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英美中主流网站报道之比较分析——以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
摘要:2014年12月31日23点35分左右,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重大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本文以英国BBC新闻网、美国CNN新闻网和英文版人民网对该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三大媒体的报道内容,从报道总体情况、信息来源、报道议题、报道偏向四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分析在公共安全事件中,英、美、中主流网站的报道差异,试图探寻其中的规律与原因,并为人民网今后的对外报道提供建议。本文关于三大网站研究结论是,BBC倾向于客观透明地反映“现场”;CNN倾向于追踪事后处置和原因探究;人民网注重细节描述和城市国家形象的维护。
关键词:踩踏事件、BBC、CNN、人民网、内容分析
一、引言
正如曾经的法语频道首席执行官阿兰?德?普奇拉克(Alain de Pouzilhac)指出“法国电视24台不会反美。但是,它会从法国人的视角去发现国际新闻,正如CNN是从美国人的视角去发现国际新闻一样”。在传播全球化、信息透明化的今天,发生在一国的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国际传播与解读呈现着什么样的特征,是否仍会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其与事发国的本地报道具体又会有哪些维度上的差异,这都是值得细细研究的话题。有学者以国外媒体对中国国内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以“3?14西藏事件”的个案研究各国际媒体报道的不同,并探讨分化现象的原因(唐闻佳,2008);以“奶粉事件”为切口对比研究《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对该事件的叙事结构,并以此探讨危机事件的国际舆论对策(严怡宁,2008)。而在其另一篇文章中则选择了14个国家27份报纸为研究对象,实证描述分析了外媒对上海世博会的报道(严怡宁,2010)。
也有学者从中国媒体对国外事件的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以中国网民在“强国论坛”BBS上对美伊之争话题的讨论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络对国际事件舆论传播的作用(周葆华,2003);以官微“上海发布”关于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研究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务传播规律(杨娟娟,2013),将视角转向对国内媒体对国内事件报道的研究;与此类似的还有人民大学课题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抢盐”事件舆情态势和传播规律的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课题组,2011);基于2010年德国电子音乐节踩踏事故,聚焦于社交媒体使用模式和动机的研究则也是面向事发国本地的国内媒体研究(Neubaum & R?sner,2012)。这些研究较多关注于在新媒体、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情况而极少关注纸媒上的报道情况。
除了以上单向的国内外相互研究,对于国内外媒体报道进行比较的实证研究,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对中日主流报纸国际报道的变迁进行了历时研究、对比研究(韩纲,张国良,2000)。之后,也有一些研究是针对国内外媒体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事件的共同报道的,如探讨国际媒体对“黄岩岛”事件报道的研究(张军芳,2012);对“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报道的反思研究(许海,2010)。而较少有将国内外相互比较。本文就以12?31上海踩踏事件为例,研究比较英、美、中主流网站的报道。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本文选择英国BBC新闻网,美国CNN新闻网以及中国人民网英文版上从2015年1月1日至1月28日的关于12?31上海踩踏事件的报道为研究样本。其中BBC新闻网总共9篇报道,CNN新闻网4篇报道,人民网英文版36篇报道。
选取该样本的原因:首先,踩踏事件事发地是中国?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外滩陈毅广场,是在外国游客中具很高知名度的景点。国际性的媒体也很容易触及该地并报道该事件;其次,对于媒体的选择。“CNN is a recognizable brand in global news. It had tremendous success in establishing its television news throughout the world more than 20 years ago”(Madia, 1998);“BBC是英国的一家由政府资助但独立运作的媒体,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影响最大的媒体之一,因其“客观、公正”的报道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广播”(赵雪波,2014:164)。如今,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包括互联网新闻服务在内的其它各种服务。而根据ALEXA全球网站排名的数据显示,BBC新闻网月平均排名位于第74位,CNN月平均排名第77位,人民网则位于69位 。“人民网是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建设的成果之一,1997年成立,2000年更名为人民网,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为宗旨。每天24小时发布新闻和信息,目前拥有15种语言16种版本。日均页面访问量突破4亿次,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人民日报社简介,2015)。综上,本文选择BBC新闻网、CNN新闻网和人民网英文版关于踩踏事故的报道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类目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报道进行定量研究。从报道总体情况、信息来源、报道议题、报道偏向四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报道总体情况又从首发报道、报道规模、时间段三个角度来探讨。
部分编码规则如下:
1.时间段:1月1日至1月20日的报道为第一阶段,标为1;因2015年1月21日,上海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黄浦区政府也公布了救助抚慰金标准。所以1月21日至1月28日的报道为第二阶段,标为2。
2.报道议题:图片的分为1=踩踏现场,2=救援部署,3=家属悲恸,4=纪念悼念,5=其它;文字的分为1=现场情况,2=伤亡人数,3=纪念哀悼,4=悲痛愤怒,5=救援部署,6=调查惩治,7=补偿安抚,8=伤员情况,9=类似踩踏事件,10=代金券,11=反省分析,12=其它。其中若一篇报道中涉及多个议题的,每个议题分别计算。
三、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
(一)报道总体情况
1.首发报道
由表1可知, 对于12月31日23时35分左右发生的踩踏事件。研究对象的三大新闻网站中首发最早的是人民网,为翌日的9:05(新华网7:17)。而后是CNN,为翌日12:11。最后是BBC,为翌日15:46。
而首发报道的标题中,涉及伤亡人数的,最早首发的人民网是“35dead”(死亡35人),紧接着的CNN也是与人民网一致的“kill35”(死亡35人)。在BBC在1日下午首发新闻的标题中,死亡人数已经达到36人。是与最终官方公布遇难名单人数毫无差别的最准确的实况。而人民网相应的死亡人数上升直到36的报道,最早出现于2日8:53分第4篇报道,题为《Growing pains in rising but fragile China》的文章中,明显滞后于BBC。人民网在原则上更接近事实真相的条件下,对事件死亡人数上升的报道却是滞后于外媒的,这值得深思。当然,人民网第3篇报道是1日中午12:15分发出。而死亡人数的上升是1日下午才发生的事件,从时间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体现出BBC的谨慎,更会挑选稿件发布的时间契机。而CNN对36人数的报道,是直到21日的最后一篇报道才提出,积极性是无法与人民网和BBC比拟的。
此外,另一个客观现象是在BBC的几乎所有报道中,都是用的“crush”(拥挤)来概括描述上海外滩事件。而人民网、CNN则更多采用“stampede”(踩踏)。
2.报道规模
由下图1所知,在总的报道规模上,BBC共9篇报道,CNN共4篇报道,人民网共36篇报道(包含4个纯图集报道)。其中BBC的所有报道中共出现18张图,1个短视频;CNN共出现6张图,3个短视频;人民网共有36张图,0个短视频。BBC平均1篇报道采用2张图,CNN平均1.5张/篇,人民网平均1张/篇。而视频呈现方式的采用,CNN最多,75%的可能会在一篇报道中包含视频形式,人民网为0,36篇报道中没有视频信息,BCC则居于两者中间。
从报道量上看,CNN极少的4篇报道显示出对上海踩踏事件的“冷淡”。CNN在马航370事件中几乎是“没日没夜、铺天盖地的报道,可以说他们在时间、精力、物力上的投入远远多于中国媒体,在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上几乎是疯狂的”(常江,2014:201)。而对待上海12?31踩踏事件报道却是如此“冷淡”。这一方面与事件的国际化影响力弱有关,因为除了一位的马拉西亚籍的外籍遇难人员外几乎不存在国际伤亡人员。此外,从商业媒体关切的角度来看,上海外滩事件可持续性弱,这就意味着不能长时间持续报道,事件卖点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边际成本就会很高,这也是导致不受重视的原因。
通过CNN和BBC、人民网“三大网站报道基本概览图”,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值得学习和反思的地方。
虽然视频新闻的表现形式很早就出现,“视频报道在一些报纸的网站上频频出现有大约六七年的样子了,但是过去的一年多来,其以近乎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查尔斯?雷顿,2008)。但对比三大网站可以发现,对于视频这种直观且信息含量大的新闻报道方式,国内专业新闻网站运用不多、尚不成熟。在CNN的4篇报道中就包含了3个与报道事件相关的短视频,分别是《Dozens killed in New Year's stampede》、《Shanghai New Year's Eve tragedy》、《Police shut down Beijing NYE celebration》。视频的出现率高达75%。而人民网的36篇报道中,虽然图片张数高达36张,视频数却为0。人民网视频报道形式的空缺。首先,可能反映出新闻工作者中既具有文字采写编辑又具有拍摄高水平摄像作品的全能型人才不足;其次,也反映出中国网络带宽速度的局限,新闻记者们对“通常是浮躁的”(彭兰,2003:89)网络新闻受众缺乏信心。在现有国内普遍的带宽条件下,视频几秒甚至十几秒的加载时间很可能会使受众轻易地舍弃对该部分新闻的关注,人民网等国内新闻网为了不使“用户”流失,也只能舍弃“视频”这一新闻表现形式。最后,句句斟酌的文字表现也与人民网本身严肃的报道风格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视频相比文字生动活泼。人民网作为官方主流媒体,其报道需要体现权威性,所以更倾向于刻板、严肃的文字体裁。
由此说来,视频新闻的缺失不仅有网络带宽的硬件限制,也受体制上的惯例参照影响,也可能是新闻机构内部人才结构导致。但报纸网站的视频新闻潮流是不可逆的一个过程,也许在软硬件逐渐完善的不久将来,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中国国内主流网站会逐渐“拥抱”视频新闻。
3.时间段
整个事件的报道呈现三个高峰,第一个是1月1日-2日,是事件发生初期,BBC、CNN、人民网这两日的报道数分别为2篇,2篇,9篇。第二个出现在1月6号前后,1月5日-7日,BBC、CNN、人民网这三日的报道数分别为4篇,1篇,7篇,主要原因6日是中国传统民俗中的“头七”,议题也多为纪念哀悼题材。第三个高峰出现在1月21日,22日两天,1月21日,上海公布了“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黄浦区政府也公布了救助抚慰金标准,由此引发了又一轮报道热潮。整体报道量的变化趋势图见图2所示。
(二)信息来源
通过统计分析三大网站的信息来源,BBC的9篇报道都为BBC原创新闻,其中在报道中存在提及引用其它信源内容的情况。具体引用情况见图3.
BBC的引用信源中有7处来自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其中1日最多,为5处。全部议题中,有关于人们对事件原因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有诸如“上海外来人员的增多挤占当地人生存空间”的言论的引用。也有对官微新闻信息的引用,如22日报道中对黄浦区官微中对49员伤员的补偿标准承诺的引用。排名第二的是对新闻社(Xinhua)消息的引用,共6处,主要包括对伤亡人员、政府措施、官员惩治的事件进展性信息的引用。此外,中国官方媒体(电视)的引用4处,对法新社1处,内容为现场画面的描述;对美联社1处,为“relatives have criticised the authorities,saying they were not kept informed.(家属批评当局,声称未被告知最新进展)”;对《工人日报》、《法制日报》的引用各1处,是对事件发生后的反思与建议。
CNN的引用信源6处来自新华社(Xinhua)。内容包括现场伤员接受急救的图片,对代金券的报道,习主席的部署,事件进展的报道;有3处引用《上海日报》,主要是对事故原因的探讨(灯光秀、官方倒计时的取消);3处来自社交媒体,都是亲历者的目击回忆内容;对路透社(Reuters)的引用有2处,是家属在医院等待情形的短视频;对法新社(AFP)和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CCTV America)的引用各1处,分别显示的是“人群和保安在医院冲突”和“逝者构成”的内容。详细见图4.
对于人民网,36篇报道中除去4个图集共32篇含文字报道,其中几乎全部内容为直接转载、采用其它媒介稿件,并非如BBC和CNN仅在自编的文章中适当引用其它消息来源。其转载的信源构成如图5所示。
其中转载新华社稿件23篇,占比最高,为72%。《中国日报》6篇,《环球时报》3篇,占比分别为19%,9%。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