12月06日15:5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网络剧作为新兴的综合艺术,已深深融入大众的生活。它以其制作快、观看随性、接地气、网站自制等特点而风靡视频领域,尽管如此,网络剧在审核政策与制作质量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网络剧何以调整与权衡利弊,以此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剧;平民化;改编;新媒体

一、网络剧的界定及诞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发展,网民群体不断扩大,而国内视频网站也随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各种网络衍生产品开始崭露头角,网络剧就是其中之一。它以视频网站的特点与优势为依托,占据了大量的受众市场。如今,网络剧已成为继电影、电视之后的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又一种新的视听综合艺术。但随着受众审美的“去中心化”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性、娱乐性,网络剧的迎合制作、文化内涵失真、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等问题也暴露无遗。

何为网络剧?狭义上的网络剧就是网络电视剧,现今我们所说的“网络剧”更接近于这一种看法。但从广义上来讲,它指在网络平台上发行或播放的电影、电视剧等视频资料,甚至还包括一些视频短片。在我国,其概念的界定始于上海戏剧学院的钱钰。1999年,钱钰首次提出“网剧”的概念:“通过互联网传递,由上网计算机接收,实时、互动的进行戏剧演出的新的戏剧形式。”简单地说,网络剧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戏剧与电视剧一样,网络剧一般分单元剧和连续剧。单元剧则是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单元构成的电视剧。

网络剧的随和性和便捷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渐渐地便捷起来。而互联网的普及,无线网络的扩散,上网变得越来越容易。在互联网还未普及时观众的观影方式以电视直播和重播为主,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视剧的播出方式除了电视直播、重播还新增了网络视频网站播出。在网络视频上搜索播放这相较于电视播放方式在时间上相对拥有自由性。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的发展,无线网络的扩散,手机上网也变得越来越便利。只要有无线地点,在手机上观看网络视频不仅在时间上自由,从空间角度来讲,也更为随性和便捷。

网络剧的诞生虽然较晚但是发展却极其迅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剧”的《嘻哈四重奏》于2009年播出,这部作品自播出便风行网络,虽然有观众吐槽其抄袭,但是其极具个性创意,融入网络生活中的最新鲜的话题,充满了80后独特的自我娱乐精神,迎合了网友的阅听心理。就这样,网络作为一种地地道道的草根文化诞生了。2010~2012年网络剧探索发展,在10年以“穿越时空”为主题的爱情穿越电影登上网络视频网站。在题材上也打破了网络剧以情境喜剧为主的单一题材。在这一阶段网络剧的质量普遍不高,但由于是探索过程,也并非无优势可发展。这两年的网络剧大多都追随网民热潮,在剧情中加入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作为他们剧中的吐槽点,从而来引起观众共鸣。

2013年至今,网络剧得到快速发展。以《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为主的喜剧题材;以《灵魂摆渡》为主的灵异题材;以《暗黑者》《心理罪》《余罪》为主的犯罪、悬疑题材;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最好的我们》为主的青春校园题材;以《我的奇妙男友》《太子妃升职记》为主的爱情题材以及以同性爱情为主的《上瘾》等网络剧大量涌现。而优酷、爱奇艺、腾讯、搜狐、乐视等网络视频网站也竞争激烈。

面对如此蓬勃发展的局面,网络自制剧的兴起其实有诸多原因和巧合。首先,网络视频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扩大了受众基础。随着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中国网民的数量迅速发展。在这一基础下,视频网站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地扩大市场规模;其次,现在大多数人的时间都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少有人有时间,可以寻找电视每天固定的时间收看固定的电视节目或电视剧,而网络剧时间与地点的自由,使观众随时随地观看成为了可能。加之,网络剧主要的播放媒体是电脑、手机、平板等网络设备。视频网站的观看渠道越来越多,可以随身携带着手机、平板及其他移动终端设备登陆视频网站客户端也可以进行观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观看时空的局限性问题。而不像电视的播放直播大多只限于电视机前。再次,相关政策的完善为网络自制剧提供了更多发展的空间。目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了限娱令、限广令,对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影视剧及商业广告都大受影响,而且,“一剧两星”政策的出台着实让电视剧制作平台受到强烈冲击,视频网站进而崛起,网络剧可谓看到了先机。市场环境的变化、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之下,一个强大的网络运营商正走向新的产业链布局,但由于网络剧是随之新媒体发展而发展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正值探索阶段,还并非完全成熟。

二、网络剧的发展特点

网络剧能引起如此大的影响,很大的一点就是因为网络剧的题材、内容、风格都很灵活,十分的贴地气、靠近生活。可以迎合广大网友的视听娱乐要求。还有因自制模式与视屏网站切身利益挂钩。

1.接地气的草根化、平民化

以网络剧《余罪》为例:《余罪》讲述的是一个胸无大志的“混混”只想在警校混毕业,以便在家附近谋个片警以帮助其父亲做水果摊生意不受欺负的美好生活,但偏偏在毕业前夕因打架生事面临开除。在这紧要关头一场特训给了他一个新的选择,从而因特训被选拔出来作为一名特情卧底在本市最大的贩毒者身边参加缉毒工作。《余罪》是警匪题材的影视作品的,他以反传统的另类姿态而呈现在观众眼前,打破常规,开拓了警匪剧的新类型,从而摒弃了以往警匪剧惯有的庄严、凝重的风格。通常来讲,警察这一形象在我们的思维中就是固化的符号,这部作品乍一看,好像人物设置与主题甚至都不搭调,剧中还带着个人自白的场景。然而余罪却以又贱又坏,油嘴滑舌,扣着学渣的帽子,胸无大志且语言乖张而且性格略带顽劣的“贱人余”的形象以警察的身份出现在了观众的视线。然而这不正经不主流的痞气十足的演技不仅赚足了观众的点击不使其厌烦,而且还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使看多了“高大上”、“正经”警匪片的观众感受到了新奇。

2.视频网站的市场需求性扩张

各大视频网站,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优胜劣汰,视频网站想要取得更大影响力和蛋糕,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比如优酷每年都会推出大师系列作品——微电影等,网络剧的利益与网络视频网站的利益紧密联合。从创作到传播过程都能看出其精心的安排与策划。《余罪》是爱奇艺联合新丽传媒与天神娱乐共同出品的。首先,爱奇艺在网络自制剧主题上的设定能看出一直都目标明确且稳定。主题是内容的提炼,而内容反之则是主题的发展。从《心理罪》到《盗墓笔记》到《灵魂摆渡》再到《余罪》可以看出,爱奇艺推出的网络自制剧基本上都是以悬疑、玄幻、人性等而展开的,此类主题不仅在现在的市场上稀少,爱奇艺在这其中甚至还加上了“人性”这一闪光点。比如《余罪》中主角余罪虽然心无大志,视规矩于不顾,但是他的转变也算得上是“学渣”的逆袭,在卧底过程中心态变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从最开始不愿参加卧底行动到参加后谈好条件有危险就退出再到最后尽管危险重重却也要返回到贩毒者身边希望将其一网打尽,这些都凸显出人物的“真实”、人性的光辉;其次,爱奇艺通过系列和连续的方式将内容衔接,同时又获得观众关注。爱奇艺在《心理罪》开始就有了一个“VIP用户提前观看全集”的特权,这使得爱奇艺在“VIP”这方面可以大做文章又使得观众可以连续的观影,使之剧情的连贯。可谓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除了剧情的连贯还有系列的播出,比如《灵魂摆渡》的第一季与第二季,而《心理罪》本因有第二季播出的,但因一些原因导致下架重现剪辑后重新上架,以至于第二季迟迟没有与观众见面,而《余罪》在第一季与第二季的衔接上就比这两部要好很多,第一季与第二季可以说是无缝连接。甚至为了与第一季链接和一些其他原因提前了第二季的播出时间。

3.小说改编的观众基础

除了以上几点外,网络剧还有一大优势就是网络剧大多以小说改编为主。网络剧《余罪》改编为小说《余罪:我的刑侦笔记》,于2013年开始由作者常书欣在创世中文网上连载,本书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讲述一个传奇警察和毒贩、悍匪、黑道大佬的交锋实录。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无数职业警察匿名参与到剧情讨论当中。故此书一经推出便吸引了无数读者熬夜追读。并且该书在腾讯创世中文网连续两年的总榜冠军,同时登上百度风云榜小说榜的前十名,中央电视台更以《余罪》的火热为专题采访了作者常书欣[3]。网络小说的超高人气使其改编电视剧未播先火,网络小说的原著“粉丝”也是这些根据小说而改编的电视剧的收视来源之一。

在此因为网络小说的超高人气,自带收视观众等特点,现如今经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不计其数,不仅是网络剧,电视剧电影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已经播出的《杉杉来吃》《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等。还未被播出的《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微微一笑很倾城》等。但是由于电视剧电影的限制比之网络剧稍严,所以导致有些文学剧本不能以视觉文本和听觉文本很好的展示在观众面前。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