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行业:业绩承压逆境扩张
院线行业整体在去年都较为惨淡,6家院线上市公司虽然营收基本实现了同比增长(仅有万达电影一家营收同比下降5.23%),但是净利润却大多下跌,除了幸福蓝海凭借约1000万元的微弱盈利实现扭亏之外,其余5家公司均出现“跳水”,其中,得益于非票业务的突出表现,横店影视净利润负增长幅度最小,中国电影及上海电影受到2018年投资收益带来的高基数影响,“跳水”幅度较大,而万达电影更是转亏近50亿元。
可以看到,万达电影的业绩在2019年跌至行业底部。年报显示,万达电影在去年对并购的影城、时光网、慕威时尚、Propaganda GEM Ltd等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合计59.09亿元,正因为这部分计提,直接影响了净利润。不过,即便扣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公司净利润也仅为11.41亿元,约为2018年的一半。
主业下滑不赚钱
院线公司的业绩表现与电影票房表现直接相关。从收入结构来看,6家公司中除了中国电影以发行业务为主外,其他5家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影院放映(票房)收入。2019年,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幸福蓝海、横店影视及金逸影视放映收入占比分别为59%、21%、69%、65%、73%、80%。
然而,整体票房增速放缓,以及单银幕产出下滑导致放映业务毛利率受到严重挤压,使得院线公司整体经营承压。201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642.66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5.4%,行业增速放缓。同时,根据艺恩数据,2019年全国运营银幕的单银幕产出为87.10万元/块,同比下滑5.92%。
年报显示,上海电影及横店影视放映业务毛利率在2019年已经下滑为负数,万达电影及金逸影视放映业务毛利率仅为个位数。中国电影及幸福蓝海的放映业务毛利率较高,主要由于其中包含了高毛利率的院线发行业务。
国盛证券分析师顾晟发布研报表示,由于影院经营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票房增速趋缓而银幕仍在快速增加,导致集中度和坪效持续走低,对公司放映业务毛利率产生巨大冲击。若考虑总部费用等,仅靠放映业务均已经进入不赚钱的阶段。
非票房收入难盈利
正如顾晟所言,行业进入成熟期后,如果没有高毛利率的广告和卖品收入做支撑,各院线公司大概率无法做到持续盈利。
年报显示,在放映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包括卖品收入、广告收入等在内的非票房收入对公司而言尤为重要。2019年,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幸福蓝海、横店影视及金逸影视的非票房收入比重分别为40.9%、78.9%、30.7%、35.5%、26.7%、20.2%,其中上海电影、幸福蓝海、横店影视的非票房业务比重分别提升了6.9%、8.4%、1.4%。
只不过,观影人次下滑抑制非票房收入增长。艺恩数据显示,2019年总观影人次为17.28亿,同比微增0.58%,品牌广告和片方广告的投放意愿和预算都有明显削减。
年报显示,除横店影视和上海电影外,其他院线公司的非票房盈利能力减弱。横店影视2019年实现非票房业务收入7.52亿元,得益于影院规模效应持续提升,人均广告收入为3.12元,同比增长0.17元,持续4年增长。同时,其他业务(场租、电商服务费分成等)实现收入2.03亿元,大幅增长57.07%。上海电影在2018年年底与分众旗下影院广告代理公司优幕签署7亿元的广告合作合同,带动广告收入同比增加3300万元至1.36亿元。相形之下,万达电影受影院广告收缩冲击影响最为显著,人均广告收入同比减少2.56元,广告收入同比下滑22%。
扩建放缓保份额
从自有影投的扩张看,多数龙头公司仍保持较快的新建速度。其中,横店影视2019年新增影院51家,2020年计划新开影院约60家;万达电影2019年新增国内影院62家,在发布年报的同时还发布了定增项目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约43.5亿元,其中30.45亿元将用于新建影院项目。
“积极扩张保证了公司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也为广告业务、卖品业务等非票房业务拓展提供优质线下资源,形成规模效应,这也是世界各国院线行业集中度都较高的重要原因。”顾晟认为,龙头公司保持扩张是维持行业市占率和拓展非票房收入的必然之举,但也给成本端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不过,从投资性现金流来看,上市院线公司影城扩建支出的速度在放缓。广发证券发布研报显示,2019年行业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现金流支出合计29.5亿元,同比下滑14.56%,为近5年来首次负增长。其中万达电影同比下滑17.6%,金逸影视和幸福蓝海分别同比下滑16.1%和17.1%,横店影视同比小幅下滑1.15%,仅有中国电影同比增长14.2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各公司在当前的行业情形下,都开始积极进行影院资产的动态调整,在新开业影院的同时,关停部分经济效益不佳的影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