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文博纪录片的创新研究
——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
摘要:文博类题材纪录片因其专业性和知识性的特点,相较其他纪录片相对小众,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局限。而新媒体语境下,跨屏互动与融合等特性,为此类纪录片提供了生存与竞争的土壤,使其内容生产方式得以转型。本文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探究文博类题材纪录片内容生产的创新,以期为同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文博纪录片;内容生产
随着中国新媒体用户的持续增长,新媒体产业日趋活跃。新媒体不仅引发了传播环境的变革,而且使得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产生变化。不同于以往的文博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个性化的故事讲述、精致的视听语言表现、高超的文物拍摄,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讲述。
一、新媒体语境对传统文博题材纪录片的挑战
2017年被称为中国文化节目元年,全国上下掀起一股中华传统文化热,而文博类则更是成为热度中的“爆款”。新的媒介环境给文博类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此类纪录片的内容生产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制作观念需向“受众为本”转变
文博类题材纪录片制作多从官方视角出发,构建宏大的传播主题。其内在特殊文化民族基因,使之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功能,对当代求新求异的年轻人缺乏吸引力。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人们青睐短、平、快的信息知晓。近几年文化纪录片的火爆,说明了观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文博纪录片如何呼应观众需求,在“微”中建构起文物的前世今生,饱满地传递中华文化精神内核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难以争夺受众稀缺的注意力资源
在新的传播媒介语境下,信息传播的主体实现了公众化,公众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发布作品,UGC模式下生产的纪录片进一步瓜分了纪录片市场。UGC纪录片个性化突出,创作取材贴近大众生活,更容易得到受众的青睐。另一方面,创作群体的广泛化使得各种题材的纪录片应接不暇,加剧了受众市场的细分化。而信息体量的巨大化更是难以让小众的文博题材纪录片脱颖而出,博得受众的注意力。
(三)经济投入与社会产出不成比例
在市场化娱乐化的趋势下,纪录片的整体生存空间变小,作为其中更为小众的文博题材,其收视率根本无法与电视剧或综艺节目相抗衡,因而也无法获得丰厚的市场效益。虽然各色视频播放平台的发展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为了经济效益,平台往往在观望纪录片在传统电视媒体上的播放效果后,再决定是否购买版权。
二、新媒体语境下《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内容创新
传统文博类题材纪录片往往制作精良,却因内容艰深的低传播难以发挥应有的文献与社会价值。对于文博类题材纪录片而言,要想借力新媒体平台,在互联网时代中寻求长远的发展,更为优质、更为新颖的内容成为关键,让人眼前一亮的传播形式不可或缺。
与传统文博类纪录片不同,2018年元旦上线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开创了文物纪录片的全新形式。《如果国宝会说话》摒弃了“长篇大论”的方式,而是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五分钟的视频里,着重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截至目前,其豆瓣评分高达9.9分,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的总播放量为273.9万次,弹幕达5万多条,当之无愧成为新一代“网红”。
(一)核心理念方面:对见证时代进程的国宝梳理,构建古今对话的桥梁
节目制作组通过演绎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故事,让观众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又能从文物所传递的精神内核中汲取力量。传统文博纪录片在讲述历史的时候,往往采用宏大的叙事传统,对于观众而言,显得高冷。而《如果国宝会说话》不仅通过多样化表现手法讲述历史,更用贴合当下的语言文字,观照现实的情感表达。纪录片每集最后的抒情性文字能够给观众以思考,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契合现代年轻人的精神需求。这些活泼的内容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形成交流互动,利于纪录片本身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二)内容呈现方面:视听语言的综合应用,打造新媒体时代的“头部内容”
在“内容为王”时代,每个部分精心打磨所形成的优质内容,是纪录片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国宝会说话》结合每一集的主题,灵活应用了镜头、灯光、色彩、音乐等多种视听语言,营造了极大的视觉享受。在文物自身的呈现上,制作组采用最新的3D扫描技术,较之以往能够360度的高清展示,向观众展示了文物细腻真实,拉近了传统上摆在博物馆展窗后冷冰冰的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新媒体语境下,由于信息量的暴增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也转向碎片化。《故宫》通过对故宫从建筑艺术到馆藏文物、宫廷生活到王朝更替的全景展示,有利于让观众对故宫产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但十二集的总长度对于日益习惯碎片化的媒介消费的现代人来说是个挑战。而《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的5分钟微型短集设计,既契合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又与新媒体时代观众的观赏需求不谋而合。
(三)影像风格方面:文物的历史厚重感与灵动活泼的表达方式相结合
片头在素淡的主题文字出现后,配有声音“叮咚,你有来自一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此番设计削减了文物带来的距离感,让观众觉得就像是与朋友间的对话,亲切感十足。随后每一期的小标题的设计样式与文物质感相呼应。如《红山玉龙:寻龙诀》和《贾湖骨笛》的字体设计分别是玉和骨笛质感。片尾通过抒情性文字,给观众留下充分的自我思考的空间,从而建立起文物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产生情感共鸣。而传统的纪录片有一个大气磅礴的标题,分标题只是起到提示的作用,并不能和分集内容很好地联系在一起。
为了更好地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精致化的故事构建与寓教于乐的动画来加深大众对文物的理解。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切口,避免了叙述的单一性,不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此外,寓教于乐的演示动画,使文物动起来,给几千年的文物增添了可爱之感。这样灵动的表现手法很少出现严肃宏大的文化纪录片中。而这也正让《如果国宝会说话》比教科书更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四)传播形式方面:整合传播平台,结合流行传播符号,营造强大舆论影响力
在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播放纪录片的过程中,受众只能是被动地单方面接收。而新媒体语境下,随着传播方式的改变,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发表看法,甚至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在此情况下,《如果国宝会说话》整合播放平台,增加与社会的互动来提升自己的传播力。其最先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放,后登陆哔哩哔哩视频播放平台。每期视频的索引文字都结合当下最流行的语言,足够吸睛,从而获得超高播放量。
而在微博等平台,官方发布正式与特色海报,兼具传统韵味与幽默逗趣。正式海报共四张,水波潋滟下的文物宝藏蕴含着文明的力量。与主海报的韵味美反差极大的就是极具网络趣味的特色海报。其想象力惊人,让国宝们大显“反差萌”。新媒体时代,生硬的广告植入和苦口婆心的说教式植入,已经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而微博、微信等平台却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
三、《如果国宝会说话》对当前文博题材纪录片内容生产的启示
(一)选题与视角:关注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提升互联网长尾效应
在传统印象中,文博类纪录片普遍更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但数据显示年轻观众成为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绝对收视主力。在关注节目的微博网民中有81%的人拥有本科学历。这说明高学历带来的文化需求给文博类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所以,在纪录片筹备初期,可以从年轻受众的文化需求出发,做好市场调研。其次,在叙述视角上,可以适当增添综艺的表现手法来吸引年轻受众。例如,使用轻松潮流的语言表达,能够让高冷的文物更接地气,使之在纪录片中“活”起来。另一方面,文博纪录片始终肩负着特殊的文化传承的责任。不仅要关注到娱乐因素,而且要注重产品内涵。纪录片使用娱乐化的表现手法吸引观众的同时,容易使观众对文物的认知浮于表面,难以在文物与观众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文博类题材纪录片如何在当下娱乐化潮流中不失自身品位,传递文化内涵,构建受众情感共鸣,需要制作方探求两者的平衡。文博题材纪录片从受众需求出发,又不被其局限,这样才能有利于夺得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
(二)内容与制作:从传播到传承,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媒介的融合创新,跨屏的互动传播,使得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文化的传播者。但对于文博类题材纪录片而言,不仅要传播文化,更要传承文化。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的畅通使得文化输出愈加容易,现如今国与国的竞争也愈发看中文化层面的竞争。而传媒产品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载体,文博类题材纪录片则更是在传播中国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文化以其五千年的灿烂辉煌闻名于世,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文化也同中国经济一样,迸发着无限的创新活力。文博纪录片要能够善用现代科技与创新思维,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对于制作者而言,要主动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寻找到与现代观众生活所契合的内容,以期为今天的工作生活提供启迪,从而建立起与当今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让人们从文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除此之外,要将线上播放与线下活动相结合,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们走进博物馆,从而自动加强人们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三)主题与内涵: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中树立起文化自信
《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纪录片的火爆,离不开国宝背后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离不开制作组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尊重。第一季播出后在年轻人群中取得了巨大的反响,让人们不自觉对古代人民的智慧肃然起敬。年轻一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望”与民族“自豪感”在观影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发自肺腑地认同传统文化的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和熟知了解。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科学认知,就谈不上创造和创新。①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国宝会说话》既是一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又是文博类纪录片创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文博题材纪录片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建立起与文物背后的精神联系,使观众发自内心地产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及向往,从而有利于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四、结语
对爱与美、对于个人情怀与家国情怀交融的感知,并没有年龄的界限。②《如果国宝会说话》能够在网络上引发观影热潮,得到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离不开自身优质内容的呈现。新媒体平台为优质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纪录片从内容创作到宣传推广都符合新媒体时代的特性,能够快速与网友形成互动,利于分享传播,从而实现收视和口碑的双赢。
注释:
①张焱.“国宝说话”实现文化的轻传播[N].太原日报,2018-03-02(008).
②赵敏.《我在故宫修文物》对年轻受众的成功传播探因[J].西部广播电视,2017(05):77-78.
参考文献:
1.罗琦.媒体融合背景下讲述中国文化故事——《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之道[J].东南传播,2018(03):7-9.
2.肖菲.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录片发展路径研究——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8(08):116.
3.刘阳.以文物看文明 以文明扬自信[N].人民日报,2018-01-18(017).
4.牛梦笛.文物“微纪录”展现浩瀚中华文明[N].光明日报,2018-02-21(002).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