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點贊傅瑩:直面敏感問題,彰顯大國風范
——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側記

人民日報、人民網、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徐雋提問
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 (記者代睿)今天上午11時,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是今年採訪人大的中外媒體第一次在人民大會堂“正面交鋒”。
為了能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佔據有利地形,不少媒體記者早早就來到大會堂外排隊等候入場。上午九時許,採訪新聞發布會的記者們已經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排起了幾百米的長隊,站在隊首的香港記者稱自己7點多就已經來到人民大會堂外排隊。
距離發布會開始還有半個小時,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已經被記者們擠得滿滿當當,其陣仗完全不亞於早高峰期間的北京地鐵。連記者座位席周圍的過道上也站滿了攜帶“長槍短炮”的攝影記者。由於自拍杆在今天發布會前遭到了兩會辦公室的“封殺”,今天人大新聞發布會的會場上並沒有出現“遍地都是杆”的現象。
11時整,大會發言人傅瑩准時出現在新聞發布廳入口,閃光燈“刷刷刷”的聲音頓時響成一片,已經是第四次出席人大新聞發布會的傅瑩微笑著向記者們招手后走上了主席台。后排多位攝影記者高聲喊“傅老師,這邊”,傅瑩分別面向不同方向,滿足了記者們的攝影要求。
新聞發布會開始后,記者們針對人大立法、反腐敗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提問,其中不乏南海、朝鮮局勢等“敏感”問題,傅瑩對所有問題一一回應。
在記者會上第一個“搶得”向傅瑩發問機會的是經濟日報記者李哲,新聞發布會后,她對人民網記者表示自己第一個獲得提問機會“完全沒有想到”,並坦稱自己在提問的時候還有一點緊張。她對傅瑩今天回答自己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問題以及整場新聞發布會的表現給予了很高評價,她認為傅瑩今天的回答頗具大國風范,而她在外事、法律等問題的回應上體現了豐富的知識儲備。李哲認為今天發布會上記者們的提問都很尖銳,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的新聞環境變得更加開放了。
人民日報、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記者徐雋今年是第三次參與全國人大會議的報道工作,他今天在發布會上提出了有關慈善法的立法問題。徐雋在會后對記者表示,在參加發布會之前,他在人民網和人民日報客戶端的網友留言中發現,不少網友對於慈善法不太了解,這讓他產生了向發言人提出這個問題的想法。對於傅瑩的回答,徐雋評價“非常全面、充分地解釋了慈善法的重要性”。他同樣稱贊了傅瑩在整場發布會中的表現,“今天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們提出了很多尖銳的問題,而傅瑩的回答非常坦誠。”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