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谍战悬疑剧《谍战深海之惊蛰》于10月22日正式开播。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的剧目之一,《谍战深海之惊蛰》刚开播便赢得口碑与收视的双好评。
《谍战深海之惊蛰》以1941年上海、重庆艰险的斗争局势为背景,讲述了民族危亡之际,陈山、张离等拥有坚定信仰的爱国者们与敌人在隐蔽战线开展紧张斗争,陈山在张离、钱时英等战友的感召下,从不问国家危亡的上海滩小人物一路蜕变,最终成长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平凡中见伟大,记录无名英雄的蜕变之路
英雄并不是生来就是英雄,而是在关键时刻完成了自我的使命。该剧并不神化人物,而是通过普通小人物的成长路径,内心的挣扎与觉醒,记录在时代洪流下无名英雄的诞生。
纵观近年来播出的众多谍战剧,不难发现,创作者和观众越发理性和回归本真。在早期谍战剧中,主角无不是“高大全”的缩影,能力超群,人设毫无瑕疵。这种人物形象的设定,归根结底来自于特定年代国人的“英雄崇拜”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谍战剧的大众性要求凸显,观众不再热衷于单一、刻板的说教型作品,而更追求文艺作品的信服力、共鸣感。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就是从“扁”到“圆”。因此在近些年的谍战剧中,完美角色基本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个性更加丰满,具有烟火气息的鲜活角色。例如,《潜伏》中的余则成,《伪装者》里的明台。
《谍战深海之惊蛰》的主角陈山同样如此,他没有与生俱来的革命觉悟,而是典型的市井小人物。混迹于上海街头,依靠捉奸讨债为生。他一开场,就是带着两个不着调的兄弟蹲守在夜总会等着大赚一笔,吊儿郎当的模样,但也有着普通人身上的正义感和使命感。陈山为了找到布庄的上门女婿为与舞女相好私奔而偷藏的金条,他充分发挥自身观察力优势,迅速锁定目标;却在濒临成功之际,看到日本军官借着酒劲骚扰舞女,他挺身而出,与其大打出手。在被日本官兵制伏后,他又迅速畏缩求和。看似不着调,但又有着发自内心的古道热肠,正如网友的评价,他“又怂又刚”,在革命性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他被日本特务以妹妹的性命为要挟,被迫卷入谍战深海中,他内心既有作为中国人不想叛国的明确是非观,但也有逃离谍战水深火热、回归平静的贪图安逸之心,最终在张离、钱时英的感召影响下,才毅然加入抗战阵营,坚定信仰,最终粉碎敌人阴谋。
陈山的成长之路映射了在特殊历史时代,一个普通中国人在危机面前的自我觉醒,最终在时代洪流面前扛起了家国大义的英雄蜕变之路。英国小说家福特,在谈到小说人物描写时提到:“一个圆形人物务必给人以新奇感,必须令人信服。如果没有新奇感,便是扁平人物;如果缺乏说服力,他只能算是伪装的圆形人物。”陈山是成功的圆形人物,他个性贴近大众,在一步步的感化转变中给大众提供了新奇感,同时他内心的挣扎也代表了普通人在危险面前的犹豫,从而唤起大众共鸣,最终他的蜕变极合情合理,又撼动人心。
小人物点燃中国魂,燃情热血激发爱国情
《谍战深海之惊蛰》以小人物见历史,在人性中见信仰,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勾连,凸显了个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可能性与重要性,充分激发当代国人爱国热情。
该剧所刻画的人物都如陈山一般,都是贴近人民,有血有肉,有挣扎、有冲突的角色,但每个人都在家国危难时刻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凭我们都是中国人”一句朴素的解释充满了掷地有声的信念感,心系家国岂能屈从为日谍,如履薄冰的潜伏之路相互引路,共同取暖。枪林弹雨中并肩行走的他们,共同坚定信念,为民族命运奋力搏出曙光。
在回望历史的同时,《谍战深海之惊蛰》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部凝聚强大信仰力量、提气提神的优秀作品。《谍战深海之惊蛰》歌颂了特殊历史时代,默默化身潜伏者,在自身岗位与敌方斗智斗勇、无惧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的奉献精神与坚定信念延伸到当下意义非凡。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后冲刺阶段,每个人的力量都不容易小觑。即使是职场中的无名小卒,只要每个人都能弘扬先辈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自身的光和热,微小努力将汇聚成实现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