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马克思日常生活维度下的时尚含义

王梅芳 程沛

2014年07月14日15:00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时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时尚的定义学界尚无定论。从马克思的日常生活理论中对于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两个不同维度的划分入手,考察时尚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关系,探究时尚与科技、艺术、审美的主客体关系,发掘时尚目前面临的现状和“审美的异化”问题,认为在当下“物的依赖性的社会阶段”,时尚在经历着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时期,但其仍在不断塑造社会认同和打破社会认同。在社会向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高度统一的理想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时尚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因为时尚是人们对超越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生活方式的无止境追求。

【关键词】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时尚;社会发展

时尚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对现代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时尚几乎处处可见,绝大多数人,哪怕是声称与时尚绝缘的人,实际上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成为时尚世界的子民。尤其是在传媒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生活在被图片、影像充斥的各式各样的广告和宣传中,从头到脚、从行动到思维,无不彰显着时代印记,无不传播着时尚元素。这一点从时尚媒体在主流媒体中的强势表现也完全能得到证明。2014年2月1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了《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其中“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公布了100强杂志(全平台,包括微信),笔者通过对100本杂志统计得出:排名前100名的这些杂志中,专业时尚杂志多达33本,非专业时尚杂志的时尚版面或栏目也有16个,内容涉及服饰、美容、健康、美食、家居、汽车、旅游、电子数码、心理、两性等,凡能想到的领域几乎应有尽有。可以说,无论承认与否,时尚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深入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

时尚领域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依然没能改变一个事实——关于时尚的认识,它一直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哲学家、社会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认为时尚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作用于所有的社会场所,服装仅是其中的一例而已。[1]艺术史学家安妮·霍兰德定义“时尚”为:任一给定时间内的,所有吸引人的漂亮服装款式,包括“高级时装,所有形式的反时尚及非时尚,以及那些声称对时尚不感兴趣的人的衣服和首饰”[2]。浪漫诗人诺瓦利斯认为,人类生活仅有的“真正进步”只发生在道德领域,而生活中的变迁都“无一例外是时尚,仅仅是变动,仅仅是无关紧要的改进”[3]5。由此可见,各个领域对于时尚的解释各有不同,它和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都有耐人寻味的联系。既然上文提到,时尚已深入日常生活的各环节,笔者认为,不妨将时尚从神坛拉回到现实,从马克思的日常生活理论入手探究时尚的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历史过程”“历史的现实生产”等命题范畴,表达了日常生活的两个不同维度,被之后的研究者概括区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两个理论领域。日常生活指向个人生活的自在世界,偏向私人领域;非日常生活指向自觉的、自为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活动的世界,属于社会或公共领域。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马克思本人也从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但首先开始将日常生活的这两个领域区分研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剩余物,即它是被那些所有独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结构性活动挑选出来用于分析所剩下的‘鸡零狗碎’,因此也就必须对它进行总结性的把握,而那些出于专业化与技术化考虑的各种高级活动之间也因此留下了一个‘技术真空’,需要日常生活来填补”[4]。

由此可见,学界对于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界定是比较清晰的,一个指向私人生活领域,一个指向社会生活领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是很难完全划清界限的,因为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日常生活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有了日常生活才可能存在非日常生活;而非日常生活在社会、政治、经济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日常生活,从而使其发生改变。两者无法从根本上分开的原因在于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下的统一体。

前文提到,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衣、食、住、行以及与此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已和时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时尚属于与非日常生活相对的日常生活范畴?既然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差异在于活动领域的不同,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考虑人类的时尚活动从属于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哪一个。

一个享用街边美食小吃的人和一个在高档写字楼豪华餐厅就餐的人比,谁更时尚?大多数人的选择大概都是后者。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吃的内容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也许吃街边摊的人吃得津津有味,而吃豪华餐的人吃得味同嚼蜡,但依然不妨碍我们选择后者作为时尚的表现,为什么?因为时尚与个人主观感受关系不大,笔者认为,“时尚”一词从诞生之日起便贴上了社会属性的标签,它远非解决个人基本生存、生产问题这么简单,而是一种社会交往中的象征符号。

时尚的起源与抵抗时尚有关。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为欧洲带来了东方的精致珠宝器物,人们开始竞相展示财富。教会与政府联合颁布这段时间里最重要的法令,即止奢令。法律针对不同阶级规定了一些衣服和物品专门为某些社会阶级所保留,禁止阶级地位低的人获取这类衣物。禁令使这些衣物更加吸引人,恰恰强化了服装、珠宝作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而存在。直到19世纪,由于大生产与大众消费的大量涌现,普通人才开始有权利进入时尚领地。自此以后,大众消费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符号消费形式,大众化产品成为提升自我、超越他人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社会阶层的存在,人们在努力向更高阶层攀爬的过程中,总在模仿上层社会的吃穿用度、举止仪态,因此创新总在高的社会阶层产生,不断往下扩散。当一种流行物在下层社会遍地开花时,上层社会为了更好地区分等级属性,就立即创造了新的风尚,时变时新也是之所以称其为时尚的原因。西美尔认为,所有时尚准确地说都是阶级时尚,而且驱动时尚向前的力量是:人往往选择优于自己的人作为模仿对象,当较低社会阶层开始模仿较高社会阶层的时尚时,较高社会阶层就会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时尚。[5]

当然时尚也出现过“逆流”,比如牛仔裤就是从工人阶级中开始流行,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攀爬。但很快,时装牛仔裤改变了这一切:当牛仔裤开始成为一种流行元素时,有人马上通过新奇的设计、品牌商标使其开始有了巨大的象征意味,昂贵品牌的牛仔裤和无商标的牛仔裤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

即使是在社会阶级已经消失的今天,时尚仍然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的一种工具。在当今社会,要想没有品牌意识是很困难的,一种产品甚至可以仅仅因为它自身具有的高端品牌而具有吸引力,通常会被认为有更好的质量。以服装为例,我们的祖先最早意识到人需要穿衣服的时候,衣服满足了遮羞、保暖等基本需求,而现代社会服装(尤其是时装)的意图不是为了保暖,甚至不是为了庄重,而是作为身体的延伸,成为自我社会构成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它成了人完成社会化表达的一种手段,透过服装可以表达一个人的修养、性格、背景等。因此,时尚,包括与时尚有关联的行为、思想,是用来表达社会认同而创造的客体。

马克思说:“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6]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观念里,日常生活是社会、国家以及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产生的基础,是个体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没有日常生活就不可能存在社会关系、政治体制等上层建筑,也不可能有与文化、艺术等有关的精神活动。参照马克思对于日常生活的表述可见,日常生活相对于非日常生活,主要聚焦于人的个人生活领域,关乎基本的生产、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时尚似乎并不能并入日常生活范畴。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