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年春晚不仅是一台荟萃了精彩纷呈节目的晚会,更是一次充满仪式感的盛会。它采用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和节目样式,用影像白描、虚实交织、谈古论今等艺术形式,荟萃直观具体可感的图像、声音、文字等审美符号,塑造了鲜明的荧屏形象。春晚节目不仅力求好看、好听、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人文情怀和文化象征,并关注了传统文化的新发展。马年春晚是一次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仪式,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家文化;中国符号;生肖文化;民俗文化
中央电视台作为电视传媒的全权代表,每年都以其视听语言优势在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春节期间为华夏送上厚礼。央视春晚,31年来在不变的年三十夜晚,以多姿多彩的、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节目内容与形式,凝聚了国内外中华儿女的审美视听,拨动着亿万华夏子孙的民族情感。
马年的央视春晚,成为充满文化仪式感的盛会。据《新华词典》的解释,仪式是举行典礼或大会的程序和形式。按照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瑞的观点,“传播一词与‘分享’、‘参与’、‘联合’、‘团体’及‘拥有共同信仰’这一类词有关。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在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则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1]”央视春晚在中华各民族以及国内外友人的参与中,不断传播民族文化,演绎和谐共建的家园,“构建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1]”
一、影像白描:MTV演绎血脉传承家文化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回家过年是中国人延续至今的传统习俗。从198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每年在除夕之夜都播出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已经和过年贴春联、包饺子、吃团圆饭一样,成为中国老百姓过年的一种仪式和新民俗。
血脉亲情是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绵延不绝、繁荣昌盛的纽带之一。血脉的传承、子女的抚育、家庭的经营是中华家文化的核心。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央视马年春晚中对家文化的代表性表达。在晚会现场,歌曲的演绎别出心裁地采用了MTV的表现手法。当歌曲的前奏响起时,电视画面的呈现就像一本打开的影集,影集的左右两页以一竖一横的方式勾勒出了两个类似照片的镜框。影集的页面是在大红灯笼映衬下的渐变黄色调,明黄和橙黄的色彩渲染出时光流逝所带来的淡淡哀伤和温馨记忆,而奔放的正红色则彰显了生命成长的喜悦和欢欣。当歌手王铮亮在右页镜框内深情唱出“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影集的左页镜框以舒缓的节奏依次呈现大萌子从1岁开始直到26岁期间,与她父亲的23张合影。1岁到10岁,大萌子小小的身体一直站在她父亲的身前。8岁的大萌子戴上了红领巾,从11岁开始,日渐长高的女儿开始站到了父亲的身侧,直到和父亲肩并肩。照片中父女的着装有着不同时代的清晰烙印,还展现了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23张照片没有做过多的后期修饰,最直观的用影像展示了女儿从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花季少女、青春勃发的姑娘,而年轻帅气、朝气蓬勃的父亲日渐成熟直至步入中年、老年,影像更迭与歌词“老树长新芽,枯木又开花”直接呼应。当王铮亮再次唱出“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电视画面切回晚会现场,在舞台多媒体背景上投射出立体叠加的照片,展示了大萌子结婚、怀孕时与爸爸的合影以及大萌子几代同堂大家庭的合影。整首歌曲的影像贯穿了一个家庭中记录孩子成长的仪式。血脉亲情在声画并茂的电视艺术语言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用鲜明的屏幕形象、以情感人,将直观具体可感的图像、声音、文字等审美的符号集中在屏幕上,直接作用于接受主体的各种审美感知器官[2]”,令春节的家文化信息在深情的诉说中得到诠释。
鲁迅先生曾将白描手法概括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 勿卖弄。[3]”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影像表达取材最朴素常见的父女两人合影,照片大多由大萌子的妈妈拍摄于家门口、小区门口、家庭婚宴、街心公园等寻常地点。一组平实普通的照片,没有过多的渲染和雕琢,只是通过照片中两个人物形象的不断变化,纯真质朴地记录下光阴的流逝,回答了歌曲的提问“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张张照片的淡入淡出,丝丝入扣地触动每个人最温馨的情感。
在马年春节之际,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走遍了大江南北,走访了海外华人,开展电视调查“家风是什么”。节目中提到“一个词、一段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央视春晚中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用动人的音乐、恬淡平实的歌词和一段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家庭影像记忆,用父母心声的娓娓倾诉,完美呈现了中国人注重家庭亲情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尊重长辈爱护晚辈的家风家貌,红红火火过日子的精气神。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