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冲击:深刻改变媒体产业格局
(一)手机是网民每日接触最多的媒体
群邑中国互动营销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在睡觉时会将手机放在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73%的受访者每天通过手机闹铃起床;95%的受访者在入睡前平均要使用手机一个小时,并因此推迟了入睡时间。”[7]
南京师范大学媒介发展与危机传播研究所进行的调查如图2所示,有62.9%的受访者每天24小时开机,31.5%的受访者仅在睡觉的时候关机,开机时间不固定的受访者只占5.6%的比例。另外如图3所示,问卷设“您是否会把手机经常带在身边”的问题,有58.3%的受访者表示手机总是带在身边,39.5%的受访者表示手机会经常带在身边,手机偶尔或者不会经常带在身边的比例只占1.6%和0.6%。可见,绝大多数手机用户会把手机经常带在身边,并且除了睡觉时间外,都会保持开机状态。
早晨上班的人们可能随手拿起一份地铁免费发放的地铁报,但是愿意去报摊买一份报纸的人越来越少;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守在电视机、电脑旁悠闲地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在时间碎片化的生活中,只有手机是人们不用刻意去接近,随时随地就能够接触到的媒介,无论是工作、学习、娱乐,还是打发时间,手机都是唾手可得的工具。智联招聘网对全国28个城市白领日均玩手机时间进行了调查,排名第一的北京白领高达6.72小时,排名第28位的长春也有1.4个小时。[8]手机已经无时无刻不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媒体。
(二)基于移动互联的手机对媒介产业格局的冲击
近年来,世界知名报刊停刊或被收购的消息不绝于耳。2013年,美国最负盛名的报纸之一的《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收购震惊整个传媒业。紧接着,《纽约时报》亦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了《波士顿环球报》,《新闻周刊》也告别了纸质时代,其他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报》也没有了纸质版。[9]
我国大多数传统媒体暂时还没有面临关门大吉的厄运,但是危机感依然强烈,传统新闻业受到新媒体的强力冲击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向新媒体转型是目前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媒介性质的改变、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转变,使得传统媒体受众面缩小,并且随之带来了广告收入的大幅度下降,传统新闻业的颠覆性变革已经开始。
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未来的报纸可能不再是印刷的形式,而是以电子媒介的形式呈现,好的内容再加上适应时代发展的渠道,传统媒体的转型方向其实是很明确的。新闻的生产仍然是传统媒体的强项,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高质量的新闻仍然是只有专业媒体才能够完成的。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适应新的传播媒介的媒介特性,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未来可能是谷歌眼镜、智能手表,或者是嵌入人体的芯片,生产内容、打开渠道、探索盈利模式,将是未来的趋势。
四、移动互联背景下的“第五媒体”将主宰未来
如今的手机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来曾经对于手机是否能够被称为“第五媒体”、什么才是“第五媒体”有过广泛的讨论。在移动互联背景下,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手机成为“第五媒体”当之无愧。
我们把报纸称为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为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为第三媒体,把互联网称为第四媒体。这一分类法基本上是沿着这些媒体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并且每一种媒介都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出现的,新闻传播的属性非常明显。沿着这一思路,只有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介才能够被称为“第五媒体”,目前看来,移动互联网最有可能。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是最重要、使用人数最多、普及程度最高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终端。仅从我国的情况来说,手机网民的数量就已经超过4亿。如果不是在移动互联背景下,手机非智能时代,手机更多的是作为人际交流的工具,将手机称为“第五媒体”还是值得商榷的。如今,手机的大众传播属性、新闻传播能力已经毋庸置疑,那么将手机称作“第五媒体”是合情合理的。
美国媒介环境学家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补救性媒介”理论与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保罗·莱文森认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人性化,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媒介功能的补救与补偿。人类的技术越来越完美,越来越“人性化”[10]。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多媒体数字化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终端,通过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结合,能够实现各种媒介的功能。手机可以是一张报纸,可以收听广播,可以收看手机电视、网络视频,还可以享受互联网的各种服务,可以说是一机在手便拥有了各种媒体。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是人生理和心灵的延伸,手机就像人类的器官一样,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系统,其巨大的便携性又让我们从固定的场所解放出来。移动互联背景下的智能手机既有报纸的便捷,又不用守在电视机、电脑前,就像保罗·莱文森所说的“移动媒介会使每个地方都更加有用”[11]。也有国内学者认为,手机重新定义了黄金时间。[12]可以看得见的未来是,未来手机样式的发展肯定是仿生的,可穿戴式的互联网终端设备已经成为现实,几乎与智能手机具有同样功能的谷歌眼镜、智能手表已经上市或者已经计划上市,相信距离像手机这样普及只是个时间问题。未来手机的名称可能再也不叫作“手机”,但一定是会比手机具有更多功能、更加人性化的媒介技术样式。在信息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趋势必将是以融合了所有媒体形式的“第五媒体”为主导。
(靖鸣为南京师范大学媒介发展与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丹晨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fzzx/qwfb/201305/t20130514_39488.htm.
[2]陈国权.手机报只是个过渡产品[J].中国报业,2012(7).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ydhlwbg/201211/t20121116_37222.htm.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7.
[5]南京师范大学媒介发展与危机管理研究所.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EB/OL].http://www.sojump.com/jq/2472242.aspx.
[6]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EB/OL].http://www.dcci.com.cn/report/view/cid/10/id/893.html.
[7]姜煜.调查称许多中国人开始和结束一天时都由手机相伴[EB/OL].中国新闻网,2013-07-11.http://finance.chinanews.com/it/2013/07-11/5031825.shtml.
[8]洪唯.白领玩手机时间城市排行榜出炉 南京排第16位[N].金陵晚报,2013-05-22.
[9]张敬伟.美国纸媒的救赎和网络时代的省思[N].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08-16.
[10]保罗·莱文森.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1]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90.
[12]刘德寰,刘向青,崔凯.正在发生的未来——手机人的群族与趋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