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2期

浅析《星光大道》开播八年以来的得与失【2】

毕晛

2014年02月13日15:26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失”——戴着镣铐跳舞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的开播拉开了“真人秀”电视节目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序幕。2000年之后,“真人秀”作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具眼球效应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相继在全国范围内的各卫视及地方频道“落地生根”,无容置疑地成为21世纪头十年闪耀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最为光辉夺目的明星。个人认为,真人秀电视节目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早期以歌唱、舞蹈等综艺表演为主“真人秀”的阶段。较具代表性的节目有:湖南卫视开播于2004年并在全国真人秀节目领域独领风骚的《超级女声》;央视综艺频道于2004年推出的《星光大道》;上海东方卫视开播于2006年并一度与《超级女声》呈分庭抗礼之势的《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等。第二阶段即展示内容相对全面的“真人秀”阶段。如江苏卫视开播于2010年的婚恋类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中国教育频道与江苏卫视联合打造的职场类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以及益智答题类真人秀节目《一站到底》等。综观而论,相较于国外经典的真人秀节目,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000年出品的室内真人秀节目《老大哥》(Big brother)、《幸存者》(Survivor);全美广播公司出品于2004年的《学徒》(The apprentice)等等,中国真人秀节目所具有的一个普遍性特征即重“秀”而轻“真人”,即注重展示被表现者的才艺技能,而弱化或祛除了真人秀节目最为重要的表现内容——对被表现者的私生活或私人信息(无论是正面的或负面的)的深度挖掘。原因一方面如前文所述,受我国民族文化心理与伦理道德传统的影响所致;另一方面,国家意识形态之于节目形态、内容的审查与监管也是上述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相较于省级卫视与地方电视台,身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喉舌与社会主流文化标杆的中央电视台则承担着更多的社会教化与舆论引导的媒体职能,因此,相较于国外真人秀节目,甚至是如《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省级卫视真人秀节目,《星光大道》更像是戴着沉重的镣铐独自艰涩地舞蹈。

笔者认为,戴着政策的镣铐跳舞是造成《星光大道》在全国范围内的娱乐节目中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并愈渐呈现出颓靡之势的根本原因。具体表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节目过多地侧重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民歌的复原与重现,丧失了主流的年轻受众群体;其二,由《超级女声》开辟出的以“话题制造”为主的真人秀节目的商业化运作模式逐渐成为中国真人秀节目主流的运作模式,而受制于前文所提到的政策、央视媒体的特殊性质等因素,这一模式无法适用于《星光大道》的节目运作。这就直接导致了《星光大道》具有真人秀节目的形式却无真人秀节目内容的“名不符其实”的尴尬,节目进而落入以才艺表演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传统综艺节目的窠臼之中无法自拔。其三,节目的商业化运作不够充分。如前文所述,《星光大道》以“一个梦开始的地方”为招牌将节目自身打造成为平民实现与兑换梦想的舞台,然而,相对于《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同类型节目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星光大道》的“造星”势能远远不足,“圆梦”逐渐成为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丧失了物质或精神利益的诱惑,节目无法调动受众的参与和关注热情,目标观众群体的丧失自然也属意料之中。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