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环节二】当评论遇上互联网+
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传统媒体也站在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媒体评论如何适应媒体融合进程,以全媒体思维进行评论变革?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重庆日报总编辑张小良
张小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重庆日报总编辑)
用全媒体思维变革党报评论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的重大变化,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党报评论怎样以全媒体思维进行变革,更好影响社会舆论?我讲四点思考。
第一,必须紧跟社会热点,提高传播时效。过去,报纸的评论,传播周期起码是24个小时,现在则是社会热点一发生,各种媒体马上跟上去,跟帖也好、吐槽也好,其实就是网民对这件事进行评论。如果报纸评论不及时,就会晚很多小时,许多话都被别人说了,有些话就不一定是主流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因此,应该加快我们的评论节奏,研究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缩短发稿周期,加快评论节奏,先声夺人。
第二,评论要做到发声快、发声准,有影响力,还应该善用现代科技。不能仅仅靠评论员直觉和感觉,可以更多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可以与舆情研究部门合作,来提前把握舆情,更好设置议程,积极有效引导舆论。
第三,要很好地研究新媒体的内容生产规律和传播规律。新媒体上的声音非常直截了当,没有什么套路,但里面有不少“思想沙金”。我们不仅应该了解,让党报评论更接地气,还应该把这些“沙金”淘出来,使我们的评论更精彩。
有软件统计发现,互联网上,在文章里插入至少一张图片,平均分享转发率是64.9%,而没有图片的文章平均分享转发率只有28%;在一周当中,星期二受众的转发率最高。我们的评论如何提高在受众和新媒体上的转发率、影响力,这些新媒体的新规律都值得办党报的人思考。
第四,要考虑评论部门人才的年轻化,包括负责人的年轻化。写出让年轻人能够接受的东西,与其让50多岁或年龄更大的评论员去模拟和想象,不如直接让80后、90后来写,这样,才会更吸引人、更有传播力影响力。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