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7期

网络互动与中国形象的构建【2】

德国媒体网络版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报道的分析

唐 婧
2016年08月02日14:55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1.经济层面

网络读者对经济层面的跟帖主要集中在两个话题上:中国经济增速在近年来开始放缓以及中国整体经济政策和制度改革。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这个话题,读者的评价可以归结为三种倾向,即感性正面评价、理性正面评价以及感性负面评价。(1)感性正面评价。不少网友将中国7%的经济增长率与欧洲趋零的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并感叹中国7%的增长率已经很高,报道中分析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形势变差的论断不过是对欧洲读者的一种搪塞。并认为“中国凭借创新能力和严格的经济政治领导,似乎已经领先西方无能的政治体制和非理性的经济体制了”(网络读者“heinzpeter0508”);(2)理性正面评价。这一倾向主要集中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和意义上,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之所以放缓,原因在于中国如今更注重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它的意义在于重视环境和资源保护,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会更注重国内市场,更少进口德国商品,并将成为国际市场上更有力的竞争者。可见,能够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和意义进行分析的读者对中国的国情是有一定了解的,同时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相对正面的评价,可见他们是秉持了开放的竞争心态的,虽然在中国对德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减弱上他们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3)感性负面评价。有一部分读者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的7%与欧美“发达成熟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速的2%相比,结论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率应该保持在5%~10%之间,才能保证国民中等生活水平,所以中国计划在2015年实现5%~6%的增长率,这并不足以让剩下的上千万的中国人实现中等生活水平,并且中国极富和极贫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种对中国实际经济政策并不了解就拿数字来说事儿的评论是有失说服力的。

在对中国整体经济政策和制度改革这个话题进行评论时,网络读者的观点也可以分为完全看好中国经济政策效果、对中国经济政策改革的正面效应将信将疑和不信任。(1)完全看好中国经济政策效果。这一正面的态度主要集中在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德经济关系互利互惠两个方面。读者认为中国将经济长远目标分小步实现是有明显优势的,这样中国制定的经济计划是着眼长远而非短期利益,并预言“中国这个巨人不会停滞不前,会回到历史上‘中心大国’的地位”(网络读者“keinuntertan”),认为中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网络读者“newsfreak”)。同时将中国的创新道路与德国的成功模式做了类比,认为“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崛起很相像,都是从单纯模仿发展为质量上乘商品的标志,变为世界最强大的国民经济之一。而在中德经济关系方面,他们认为中国沿海的聚集中心依然是最吸引德国投资的区域,德国公司依赖于中国的廉价生产商,如果中国有更多的改革空间,将会为中德经济合作增添更多活力;(2)对中国经济政策的改革将信将疑。这种态度主要体现在网络读者对中国在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改革的拭目以待。认为中国在创新方面“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北京方面的改革许诺就是一个开始”(网络读者“special waste”);(3)不信任中国经济政策改革的正面效应。这种不信任与西方媒体中所强调的中国的汇率政策等话题息息相关,这些网络读者对西方媒体中的报道全盘接受,认为中国储备万亿美国外汇,试图获得相对于美国和欧洲的不公平贸易优势,因此,他们也不相信中国的经济政策会有实质性改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正面影响。

2.政治层面

与媒体对中国政治层面全面深化改革的负面导向不同,网络读者的反馈呈现一种以正面评价为主的趋势。而这些正面评价所选择的角度可以分为:(1)结合本人在中国和德国的经历。当今世界因便利的交通和国家间的合作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德国是一个移民众多的国家,而来到中国的德国人也越来越多,因此,一百个德国网络读者眼中便有了一百个中国形象。多数有过中国留学和工作经历的德国网友对中国政治是秉持赞许态度的,“我在中国生活了十年并为中国公司工作过。我在中国从没有感受到不自由或独裁,更没有种族主义。而这一点在德国我是不敢保证的。我在德国上大学,在那边我既被歧视又受到德国机构和警察的刁难”(网络读者“turkey_fan”),这是一位土耳其裔德国读者的心声。非徳裔的德国读者群体认为,民主和自由并不应局限于一个民族之内,而应该公平开放,中国在这一点做得比德国更好;(2)比较中国与西方媒体中的“民主国家”。许多网友将中国的民主状况和改革与一些西方媒体中描绘的“民主国家”进行对比,比如印度、新加坡等。结论更多的是,在一些国家民主和自由不过是表象,连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无法获得的国度又谈何民主、自由和公平呢。而中国却为此做了扎实的工作。甚至有德国读者谴责德国政府和媒体对中国政治状况的指摘,认为不同国家国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欧洲曾通过最卑劣的手段掠夺过中国,当时的人权不过是欧洲对自己的人权;(3)结合经济利益。在谈到反腐这一话题时,多数德国网友认为中国是德国商品很重要的销售市场,中国在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反腐必然有利于中德经济层面的合作。

当然,在对中国政治层面深化改革的评价声中也有少数负面的声音,认为中国废除劳动改造制度不过是对现实的美化,改其名而不改其实。这些论调与德国媒体中对中国政治改革深化的负面导向是一致的,可见媒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

3.社会层面

德国网络读者在社会层面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具体改革措施和对社会现状的评论上,且多数评价是正面的。(1)对具体改革措施的评价。德国网友们颇为关注的改革措施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在谈到中国由国家来统筹医疗保障,对比西方越来越多人已无力支付医疗保险,这是中国政府的有力之举,体现了它作为一个“新的负责任的超级大国”(网络读者WalterWei?)的形象。在评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时,许多网友认为该政策是一个合理的政策,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世界人口有序增长做出不少贡献。而中国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意味着该政策的结束,是人口不发生剧烈增长前提下的持续自由化的进程。(2)对社会现状的评价。多数网友在评论中国社会现状时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认为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欧洲社会也同样存在,比如少数民族问题、企业利益至上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等。同时,也有网友看到中国社会的大问题在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多数中国人辛勤工作,却依然收入不高,而退休后国家给予的养老金依然使他们生活比较紧张。

(三)网络读者跟帖与媒体报道中中国形象之比较

对于笔者在研究方案中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即网友跟帖和媒体报道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差异在何处,这一部分主要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层面对媒体报道和网络读者跟帖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1.经济层面

对比媒体与网络读者跟帖对中国全面深化经济层面改革的评价,相似点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1)均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给予市场更多资源配置空间,实现经济自由化,对经济改革方向的总体评价是正面的。无论是媒体阐述的商品价格更多由市场决定,制定和建立更透明的汇率政策、财政和税收体系,私有企业将被鼓励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等,还是网络读者从更为感性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制定长远而非短期经济目标,将中国的创新道路与德国创新模式进行类比,都体现出其对中国经济改革方向的肯定;(2)在论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均认为中国如今注重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并需要在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间找到平衡。

媒体与网络读者跟帖对中国全面深化经济层面改革的评价的不同点在于:(1)媒体在论及中国经济改革措施时,会突出过去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网络读者更愿意谈论改革措施即将带来的效果。媒体在评述中国经济改革措施时,会重点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乡镇和国有企业不断增长的债务、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等,而网络读者则对改革措施对中德经济关系、中国在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更有期待;(2)在评论中国经济改革对中德经济关系的影响时,媒体报道更多表达一种对中国经济强大后对德国本土经济造成威胁的担忧,而网络读者对中德经济合作更为期待,对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也秉持更为开放的心态。媒体报道中担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中国企业将更多地参与收购科技、消费品、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的西方企业,对德国本土经济造成压力。网络读者认为中国沿海地区仍是最吸引德国投资的区域,即便中国更注重国内市场,更少进口德国商品,中国也是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

综观媒体和网络读者对中国深化经济层面改革的评价,对改革方向和措施都持正面态度,而论及改革将提升中国经济实力时,媒体则或强调中国经济现状依然问题重重,或表示担忧和不安。而网络读者则秉持更为开放的竞争心态。如果我们将媒体眼中的中国经济形象描画为一个“不断经济自由化的可怕威胁者”,那么跟帖中所体现的中国经济形象则为一位“处于经济自由化进程中的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与伙伴”。

(责编:霍昀飞(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