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含:做新闻就要俯下身沉下心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融的是观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周秋含
“这几天,我时不时在想,是什么让我能站上这个领奖台,我觉得,是因为过去22年来,我所经历的那些事、认识的那些人。”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华龙网集团总裁、总编辑周秋含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表示,感恩这个媒体融合的时代,感恩这座从不缺故事的城市,感恩一起战斗的团队。
“技术男”的新闻生涯
“22年前,从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我,有幸进入重庆报业集团旗下的《重庆晚报》工作。彼时,恰逢传统媒体进军互联网。”周秋含回忆,他的第一次采访是在重庆巫山,报道我国出土最早古人类化石的龙骨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山踩堂戏。“就这样,我这个连消息导语都不太会写、倒金字塔结构都搞不懂的‘技术男’,正式开启了新闻生涯。”
也许就是凭着“技术男”的一股子钻劲和韧劲,周秋含一直坚持学习、锻炼专业技能和职业思维,逐步从传统媒体一线记者成长为采编部门管理者,再到网络媒体总编辑。他不仅策划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报道,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新媒体建设、管理经验,并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不断创新。
“我们这代媒体人,拥有丰富的平台资源和时代赋予的‘风口’,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热爱。”周秋含回顾华龙网从“PC一张网”到“一芯两云三平台”全媒体融合布局发展的同时,也阐述了他对“媒体融合”的理解,“‘融’的是观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它不仅改变了体制机制,也改变了媒体人的思维方式。”
秉承“融合做求”几大要点,周秋含带领团队,以“内容+技术+运营”为方向,通过深度融合、数据赋能,持续探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综合布局的新型媒体集团发展之路。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我很幸运,因为我工作的城市重庆,从来不缺故事。”周秋含表示,无论是渣滓洞、白公馆里的红岩故事,还是三峡移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故事,抑或改革大潮中涌现的平凡英雄……不仅赋予新闻工作者“灵感”,也是他们在实战中成长的土壤,更赋予了他们从常人小事中见不凡的动力。
“我们的笔端和镜头,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周秋含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的理念。20多年来,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将饱含人文关怀的视角对准普通老百姓,传递社会正能量。
他一手打造的《百姓故事》栏目,让采编团队俯下身沉下心,挖掘基层人物闪光点,彰显草根人物的担当与大爱,弘扬人间真善美,综合运用融媒体形态,形成全媒体多渠道、多形式的立体传播矩阵,从而使传播效果最大化。该栏目报道的众多人物获得“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百姓故事》栏目获得一等奖。
同年,华龙网专题作品《绝壁上的“天路”》也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周秋含带领团队坚持人民情怀、践行“走转改”的又一案例。该作品紧扣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主题,聚焦重庆巫山下庄村20年如一日坚持修路的故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融媒体报道,把脱贫攻坚一线群众不等不靠、顽强奋斗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守土有责创新为要
“我们新闻人正面临巨大挑战。”周秋含表示,媒体融合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新格局,产生了新业态,“我坚信,变局中开新局,危机中育新机。”
面对新的舆论环境,周秋含坚持守土有责、创新为要,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在持续创新中抢占媒体融合的制高点,打造新型主流传播平台,巩固主流舆论阵地。
周秋含始终把内容生产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内容原创生产优势,凭借强大的采编力量、权威的信息渠道、规范的采编流程进行优质内容生产,同团队推出了一批媒体融合创新精品、爆款。
此前,华龙网作品的《穿越直播 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不仅是重庆新闻界第一个一等奖,也是周秋含和团队坚持内容为王进行媒体融合创新的有力实践。
周秋含和他的团队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强化移动优先,“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把新闻客户端建设作为重点,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建成3个“1+41”集群,创新构建了全国唯一省市县全覆盖的立体式新型传播平台。
“我忘不了为尽早发回两会报道,凌晨4点就排队进入人民大会堂的记者,忘不了因为硬件条件不足,为保证作品效果躲在被窝里录音的后期编辑,忘不了在疫情期间奔赴湖北一线的记者。”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周秋含说,回望来路让他满满的感动,“与其说这个奖属于个人,不如说它属于过往,属于那些指引和陪伴我成长的人。”(记者 韩萌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