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6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文化认同视域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

骆世查,齐  特

2015年07月21日09:53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中国掀起一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热潮。在大众传媒方面,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一方面承担起在新形势下形塑中华文化认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正历经着媒体融合的电视节目发展阶段。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类节目往往呈现出无益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种种面向。本文最后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结合新媒体融合功能与媒体融合方面的理论,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性融合发展提出应对之道。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认同;文化类节目;媒体融合

一、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对文化认同的挑战

2013年8月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创下全国不重复收看人数6.8亿的超高收视,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然而“粗略算下来,仅全国卫视开播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就达数十档。[1]”文化类节目的机械复制向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形塑提出了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趋势下中华文化认同之变。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作为一种契机,引发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生产上的一系列变化。如播放渠道上的变化,在刻板印象中文化节目往往叫好不叫座,因此传统文化性内容也多出现在科普教育类栏目上。在融合发展阶段,谈话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竞技比赛节目等更适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了文化节目的播放渠道;再如受众维度的变化,传统文化节目的的“文化灌输”预设了被动的受众,而新兴媒体参与融合发展则将受众直接纳入到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由此观之,文化认同在时间性上受制于新媒体文化的快节奏;文化认同的空间性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特殊地理空间,加入虚拟空间的维度;文化认同的对照性也因文化节目的多屏融合而具有了互相交叉的观众群体,相应集体意识也渗透到了受众的不同维度上;文化认同的互动性也不再局限于个人与团体,也存在不同身份的个人之间与多重团体之中。

其次,文化类节目发展规律造成的中华文化认同之难。当今市面上众多的中华文化电视节目只做到了本土文化的取材,但是后续节目制作中的跟风与同质化现象也极大地扭曲了荧屏生态,从中长期来看不利于中华文化认同的形塑。21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较有文化品味的讲座类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但趋之若鹜的节目模仿行为让这类节目显现颓势。媒体模仿同形理论对这一发展规律有精准描述,“同形的发生是由于组织无法找到‘最适化’策略,或者决策者学习了最佳解决方法而调整其策略的说法。[2]”中国媒体的双重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同形现象”的发展,地方卫视的自发电视节目模仿行为在得到国家部门的倡导与鼓励之后,便会出现从无人问津到同类节目扎堆的极端现象,最后反映在收视率上。

最后,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文化认同的多元复杂。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有两端,节目融合谈的是“媒体端”的发展态势,文化认同谈“受众端”的状态。见“媒体端”融合发展的诸种变化业已引发了“受众端”文化认同的变化,“受众端”文化认同自身的多元复杂同样会影响“媒体端”的融合发展。有学者将文化认同分为社会认同、职业认同、地理认同、国家认同、共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六种形态[3]。作为拥有多民族的中国,从政治经济中心到边疆的文化认同都围绕着民族文化、国家意识形态、现代民族国家形态等关键议题。因此,中华文化认同也呈现出多元样态。

相应地,中华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须考虑中华文化的地缘差异、民族差异、意识形态强弱等。这可能是文化类节目多元化发展的契机,也可能是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

下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