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主旋律电影,一方面受众对其形成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商业电影也对其产生较大冲击。在这双重影响下,我国的主旋律电影亟待转型。在我国电影市场化背景下,《黄克功案件》正是对主旋律电影转型的一次有益探索。《黄克功案件》通过题材选取、情节叙事以及视听语言的运用,试图融合商业电影元素,满足大众市场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黄克功案件;主旋律电影;转型
《黄克功案件》从一个真实的历史案件入手,通过颠覆以往的题材选取、叙事方式和视听表达技巧,将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与商业电影元素有机结合,既不同于以往以“高、大、全”为主要特征的红色电影,也不同于将意识形态完全抽离的商业电影。导演对于影片叙事和呈现方式的探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主旋律电影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主旋律电影与主旋律电影转型
主旋律电影口号产生于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和多元文化思潮的背景下。1987年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1989年,滕进贤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继续强调,“所谓主旋律并不是‘量’的概念,而是一种‘质’的概念,是指代表着那个社会、那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艺术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最高水平的主潮发出的强音”。①
主旋律电影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意识形态的内核,②其题材多为表现中共英勇抗战的战争类影片,如《地雷战》《地道战》等;展示共产党人甘于付出、勇于奉献的人物传记类影片,如《焦裕禄》等。一方面,长期以来,主旋律电影给人形成了一种“高、大、全”、枯燥说教、歌功颂德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受众的审美趣味也随之而变,此外,受商业电影的冲击和影响,主旋律电影需要寻求突破。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王放放执导的电影《黄克功案件》,无疑从题材到叙事、再到视听语言上对我国电影市场化背景下的主旋律电影转型做了一次有益探索。
二、题材:对历史事件的选择改写
《黄克功案件》改编于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桃色案件”。1937年10月,正值国共合作初期,陕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十五队队队长、抗战英雄黄克功,因为对同校女学生刘茜求婚不成而对其开枪并导致其死亡。国民党政府开始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和宣传,形成舆论压力,黄克功案件逐渐产生广泛影响。当时边区最高法院刚成立三个月,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国际国内严峻的舆论环境下,边区党内以及群众之间围绕着对于这一刑事案件如何审判展开了争论。
(一)“桃色案件”选材是对主旋律电影题材的创新
尽管电影的主题仍然是主旋律电影的范畴——弘扬共产党严明军纪、执法必严的优良作风,在题材上却打破了传统的战争题材或者人物传记的做法。一方面,《黄克功案件》的题材是一个在商业市场中颇具有噱头意味的“桃色案件”,题材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这在主旋律电影中十分少见。另一方面,以往的主旋律电影往往受意识形态的制约,表现党和军队的良好形象,而《黄克功案件》中的主角却是一个自以为有功而骄傲自大,恋爱不成残忍杀害无辜百姓的军队团长,与常规题材相比又大相径庭。《黄克功案件》在选材上推陈出新,冲破禁忌,消解了以往人们对主旋律电影形成的“高、大、全”的刻板印象,在主旋律电影中别具一格。
(二)题材改写实现对法理的抽离和对人性、伦理的填充
对于黄克功案件这一历史事件,以往人们更多关注案件本身的法理审判,《黄克功案件》类似于档案电影,受制于叙事文本而很难有发挥的余地。剧本却增添了细节和矛盾企图抽离叙事文本自身的对于法理的关注,转而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性和伦理。影片用大量的细节表现了党内党员之间的人性挣扎和关怀,如作为审判长的雷经天要审判自己曾经的救命恩人时的感情的波动,贺子珍在得知对自己有恩的黄克功杀人被关押在监狱时留下的眼泪,等等。剧本通过对细节的运用和冲突的设置,试图填充电影的文化内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