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對都市媒體轉型發展的意義與影響【3】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四、實現途徑如何
一個都市報內有如此眾多的部門,需要每個部門都一定要產生大數據嗎?個人認為也不現實,這樣會使本已人力不足、捉襟見肘的編採一線人員更為減少,且也不符合報業收縮的現狀,還會使非一線人員人數再度增加。對一家都市報而言,更重要的是固本,即做好新聞產品,尤其是互聯網難以涉及的本地新聞。對於都市媒體而言,本地新聞是獨有的“富礦”,發生在市民身邊的各種新鮮事、稀奇事,都是需要關注也能引起讀者注意的。都市媒體應該把注意力重點集中到本地,通過各種手段,做強做大本地新聞,做到本地新聞報道的無可替代,做到本地讀者的無比信賴,這是都市報應對未來媒體競爭的最為有效地途徑。具體到華商報社要解決的大數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於應盡快的將數據“大”起來,即對現有數據資源的整合整理。
其次,在於人才。何為管理?合適的人去干合適的事情。大數據需要既懂編採又熟悉新媒體,還要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專門人才。此外,要剝離此類人才與傳統編採體系的關系,徹底解放與數據或活動組織有關的人,並實施新的考核方式與方法。
再次,在於新媒體條件下報酬及評價體系的建設。具體到稿件上來說,一篇稿件好不好,能不能起到服務讀者的作用,是不是有影響力,不應該再依靠簡單粗放的、以前的評價體系來判斷,而應該更為專業化,也應該允許個性化的評價。不能僅憑經驗主觀判斷,而是要根據數據統計分析的結果來作出,這樣,我們會發現,很多自認為報道有力或報道得意的稿件,在讀者群體中並沒有引發多大的共鳴,反倒是認為一般的、市井性的小報道,會引起更多讀者的關注。
最后,在於報社相關部門的組織設立和流程的進一步優化上。數據的產生僅僅是一個方面,其價值在於將准確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交付到合適的人手中。目前,在數據傳輸管理統計部門的設計和一些工作流程上,仍有提高的可能性。而整個的設立和優化過程,必然是人力資源管理中重要的一步。
參考文獻:
[1]維克托·邁爾 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M].盛揚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徐千.地市報問路大數據時代[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3-10-08.
[3]大數據時代的電視新聞創新[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6/15/c_133408901_2.htm.
[4]鄒瑩.南都一期“數讀”作品的誕生[A].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傳媒研究[C].廣州: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2009.
[5]童飚,范貞洪.激活“大數據”的“圈”“層”市場[J].新聞戰線,2013(12).
(作者系華商報社綜合部資深編輯)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