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走过10年 5G时代"融"向何方
从“数字出版”到“转型升级”,从“知识服务”到“融合发展”,5G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将极大拓展数字出版的应用场景和价值空间,有力助推数字出版产业形态升级、价值提升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出版创新年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以“出版创新与出版融合”为主题,围绕新闻出版业在新时代如何推动新兴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发展,如何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探讨。
从2010年8月16日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至今,我国出版业正好经历了从数字出版起步到融合发展探索的10年。面对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出版融合发展如何进入下一个10年?
数字出版在过去10年盘活资源、再造流程
在《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
10年过去了,成绩如何呢?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秘书长敖然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这个阶段,170多家出版社基本上完成了优质内容的聚合,盘活了出版资源,再造数字出版流程,提升了技术应用水平,开发了数字出版产品,丰富了产品表现形式,探索建立了网络新型服务模式,推动了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
如果说,10年前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在议论是不是一只脚踏入了信息社会;今天,没有人会怀疑我们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当下,出版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进一步推动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出版单位面临着一个纸书消费生长乏力和传统音像制品销量缩水的市场环境。这10年,积极探索转型增效的新路径,是很多传统出版社努力的方向。
人民卫生出版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传统出版的先进,到融合出版的领跑者,人卫社实现了八步跨越。人卫社总编辑杜贤介绍,第一步,把60%的教材实行了数字化转换;第二步建成全球首个专业慕课平台;第三步,利用数字化深度融合,形成共同构建的人卫开放大学;第四步,打造人卫融合教材;第五步,构建了人卫智慧平台;第六步,陆续推出AR、VR等新技术产品;第七步,人卫人工智能升级服务;第八步,正在融进万物互联、万物融合。
在杜贤介绍的这些数字出版、融合出版举措中,有不少是很多出版单位也在实践的,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融合发展面临在技术风口“爬坡过坎”
2019年被称为5G商用元年。从10年前的数字出版起步到现在的融合发展大势,出版单位对利用新技术的“追赶”与“驾驭”始终在路上。
敖然把现在出版业的融合发展形容为“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从“数字出版”到“转型升级”,从“知识服务”到“融合发展”,5G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将极大拓展数字出版的应用场景和价值空间,有力助推数字出版产业形态升级、价值提升。
“5G技术对出版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会迫使传统出版社必须创新,尤其是内容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从技术角度来讲,当前,5G技术与出版业需求方面有一定的偏差。”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吉述在实践中看到目前传统出版与技术风口的距离。
例如,5G技术将会带动音视频消费的大幅度提升,文字性、图片性内容的需求量在逐步下降,但传统出版大多还是在文字、图片上做文章,如果不做改进,传统出版社的内容将会面临被边缘化的挑战。再如,在有声书领域,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平均200万字以上,如果免费听七八十万字都不要紧,但如果是20万字的传统图书,试听还没有收费就已经结束了。怎么能让用户既能有更好的体验,又能使出版社获利?宋吉述说他还在摸索。
对于这一问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钟君从业外人士的角度分享了他的探索。前几年非常火的系列通俗理论产品《马克思靠谱》就出自钟君和他的团队之手。这个火爆全网的通俗理论IP已经有了动画、漫画、舞台剧、表情包、小程序等各种产品形态,其中动画产品《领风者》已经在B站有了8000多万的播放量,图书《马克思靠谱》销量超过30万册。“这本书没有经过任何推广,就达到了这样的销量。”钟君特意补充说。
产品“曲高和众”需要系统思维转变
钟君在实践中,把融合发展的数字产品实现广泛传播称之为“曲高和众”。这名业外人士的思维也在提醒出版业者,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必须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以守正创新的方式,做“曲高和众”的产品,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真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以理论传播为例,钟君认为,融合发展时代,传播思维要实现“从上往下讲”到“从下往上讲”的转变、“从大往小讲”到“从小往大讲”的转变、从“简单思维”到“系统思维”的转变,实现“宣传灌输”与“传播推广”并重,既要做到“要你看”,又要实现“我要看”。
钟君强调的系统思维的转变,与敖然在演讲中强调的“融合发展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不谋而合。不能只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渠道、一种技术,而不是从内容、传播、用户和管理等角度上去推动融合。出版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实施周期长、见效慢的精细工作,一定要着重于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把手”的思维和行动的示范与推动作用非常重要。
杜贤也认为,在出版融合走向深度融合发展的时候,系统的融合发展思维至关重要。“要充分做好机制体制融合、编辑融合、编辑与作者支援的融合。”杜贤认为,未来的出版融合方向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创新整合内容、数据、平台、技术、服务等各方资源,坚持内容为“王”,创新技术为“后”;构建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深度融合的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深度融合发展的生态链和生态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