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厦大2018

新媒体时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表征

——以芒果TV《明星大侦探》为例

李彤欣 
2019年01月12日18:54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媒介使用方式改变,网络视频成为最主要的网络娱乐方式之一。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意味着全新的话题、价值观、剪辑逻辑和应用场景,这些新元素正是吸引年轻受众的关键点,凭借自身个性鲜明、题材丰富、互动性强的优势,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构成了独特的青年亚文化奇观。《明星大侦探》是由芒果TV制作的国内第一档明星角色扮演推理真人秀,节目版权引自韩国JTBC电视台的《犯罪现场》,开创了国内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先河。凭借独特的推理节目形式、强烈的悬疑色彩、合理的剧情安排及背景设定的公共议题性,实现收视口碑双丰收,成为芒果TV最成功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本文通过对《明星大侦探》进行文本分析,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呈现。分析发现,《明星大侦探》的人物设定涵盖各行各业,贴上了诸多青年亚文化标签,服化道极具风格;节目在后期制作中广泛使用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青年亚文化符号,强调反讽、戏谑的独特气质和对主导话语进行仪式性的抵抗,有效地缩短了节目与青年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在剧情设置中结合社会热点议题,拼贴、戏仿、挪用大众文化产品,重新诠释经典作品,用以凸显游戏风格,隐喻当下中国诸多社会矛盾和文化症候,体现了亚文化群体的抵抗诉求,表现出深刻的社会洞察。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新媒体、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

作者简介

李彤欣,女,1996年9月11日生,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邮编:361005),研究方向:电视新闻 传媒管理。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65亿,较2016年底增加2026万人, 增长率为3.7%;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5.2%,较2016年底提升0.7个百分点。”[1]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媒介使用方式改变,网络视频成为最主要的网络娱乐方式之一。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的研究表明,网络视频用户相对年轻化,年龄在29岁以下的用户占56%,超过四成的网络视频用户已经完全不再接触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凭借自身个性鲜明、题材丰富、互动性强的优势,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其携带的“互联网基因”,意味着全新的话题、价值观、剪辑逻辑和应用场景,这些新元素正是吸引年轻受众的关键点。

2016年,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井喷式”增长,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全年共推出95档网络综艺,全网排名前20的网综总播放量共150亿次,创造了收视奇迹 。《奇葩说》《拜托了冰箱》《明星大侦探》等节目广受好评,成为现象级网络综艺。进入2017年,网络综艺发展逐渐趋于平稳,节目类型更加成熟和多元,节目内容制作更加精致和风格化。一部分热门网络综艺开始制作第二季、第三季,逐渐IP化和品牌化,持续吸引受众的关注。[2]《明星大侦探》是由芒果TV制作的国内第一档明星角色扮演推理真人秀,节目版权引自韩国JTBC电视台的《犯罪现场》,开创了国内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先河。节目场景设定为神秘杀人事件所处的特定空间,六位明星嘉宾抽签决定扮演侦探、嫌疑人和凶手三种角色,通过物证搜集和线索推理,检举五位嫌疑人中潜藏的凶手。《明星大侦探》自开播以来,凭借独特的推理节目形式、强烈的悬疑色彩、合理的剧情安排及背景设定的公共议题性,实现收视口碑双丰收,成为芒果TV最成功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

有学者认为,网络亚文化是网民在虚拟环境中创造的小众文化,与“解构”密切相关,具有颠覆性和批判性。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是新时代下网络文化的成长容器与表现平台,兼具经济、娱乐、人文等多种价值,作为网络文化生长、发育的典型场域,呈现出鲜明的亚文化发展态势。【3】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涉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亚文化与大众文化常常相互借用和催生,亚文化借用、盗用大众文化的符号, 把不同的文化商品作为半成品和原料, 进行拼贴、戏仿和即兴改编, 对大众文化、权威和经典进行了解构, 构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亚文化现象。[4]大众文化也常常从亚文化那里汲取灵感和资本, 进行复制和大量生产, 形成流行的时尚。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对亚文化进行挖掘 、包装和宣传,多形态的吸收青年亚文化,并对其进行综艺化改造,以特有的风格化姿态迎合青少年消费者的审美并获得流量和点击率,最终完成商业的收编。

本文通过对《明星大侦探》的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表征进行再现,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青年亚文化群体选择性的消费行为,是否有可能对网络综艺自制节目进行改写和意义颠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通过象征化或符号化的形式(花字、表情包、网络流行语等)来传达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网络自制综艺节目隐喻诸多尚未化解的社会矛盾,青年亚文化对当下的文化症候和社会疑难风格化的揭示有怎样的意义?又是以何种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青年亚文化与主文化之间的抵抗和收编如何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进行互动?这正是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所在。

二、研究综述

青年亚文化是伯明翰学派和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重点,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是社会结构出现矛盾的产物,是为了抵抗资产阶级的霸权和解决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之间尚未解决的问题。(胡疆锋,2008)二战后,英国资本主义空前繁盛,然而以伦敦东区为代表的英国工人阶级社区却兴起了“离经叛道”的青年亚文化。20世界50年代以来,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世代解释模式和结构解释模式。“世代解释”基于“价值中立”的研究方法,强调青年与父辈之间由于年龄的因素形成代沟,从而形成青年亚文化。伯明翰学派赞同“结构解释”理论,他们认为“世代解释”强调代沟,只注重年龄的维度,对亚文化的研究缺乏历史特殊性的说明。(赫伯迪格,1979)。在他们看来,工人阶级青年的亚文化不是道德沦丧的表现,而是通过积极的方式消费文化产品和媒介文本,盗用商品符号并形成自己的文化意义,用独特的方式对当前的社会进行批判,形成对统治阶级的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性的抵抗。青年亚文化以“抵抗”的方式与主导文化构成关系,并且最终将被主导文化收编或消解。从社会心理层面,他们把青年亚文化的“抵抗”视为构建一种身份认同,指出“认同”是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和经验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埃里克森,1998)亚文化群指与主流社会标准有偏离倾向,并且有自己区别于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小众青年群体。(孟登迎,2008)本文认为,这两种模式各有侧重,但是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结构解释模式,在代沟的基础上,从社会结构和阶级的角度对青年亚文化进行阐释逐渐为更多学者接受。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亚文化现象在网络媒体的助推下恣意生长,从而使青年亚文化成为中国本土网络世界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始于1997 年,研究对象从黑客亚文化、网络语言亚文化迅速扩展至所有青年亚文化现象,尤其以粉丝文化、恶搞文化等为多。(马中红,2011)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时是代沟的表现,是青年在教育、休闲和娱乐方面与父辈文化差距过大造成的;有时又是意识形态和媒体的产物,是权力阶层和媒体由于道德恐慌而对其夸大和妖魔化处理的结果。”亚文化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我们看来,其“异质性”恰恰是与主流文化持续性、规模化、一致性构成显著不同的多样性、短暂性、碎片化和杂乱性,特别是新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它的生产、传播及消费,均呈现出非一致的多样性、非连贯的断续性、非整体的零散化等特征,从而解构了“抵抗与收编”的归宿,重构了与社会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马中红,2016) 有学者将我国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归结为六种形式,即网络语言、网络艺术、网络恶搞、网络人物、网络事件和网络意见。(周敏,2011)其中,不经过传统的出版和发行渠道而直接在网络上传播的网络视频被视为网络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崇尚小组探究和集体合作,重视个案研究和民族志调查和文本分析。王树良(2016)以《奇葩说》为例研究网络自制节目中的符号建构,指出互联网视频产业应当在内容上立足于一种共同身份的建构,引起受众的共鸣,唤醒受众的自我认同和符号消费。有学者认为,《火星情报局》集中体现了网络亚文化诸如“污”文化、语言暴力、脑洞大开、弹幕文化等网络亚文化的典型特征,批判网络综艺节目过度狂欢、过度娱乐、过度解构,为青年亚文化开辟温床和疆场。(何华琳,2016)前者强调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对青年亚文化群体构建身份认同的意义,后者将网络综艺中的青年亚文化不加区分地视为反文化,仅从代沟的层面解释网络亚文化与主导文化之间的文化断层,没有意识到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裂隙的修补功能。两者都没能很好的从社会结构的层面解释在新媒体时代,寄生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与社会文化转型的关系。

三、研究对象

《明星大侦探》是芒果TV独家播放的一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JTBC 电视台的综艺节目《犯罪现场》,开创了国内推理类网络综艺节目的先河。于在2016年3月正式上线,目前已经完整播完两季,第三季正在热播中。凭借着全明星阵容、高度逼真的道具、精彩紧张的剧情设置引发了收视热潮。第一季和第二季除去先导片《名侦探的聚集》《名侦探归来》为玩家推理能力测试之外,共24期。本文以《明星大侦探》第一季和第二季的24期节目为研究对象,对该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呈现进行文本分析。

(一)《明星大侦探》的叙事手法

节目设定在神秘杀人事件所处的特定空间,每期节目一共六位明星玩家,在每期设置的游戏剧情中分别有侦探、嫌疑人、真凶三种身份,真凶隐藏在嫌疑人之中,只有真凶可以说谎。玩家需通过“陈述不在场证明”、“第一轮分组现场搜证”、“第一次集中推理”、“侦探公开投票”、“第二轮集体现场搜证”“侦探一对一审问”、“第二次集中推理”、“单独投票”八个环节找出隐藏在嫌疑人中的真凶,只有找到真凶玩家才获胜。游戏设置侦探酬金,每期抽取角色卡时,每位玩家将获得一根金条,如果真凶逃脱则真凶获胜,每位玩家将金条交还给真凶。如果抓住真凶,则投票正确的玩家保留金条。侦探若两次都投对则可额外获得一根金条,其余玩家需归还金条。

(二)《明星大侦探》的收视情况

根据骨朵传媒《数读2016 | 网综年度TOP10榜单》显示,《明星大侦探》第一季位列该榜单第四名,播放量达9亿,是10档节目中唯一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节目。凭借悬疑推理这一别致的题材成为2016年网综界的一股清流,平均每期节目播放量在七千万左右。案件悬念重重,现场设置精巧,依靠高品质内容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综艺市场杀出重围。其中以网络游戏《英雄联盟》为背景的第十期《英雄不联盟》播放量高达8079.5万,与粉丝文化相关的第三期《男团鲜肉的战争》点赞量达38.1万,均表现不俗。

2017年第一季度,各平台网络综艺播放总量达78.2亿。其中,2017年1月13日开始在芒果TV播出《明星大侦探》第二季播放量最高,为14.2亿,占整体市场的18.1%,截至3月31日总播放量达14.17亿,在骨朵传媒网络综艺总榜排名稳居首位。第二季的回归,网友的喜爱程度丝毫未减,是网综中难得的口碑与播放量双赢的作品。全新升级的案件剧情与更高难度的推理技巧,为广大网友打造优质的互联网专属悬疑推理综艺节目。根据表2可以看出,《明星大侦探》第二季除第十二期《收官派对》分为上下两集,其余十一期节目播放量均破亿,较第一季有明显的提升。

由此可见,网络综艺市场中对于国外节目模式的大量引进并非主要问题。事实上,对国外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改造使得许多外国的节目模式在国内综艺市场中呈现出不同的但是积极的面貌。比如《明星大侦探》在韩国版的基础上融合了更多的中国元素,使得节目更加符合国内观众的收视习惯,也使得《明星大侦探》中国版更具独特气质。2017 年上半年播出的《明星大侦探》第二季继续继承了本格推理的节目模式,保留了大部分固定嘉宾。背景设置、人物设定、场景道具以及后期剪辑的细致程度在第二季获得了较大的完善,而且综艺搞笑、角色扮演和推理的不同部分在第二季节目中的安排也更加合理。这使得第二季获得了比第一季更多的关注。网络综艺制作的精细化程度以及节目模式的创新性和风格化是网络综艺节目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随着网络综艺的数量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成体系,观众对于网络综艺的内容质量和节目创新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三)《明星大侦探》的受众定位

根据CSM的调查数据显示,按年龄划分,我国综艺节目最主要的受众是14-24岁的青少年。目前正值《明星大侦探》第三季的热播期,在新浪微指数中以“明星大侦探”为关词进行检索,按照人群属性年龄分布得到图1。根据图示数据,主动在微博中搜索“明星大侦探”的人群集中在19-24岁,达到39.6%,34岁以下的群体占比超过80%。实际上,《明星大侦探》有着非常明确的节目定位与目标受众群体——思维开阔、标新立异、热衷推理的青年群体,致力于打造有独特气质、差异化风格的动态节目内容。强调与受众的互动,如推出衍生节目《明星烧脑时间》,观众可以进入每个角色的主观视角,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伴随角色寻找“真凶”。

四、《明星大侦探》中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呈现

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里出现频率颇高的关键词正是“风格”,他们把亚文化看作一种“巨型文本”和“拟语言”,对其“文体”(风格)的抵抗功能和被收编的命运进行解读。伯明翰学派的一个核心观点:青少年亚文化制造出各种盛行一时的独特的风格和符号系统:音乐、文学、舞蹈、行动和暗语等,通过风格来协商他们的阶级存在。[5]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之所以引起轰动,正是因为风格化的内容生产赢得了青年群体的认可和追捧。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个性、颠覆、狂欢的娱乐特质,构成了独特的网络综艺青年亚文化奇观。

(一)风格化的人物设定

从选取的常驻嘉宾阵容看,韩国JTBC的《犯罪现场》倾向选择专业型选手,如职业游戏选手、犯罪心理学家、刑警、警察大学教授等。[6]中国版则致力于打造全明星阵容,六位常驻嘉宾包括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湖南卫视当家主持何炅、实力派女演员王鸥、台湾歌手吴映洁、“小鲜肉”白敬亭、“综艺咖”大张伟 ,围绕每一期节目的主题扮演特定的角色,打破常规真人秀的人物设定,是网络自制综艺节目风格化的最好体现。本文以固定男嘉宾何炅在24期节目中的表现为例进行分析,如表3。

根据下表可以看出,固定玩家每期节目的身份、角色、造型、地位、财富、关系等均不相同。节目平均了玩家的出场时间,每位玩家都有自己的叙事视角。何炅在24期节目中扮演的角色涵盖学生、飞机驾驶员、娱乐明星、股票投资人、整形医院院长、酒吧老板等各行各业,被贴上了诸如“傻白甜”、“四千年一遇”、“演艺俱佳”等亚文化标签;在造型上融入了“杀马特”发型、破洞裤、大金链、马丁靴等青少年特有非主流穿着风格,以建构人物独特的形象。正如英国1950年代出现的无赖青年,穿着奇装异服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贵族青年,以弥补战后工人阶级社区文化被破坏后的失落心情。[7]何炅凭借本身超强的控场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长期主持综艺节目培养的综艺感被节目评为“全是套路王”,成为《明星大侦探》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嘉宾之一。

(二)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文化符号的实践层面,青年亚文化形态借助基于新媒体技术,已经完成由单一的语言符号、声音符号和影像符号向综合符号的转变,表现出独特的文化走向。[8]大多数网络表情最初由青年人首创,他们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如PS)创作系列表情符号,再经由社交网络平台包装后推出,得以广泛使用和传播,而青少年偏好的网络表情相对集中于社交软件自带的表情、卡通漫画、涂鸦、经典肖像、影视剧截图等类型。作为一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的特效和花字的视觉传达中高密度地使用了这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基本可以归纳为纯文字、纯图像、和图文结合三种形式,见表4。

节目通过纯文字花字配合字幕,在“陈述不在场证明”环节展示玩家的时间线和主要的人物关系;用纯图像表情烘托气氛表达情绪,如第二季第七期《恐怖童谣》中玩家魏大勋在发言时天空飘过一头漫画版的“奶牛”表示吹牛,在玩家撒贝牛发言时用呕吐的暴漫表情表示“污”,意指对方思想不纯洁。将图像和文字通过PS技术拼贴而成的图文结合表情传达的信息量最大,是节目中最常使用的一类表情。高频率使用“明星实时动漫图像加心理活动文字”的视觉设计,如将吴映洁的中世纪贵妇形象漫画处理并贴上红色粗体“我才是老大”的花字,有效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节目在“现场搜证环节”通过网络中经典影视剧形象“尔康表情包”实现倒计时的功能,深受观众喜爱。甚至在饰演尔康的演员周杰在某次采访中表示了自己对网友恶搞表情包的反感之后,节目曾一度停用“尔康表情包”,部分观众在百度贴吧中发帖表示遗憾。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广泛地使用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弥合距离感的传播方式,有效缩短了节目与青年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架设了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桥梁,营造出一种真实、安全的交往关系,促进了群体之间的亲密感和共情能力。以彼此熟识的语言和符号表达对共同体的身份认同,而这种风格符号的使用反过来又加强了群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信任感。

(三)拼贴、戏仿、挪用

胡疆锋(2008)提出,亚文化与大众文化并非是“水火不容”,相反,他们常常互相借用和催生。亚文化群借用、盗用大众文化的符号,把不同的文化商品作为半成品和原料,进行拼贴、戏仿和即兴改编,对大众文化、权威和经典进行了解构,构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亚文化现象。[9]

新媒体时代,对休闲娱乐和游戏放松的需求是观众收看网络综艺节目的深层动因。《明星大侦探》借助于拼贴、模仿与挪用大众文化产品的风格手段,将经典作品重新诠释,用以凸显游戏风格。以经典影视文学作品为节目背景,能够使明星玩家能够迅速适应其所扮演的特定角色,消除了时间、空间的障碍和要求观众接受原创设定的困难,能让观众更加轻松地沉浸到节目中。

《明星大侦探》多形态地吸纳改造各种大众文化产品,包括热门网剧《盗墓笔记》、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经典小说《24个比利》等。第一季第十二期《命运的巨轮》套用了电影《泰坦尼克》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线,讲述了一个詹姆士·甄谋杀原公司老董事并强行篡夺其董事继承权,私自改装游轮,不顾游轮中众多旅客的性命勒令员工撞击冰山的故事;与热门韩剧同名的第七期《请回答1998》将情景设置为1998 年,何侦探从2016 年穿越到过去侦破游戏厅老板被杀事件。在欧冠期间,第九期《决战欧冠之巅》将案件的主题设置为赌球,紧跟社会热点。

尽管《明星大侦探》有种对主导文化的抵抗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但始终恪守价值观的底线,不让节目变得过度娱乐化、狂欢化。节目将每期“死者(NPC)”的姓氏设定为“甄”与“真”同音,这些“死者”被杀往往是伤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是一种反讽。节目剧情中也隐喻着校园暴力、交通安全、医患关系、同性恋、抑郁症、人工智能等诸多社会议题。在《请回答1998》中,“凶手”撒贝宁在最终投票环节选择自首,并强调犯“凶手”胜利拿到六根金条只是游戏的设定,错误的道路应该终止。何炅在总结发言时也提到撒贝宁一直在纠结节目到底要宣扬什么 ,折射到现实生活当中,到底是告诉大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是告诉观众罪有应得,或者只要你够聪明也有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撒贝宁的做法成功的平衡了游戏结果和道德价值的关系,升华了节目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玩家也经常在节目中呼吁“梦想的实现靠双手,纠纷的解决靠法律”。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为青年亚文化群体提供制造与传播自身文化符号的平台,为青年亚文化的壮大提供了机会。赋予了他们建构独特文化符号的权利,而且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创新的能力。青年亚文化不能被不加区分的视为反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收编”或“招安”并不意味着赫伯迪克所说的青年亚文化的“死亡”。通过对《明星大侦探》的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定位于年轻受众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选题、编排、剪辑和制作各个方面融合青年亚文化,迎合青少年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审美趣味。在节目人物设定上,通过服化道等造型呈现和二次元、网红、暖男等角色定位体现了独特的个性。节目充满了网络流行语、表情包、花字等亚文化元素,是对主导话语进行仪式性的抵抗。拼贴、戏仿、挪用大众文化产品,对其进行二次创作,风格化地揭示了当下的社会症候。虽然不可避免的,娱乐和狂欢是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固有气质,但这并非是对主导文化的消解,而是立足于青年人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语境,以另一种方式唤起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弥和主导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沟壑。主导文化应当对青年亚文化抱有一种对异质文化的宽容和理解,发挥它们对新时代中国文化体系创新的建设功能。 

(责编:尹峥、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