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疆日报》要闻版新闻议题显著性分析
媒体议程设置“显著性模式”指“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5]”报纸主要通过报道体裁与形式突出强调某个议题。
报道体裁是指信息呈现的外在形式。在整个要闻版新闻当中,报道体裁数量排序为:消息、通讯、其他、评论。X为713、225、90、45篇,F(%)为67%、21%、8%、4%。消息依然是《新疆日报》发挥环境监测即告知功能的主要新闻样式。
在各类议题中,使用消息与评论最多的是社会议题,其次是政治议题。消息也是《新疆日报》环境新闻体裁的主角,虽然评论使用较少,仅2篇,但在评论排序上在民生新闻之前。消息形式简单,通俗易懂,更能够让受众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引起受众的忧患意识。但是,评论过少,不能代表媒体发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
报道形式是指新闻呈现的方式,《新疆日报》要闻版报道形式顺序为纯文字、文字加图片、图片加文字、纯图片。X为735、122、110、106篇,F(%)为69%、11%、11%、10%。数据显示,这符合报纸特点,但同时新闻的视觉吸引力就比较弱。图片加文字或文字加图片形式会使整篇文章报道更形象、具体,增加版面活力,从而吸引读者对该议题的注意力。
与其它议题相比,环境新闻报道形式使用最多的是纯文字形式,是其他三种形式总和的2倍多。
要闻版环境新闻报道倾向分析,目的在于研究《新疆日报》生态环境保护新闻报道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要闻版环境新闻样本36篇,正面报道23篇,F(%)为63.89%,中立报道13篇,F(%)为36.11%,负面报道0篇。由此可见,《新疆日报》环境新闻以成就报道为主。
综合报道体裁与形式分析,《新疆日报》要闻版议题的显著性排序为: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民生、环境。
单独对环境新闻倾向性的分析说明,环境议题正面报道高于负面与中立的倾向性,既模糊了现实中环境恶化的严重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受众对环境的认知视野。
3.《新疆日报》要闻版新闻议题优先顺序分析
“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出的判断。[5]”报纸版面位置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左上>中间>右上>右下>左下。归纳要闻版各类议题在不同版面位置出现的频度,基本可以判断议题的重要顺序。因为每篇新闻的长短不一,以其主要部分所在位置归位。
版面位置顺序为中间、左上、左下、右下置、右上,X为438、235、159、153、88篇,F(%)为41%、22%、15%、14%、8%。左上:政治、社会、经济、民生、文化、环境,科技并列;左下:政治、社会、科技、新闻、民生、文化、环境;中间: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民生、环境、科技;右上:社会、政治、经济、民生与文化并列、环境、科技;右下: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经济与民生并列,科技。
环境新闻在左上位置有4篇,左下位置4篇,中间位置10篇,右上位置3篇,右下位置15篇。
综合之,《新疆日报》要闻版议题优先报道的还是政治、其次为社会,第三是经济,其余议题顺序略有变化,而环境议题基本在最后,不过在右下位置略靠前,排在第四。
4.结论
《新疆日报》的“议程设置”更多的着重点放在了社会、政治、经济方面,作为另外一个在广度与复杂性上可以跟经济议题同等重要的环境议题,在议题的显著性与优先顺序方面均大大逊色于前者。并且更多选择有成就及与百姓日常生活有关内容报道,很少触及更深层次的环境问题。
四、建 议
首先,《新疆日报》对于环境议题的报道应该增多,毕竟新疆是一个生态资源丰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其次,在显著性方面,对于环境议题的报道多使用不同形式的报道体裁、不同形式的报道方式,从而引起受众的兴趣与注意,环境议题在正面报道的同时,更应该结合新疆存在的问题给予批评与建议,引起人们的环境责任感;最后,在优先顺序方面,能够使环境议题更多地置于左上或中间位置,使受众认识其重要性,总之,希望《新疆日报》在议程设置方面给予环境议题更多的关注,更好地起到环境监测功能和舆论引导作用。
(作者系:常盼,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刘红,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 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新闻发言人工作手册.
[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3] 李新英.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5.
[4] (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沛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张寅.环境新闻报道特色研究[J].2013(1).
[7] 牛媛媛.2007-2011年中国环境新闻的报道研究[J].纽约时报,2012(5).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