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9

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视阈下的西方事实核查实践

--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事实核查部为例

刘沫潇
2020年01月08日11:08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

事实核查是许多西方专业媒体保障新闻真实的重要路径,但已有研究在案例选择上过度“美国中心化”和“欧洲中心化”;在研究切入点上,历史梳理,发展现状介绍及经验总结居多,缺乏对事实核查背后哲学真理观的深入探讨。通过对RMIT ABC Fact Check这一目前澳洲规模最大、运营时间最长的事实核查机构的分析,一方面在案例上补充来自澳洲的、世界上少有的 “双公共机构” 事实核查模式,另一方面以Richard Rorty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为指导,深入剖析事实核查背后的哲学真理观:第一,事实核查机构回避“真相”话语的含义,注重微观层面、更具操作性的 “事实”;第二,提供“正当的理由”在事实核查的言论选取环节起关键作用;第三,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下,“真相”不是简单的正误判断,需要考虑受众和语境;第四,真相的呈现不源于“客观”,有关真相的共识基于核查过程的透明;第五,事实核查致力于提供“有用”的真相,真相的“有用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第六,事实核查的实用价值不在于提供有关政治家言论的碎片化核查结果,而在于抵御傲慢、懒惰与偏见,培育诚实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讽刺家”式公众。

关键词:事实核查; 真相;新实用主义真理观;Richard Rorty

 

事实核查(fact-checking)是当下许多机构包括新闻媒体在内应对虚假信息,追求真相的重要手段。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虚假言论和假新闻的大量涌现使事实核查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 年被称为“事实核查元年”(申金霞,2017)。

纵览目前事实核查的有关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局限:首先,研究案例选取上,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如爱尔兰的Storyful和美国的FactCheck.org,Politifact以及Fact Checker,对其他国家的案例鲜有触及。虽然这与事实核查机构的世界分布状态大致匹配(美欧的事实核查机构较多),但却不利于完整勾勒事实核查研究的全球版图,探索更多事实核查的组织模式和运营模式。其次,研究切入点上,主要集中在事实核查的历史梳理、发展现状介绍、经验总结和借鉴等方面(王君超& 叶雨阳,2015;周炜乐&方师师,2017;张滋宜& 金兼斌,2017;郑晓迪,2018),将事实核查与新闻专业主义传统相联系的研究较多(史安斌 & 饶庆星,2016;文卫华& 曾一珺,2016;申金霞,2017),但对事实核查背后涉及的哲学真理观探讨较少,尤其是事实核查与真相的关系。

为了弥补以上两种研究局限,本研究通过对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The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合作项目RMIT ABC Fact Check的实地考察,探究这一目前澳洲规模最大、运营时间最长的事实核查机构的新闻实践,并以Richard Rorty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解构其背后的哲学意义,为事实核查研究提供新的案例和研究视角。

RMIT ABC Fact Check正式启动于2017年6月,其前身是2013年8月成立的ABC Fact Check(2016年6月后由于失去资助而暂停运转)。其主要核查参与公共辩论的政治家、公众人物、游说团体和机构公开发表的言论的准确性,不核查包括ABC在内的新闻媒体的报道。2018年在由国际事实核查网络IFCN(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组织的第五届全球事实核查峰会(Global Fact 5)上,RMIT ABC Fact Check获得了“核查过的最荒谬的事实”(most absurd fact checked)奖。

RMIT ABC Fact Check是世界上少有的“双公共机构” 事实核查模式,由公共服务媒体和公立大学合作运营,两者可以优势互补,为未来事实核查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组织模式。

从公共服务媒体的角度来看:首先,凭借ABC的广阔平台,RMIT ABC Fact Check的核查结果实现了多平台发布,包括ABC官网,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网站以及覆盖全澳的电视和广播;其次,公共服务媒体以启迪教育公众为目标,以为公众输出“高质量”的节目内容著称,RMIT ABC Fact Check可以借助公共服务媒体的良好信誉赢取公众信任;最后,公共服务媒体是非盈利的、公共资助的、具有法律保障的社会公共机构,其原则上独立于国家审查和市场审查,享有编辑自主权,这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事实核查的独立判断。独立性对事实核查来说意义重大,IFCN事实核查准则的首要要求就是“承诺无党派和公平” 。

从公立高校的角度来看:首先,两者的合作可以为公立高校带来公共服务媒体的新闻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事实核查的实习机会,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RMIT中对事实核查感兴趣的学生可申请在RMIT ABC Fact Check进行三周左右的实习。其次,由于近年来传统媒体行业收入下滑,媒体内部 “耗时耗力”的事实核查部也不免面临资金困境,而通过与公立高校的合作,事实核查部可在获取新的资金来源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持所需的“独立”,如RMIT ABC Fact Check由RMIT 和ABC 联合资助,其中RMIT为主要资助方,占比80%。最后,两者的合作可使事实核查项目从大学获取直接的学术资源支持(如数据资料和专家资源), 大学的学术氛围也符合事实核查对严谨性的追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RMIT ABC Fact Check称自己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员”而非“事实核查员”。RMIT ABC Fact Check 研究员Ellen McCutchan认为事实核查“一半是研究,一半是新闻……我认为在事实核查办公室工作的每个人都会成为很好的学者,因为他们必须进行研究。” “研究员” 的称谓体现了未来事实核查学术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为深入理解RMIT ABC Fact Check的新闻实践,我们引入美国哲学家Richard Rorty的新实用主义(neo-pragmatism/new pragmatism)真理观来解构事实核查与真相的关系。根据《布莱克威尔西方哲学词典》(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的定义,“新实用主义”指的是:

一种后现代的实用主义版本,由美国哲学家Richard Rorty提出,并从Dewey, Heidegger, Sellars, Quine, and Derrida等作家那里汲取灵感……传统实用主义注重经验,Rorty注重语言。语言在使用上具有偶然性(contingent),意义是通过以熟悉的方式使用词语而产生(2004,p.467)。

对Rorty的思想有深入研究的David L. Hall (1994) 总结了“新实用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两点区别:

新实用主义与旧的不同点在于,首先,从经验转移到语言,其次, 对“科学的方法”的怀疑,“科学的方法”来源于Thomas Kuhn和P. F. Feyerabend等思想家著作中把科学的历史化(historicizing of science)(p.101)。

因此,Rorty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强调真相话语的“偶然性”,拒斥普遍真理,反对用“客观”和认识论上的“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等先验观点和所谓的“科学方法”来看待真相。在Rorty看来,真相总是与特定的语境、实践和对象相关。具体来讲,Rorty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与RMIT ABC Fact Check的关联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1. 搁置“真相是什么”的探讨,关注更具可操作性的“事实”

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更加关注真相的有用性而非真相概念本身,即搁置有关“真相是什么的”探讨,对真相问题采取“治疗的”(therapeutic)而非“建构”(constructive)的探索路径(Rorty, 1979, p. 7)。由于真相的概念宏观且富有争议,因此RMIT ABC Fact Check更倾向于追求微观层面、更具操作性的 “事实”(fact),认为相较于真相的各种开放性阐释,事实具有“无可争议”(we cannot have a dispute over) 的特点。如RMIT ABC Fact Check 在官网上注明自己不是“‘真相’的传播者”(a dispenser of “truth”),主管Russell Skelton在访谈中也提到“我不喜欢用真相这个词,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有用的(useful)术语……那些笃信宗教、高度政治化的人有他们自己的真相。我们这里(事实核查)讨论的是事实。事实可以被测量,可以被评估……真相是一种非常无益的表达……在事实核查中,真相是一个不好的词(bad word)”” 。

虽然RMIT ABC Fact Check对“真相”和“事实”做了严格的区分,但实际上“真相”已经成为许多事实核查网站的一种重要修辞,如华盛顿邮报Fact Checker的官网标识下注明其为“修辞背后的真相”(The Truth Behind The Rhetoric),2017年,事实核查网站PolitiFact还发起了一个名为“真相小队”(Truth Squad)的会员活动,鼓励读者和事实核查爱好者对项目捐款,其事实核查的等级量表更是直接叫作 “Truth-O-Meter ratings”。但即便如此,这些机构仍称自己为“事实核查”而非“真相核查”,即使使用了“真相”的概念也未明确说明它们口中的“真相”究竟指的是什么,“真相”因此成为事实核查机构获取公众信任、树立自身形象的一种实用修辞。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Rorty也并非一个“事实”爱好者,他不仅拒斥“真相”的概念,也拒斥“事实”的概念,他曾明确指出 “既然‘真相’(truths)和‘事实’(facts)几乎是等同的概念,我认为重要的是摆脱两者”(Brandom, 2000, p. 184)。可见,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从根本上拒斥对“真相”和“事实”等宏观话语的滥用,反对人们对这些话语的天真信仰,强调重要的不是概念本身,而是概念的有用性。因此,在理解事实核查机构对 “事实”话语的使用时,需注意到该话语背后的实用主义特点:即相较于宏观且抽象的“真相”,微观且具体的“事实”对这些机构来说更具可操作性。此外,由于 “事实” 长久以来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形成了“无可争议”的印象,因此对公众来说,“事实”有时比“真相”和“真实”等话语更“有力”也更“权威”。当然,以新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只要提供了“正当的理由” (justifications),对这些话语的使用也无可厚非。

2. “正当的理由”在核查言论选取中起关键作用

在实用主义真理观中,“正当的理由”占据核心地位。Rorty认为 (2007)“我们没有任何方法来确定一种信仰的真实性或一项行动的正确性,除非通过我们为我们所思考或所做的事情提供正当的理由。正当的理由和真相之间的哲学区别似乎没有实际的后果” (p.44-45)。提供“正当的理由”在事实核查的言论选取环节起关键作用,因为没有任何一家事实核查机构可以核查所有言论。RMIT ABC Fact Check的言论选取主要通过每日新闻例会进行。

RMIT ABC Fact Check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召开例会,例会主要内容为所有成员一起浏览和讨论“新闻列表”上的候选核查言论。每位成员会首先介绍自己所选取的言论的背景、来源及选取原因,为选取某条言论提供 “正当的理由”,随后,大家共同讨论是否要对该言论进行核查。讨论主要基于两个标准:一是言论的重要性,即言论是否对公众具有重要意义和公众对其的兴趣度如何。言论的重要性可通过民意调查结果反映,选民关心的事务是核查的重点。二是言论的可核查性(checkable or not),通常表现在言论是否包含特定的时间框架(time frame)或数据,包含时间节点和数据的言论易于进行核查(但并非所有核查的言论都一定包含时间框架或数据),此外核查的言论指的是具体的信息而非言论发出者的观点或对未来的预期,包含争论和矛盾的 “竞争式言论”(contest claim)通常具有较大的核查价值。RMIT ABC Fact Check每日新闻例会对候选核查言论的探讨既是分析解释的过程,也是对选择合理性的论证过程,体现了提供“正当的理由”在核查言论选取环节的重要作用。

3. “真相”不是简单的正误判断,需要考虑受众和语境

Rorty (1998)指出“我们使用‘真’(true)这个词的唯一标准是正当的理由,而正当的理由总是与受众有关。因此,它也与受众的角度(light)有关——这个受众想要达到的目的及其所处的情境” (p. 4)。在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下,真与否不是孤立的,总是与特定的个体和语境密切相关,脱离了具体语境与对象的真相不能对实际生活产生有用的指导。RMIT ABC Fact Check不仅核查具体言论的正确与否,还会在核查报道中提供大量的分析来说明言论提出的背景、牵涉的相关信息以及核查此言论对公众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从而为公众更好的理解言论背后的含义提供指导。因此,一篇完善的事实核查报道在RMIT ABC Fact Check看来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正误判断,而是需要做到语境化和对象化。

以研究员Josh Gordon负责调查核实的报道《事实核查:减少国际学生签证会为澳大利亚人创造大学入学机会吗?》 为例,报道首先给出了言论提出的背景和言论的具体内容:参议员Fraser Anning在议会提出的移民问题解决方案中包括要通过大幅削减国际学生签证为澳洲本国学生创造更多的入学机会。鉴于本条言论引起了公众争议,RMIT ABC Fact Check对此进行核查,此部分还配发了ABC新闻提供的Fraser Anning发表该言论时的视频。紧接着,核查报道给出了本条言论的裁决结果,认为其属于红色,原因是本条言论没有掌握全部信息,属于“孤陋寡闻”(ill-informed),经调研,国内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录取名额之间不存在平衡问题。随后,报道详细介绍了澳洲大学的公共资助由“供应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的过程,学生需要支付的课程费用,决定澳洲本国学生数量和国际学生数量的因素以及RMIT ABC Fact Check此前发布的另一篇相关报道。报道中“近几年”和“历史上”等用词也说明了研究员从时间跨度上对言论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语境化分析。最后,报道实名引述了三位专家的意见对言论内容进行阐释,专家意见一方面会帮助研究员判断言论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对言论的隐含意义提供阐释,如言论提到的现象对公众来说意味着什么和言论产生的背景等。因此一篇完善的事实核查报道应避免孤立的看待事实,而是要为公众提供更多的背景和语境,让公众了解所核查言论背后的深层含义。

4. 真相不来源于“客观”,有关真相的共识基于核查过程的透明

Rorty在其著作《哲学与自然的镜子》(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一书中持与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和杜威相似的立场,反对表征理论(theory of representation),不将知识的形成看作是对外在世界“准确描绘”的“心理过程”。对应到真理观上,Rorty反对“镜子”隐喻式的真理符合论(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在他看来,强调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客观真相”是一种类似于神权的“享有特权的描述”,即在真理符合论的外衣下,“客观真相”被认为天然的优于其他对世界的描述。此外,新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相追寻的过程中尤其重视 “对话”的作用,在Rorty (1979)看来, “对话是理解知识的终极语境。我们的焦点从人们与他们所探究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转移到一种正当理由的标准与另一种正当理由的标准之间的关系”(p. 389-390)。

综上,新实用主义真理观强调的不是真相的“客观性”而是“主体间性”。如果以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来指导新闻实践,则要求将“客观”替换为提供 “正当的理由”,将真相的实现过程转变成一场平等的对话,从而引导公众更好地理解报道并形成共识。公众对报道共识的形成源于信任,而信任往往与透明度密切相关。核查机构通常通过透明的核查流程与受众建立联系,让受众掌握核查员论证过程中每一条线索和论据的来源,与受众进行“对话”。以RMIT ABC Fact Check为例,其尤其强调核查过程的透明,通过透明的核查流程建立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赢取公众信任,从而引导公众在其核查判定上形成共识。例如,其核查报道中所有涉及的信息来源均会在网上公布,并嵌入超链接,便于受众回溯和核验;坚持不采用任何匿名信源,并在报道末尾注明负责核查的主要研究员。此外,由于RMIT ABC Fact Check是IFCN事实核查准则的签署方之一, 根据IFCN的要求,所有申请认证的事实核查机构均需公开详细的核查方法,核查团队背景资料以及资金来源和所有权情况以保证透明度。

5. 事实核查致力于提供“有用”的真相

实用主义真理观强调真相的有用性。对实用主义真理观最著名的定义来自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illiam James(1907):“真相是任何在信仰的道路上证明自己由于明确的,可指定的原因是好的事物的名字” (p. 57)。Rorty (1995)更是在《真理是探究的目标吗?戴维森VS赖特》(Is truth a goal of enquiry? Davidson vs. Wright)一文中指出 “实用主义者认为,如果某件事对实践没有影响,那么它也应该对哲学没有影响” 。因此,在实用主义真理观下,真相不是抽象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具备社会有用性和实际价值。

RMIT ABC Fact Check等事实核查机构提供的“真相”的有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由于言论核查网站的核查内容通常与公共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其重要功能之一在于让普通民众了解公共政策的重大变化,以便公众可以根据事实核查结果作出理性的决策(如投票)。其次,由于政治人物言论是其主要的核查对象,因此事实核查报道往往还发挥着民主监督的作用。如据研究员Ellen McCutchan介绍,当联系言论发出者让其提供证据来源时,他们同意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他们不想被逮到犯错误”。此外,目前澳洲的两个主要政党(偏左的工党和偏右的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均会引用RMIT ABC Fact Check的核查报道以监督对方政党言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RMIT ABC Fact Check在公共事务讨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6. 事实核查的重要功能在于培育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讽刺家”式公众

Rorty (1989)在《偶然性,反讽和团结》(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一书中提出了“讽刺家”(ironist)的概念,即那些 “勇敢地面对自己最核心的信仰和欲望的偶然性的人”(p. xv)。 “最核心的信仰和欲望”在话语中体现为一系列“最终词汇”(final vocabulary),包括“真相”(truth)或“真实的”(true)等表达。Rorty 指出“最终词汇”很少被质疑,因为它们是人们进行论证和交流的依托和工具。然而“讽刺家”们却抱有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这些“最终词汇”,意识到这些“最终词汇”的“偶然性”,这是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语言学转向的突出体现。

因此,新实用主义真理观对事实核查的启示在于明确事实核查的实用价值不在于提供有关政治家言论的碎片化核查结果,而在于抵御傲慢、懒惰与偏见,培育诚实的社会文化氛围。这就要求通过事实核查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培养公众的批判性思维,让更多公众具有“讽刺家”意识,敢于质疑自己根深蒂固的偏见,并认识到某些话语所谓的“真实性”实则具有“偶然性”,与权力相关也不必然地支持其论点。为达到以上目的,RMIT ABC Fact Check设计开发了事实核查数字证书(RMIT Creds- Fact Check)项目,采用在线学习和测试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事实核查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该项目包含三大模块,用时大约90分钟。每个模块都包含概念介绍,案例讲解和在线测试等环节,当学生完成全部学习并通过测试后可获得事实核查项目的电子认证徽章。

此外,2019年下半年,RMIT还将开设专门的事实核查课程“事实核查与查验”(Fact Checking and Verification)。据课程设计者和讲师、RMIT ABC Fact Check的首席调研员Gordon Farrer介绍 ,该课程将成为RMIT新闻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Farrer计划邀请RMIT ABC Fact Check的工作人员来课堂授课,并推荐部分学生到RMIT ABC Fact Check实习,授课过程中还会要求学生完成RMIT Creds- Fact Check项目在线学习和测试。

2019年6月20日,三家事实核查机构Full Fact (英国), Africa Check (非洲)和 Chequeado (阿根廷)在各自的网站上发布联合声明称以“发布和祈祷”(publish and pray)为特点的第一代事实核查有必要向以“发布和行动”(publish and act)为特点的第二代事实核查转变。第二代事实核查以“权力与责任”为核心,倡导事实核查员成为“行动主义者”(activists),不仅要教育公众,更要“鼓动”和“组织”公众来挑战那些不负责任地提供和传播虚假信息的权势人士和组织。 从第一代事实核查到第二代事实核查的转变凸显了典型的实用主义倾向,事实核查机构希望由冷静地“观察者”转变为积极的“行动主义者”,即不止于发布具体的核查结果,还要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革和影响,采取各种方式让它们提供的“真相”对公众更加有用,在此背景下,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为理解西方的事实核查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参考文献:

[1]. Brandom, R. (2000). Rorty And His Critics. 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 Bunnin, N., & Yu, J. (2004).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Retrieved from Proquest Ebook Central Academic Complete.

[3]. Hall, D. (1994). Richard Rorty: Prophet and Poet of the New Pragmatis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4]. James, W. (1907). Pragmatism A New Name for Some Old Ways of Thinking. Auckland: The Floating Press. Ebook Retrieved from Proquest Ebook Central Academic Complete.

[5]. Rorty, R. (1979).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 Rorty, R. (1989). 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Rorty, R. (1995). Is Truth a Goal of Enquiry? Davidson vs. Wright.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5(180), 281-300.

[8]. Rorty, R. (1998). Truth and Progress: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3.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Rorty, R., Engel, P., & Savidan, P. (2007). What’s the Use of Trut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0]. 申金霞. (2017). 事实核查新闻:内涵、实践与挑战. 新闻与写作(11), 46-51.

[11]. 史安斌, & 饶庆星. (2016). 事实核查类新闻的兴起:救赎还是纵容?. 青年记者(16), 85-87.

[12]. 王君超, & 叶雨阳. (2015). 西方媒体的“事实核查”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新闻记者(08), 21-26.

[13]. 文卫华, & 曾一珺. (2016). “事实核查”的发展及在新传播形态下的运用. 中国记者(12), 113-115.

[14]. 张滋宜, & 金兼斌. (2017). 西方媒体事实核查新闻的特点与趋势. 中国记者(01),121-123.

[15]. 郑晓迪. (2018). 西方新闻事实核查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引介. 编辑之友(01), 108-112.

[16]. 周炜乐, & 方师师. (2017). 从新闻核查到核查新闻——事实核查的美国传统及在欧洲的嬗变. 新闻记者(04), 35-44. 

(责编:刘扬、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