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报道如何增强吸引力
党建工作是各类媒体特别是党报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是党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党建工作政治性强、内容严肃,造成了党建报道不好采、不好写,有的报道面孔呆板、内容枯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提出了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近年来,随着党建领域改革不断创新发展,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要求落地生根,新形势新实践迫切要求媒体创新党建报道,传播好党建工作好声音。如何增强党建报道吸引力,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小切口、向下做
社会视角切入软化硬新闻
选题的切入角度决定了报道的质量,可以说,一个好的视角是决定党建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的关键。当前,在党建报道中,由于规定动作多,导致不少报道都是“文件来、文件去”,工作味道浓,不接地气。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切实树立读者意识,从社会最关心、最能引起注意的问题或事物入手,使得硬邦邦的党建报道被软化。
要避免大而全,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党建报道虽然严肃,但同样也是要求以新闻为主体,同样受新闻规律支配。从读者角度出发,增强党建报道的吸引力,就是少点工作总结气息,多点生活味道。为此,要突破传统的大而全的工作总结形式,积极用发散性思维,将党建工作选题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大背景,审视各种内在联系,寻求与社会性的最佳切入点。近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这类作品很多。比如,《车巴沟里来了“好亲戚”》一文,记者跳出长达近60年的草场之争本身,以最近牧民牧场迁徙平稳有序为由头,从细微处入手进行报道,很好地展示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重大成果。可以想象,如果记者从当地党委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要求的、系统性措施是什么入手,整个报道会有多沉闷。
寻求党建报道的社会性,还要用向“下”的视角,建立与百姓的心理关联。党建工作的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如果报道只是将目光停留在体制内对象,难免会显得高高在上,自说自话,与百姓距离较远。事实上,党的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惩治干部腐败,还是加强作风建设,基层的变化是最生动的变化,基层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为此,党建报道落脚点必须是基层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跳出“只缘身在此山中”工作本身,报道才能有可读性。
见人见事、倾注感情
用有温度的故事增强贴近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提高宣传引导水平时明确指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既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为各类报道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现了宣传规律、传播规律和新闻规律的高度统一。
近年来,党建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巨大进展,党员干部作风好了、干劲足了,群众都有明显的感受。增强党建报道的贴近性,必须让群众当主角,通过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反映他们的感知、体悟,报道才能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很多人都熟知的刊物《故事会》,曾风行全国,它就是靠讲故事吸引人、感染人的。近年来,《中国组织人事报》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报道为例,这一工作是中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部署,作为组织人事领域的专业报纸,《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好这一工作责无旁贷,如何才能避免报道生硬?经过内部研讨,最终确立了从人物故事入手的思路,策划推出了“他们眼里的‘两学一做’”系列报道。通过各行各业基层党员群众来讲述身边变化的典型故事,以人见情、缘情叙事、因事明理,增加了新闻的贴近性和穿透力,受到读者们的好评。
需要注意的是,好故事不是简单举例,必须要有温度。记者要怀有对人民深厚的情感去采访报道,践行好新闻战线的群众路线,动真情去捕捉典型细节、典型事例,故事散发着热气腾腾的暖意,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党建报道中的故事要接地气、有人气,记者必须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体会群众的所思、所想,打捞出的弥漫着烟火味和散发着泥土味的故事,才能真正地引起人们心底的共鸣,使党建好声音入脑入心。
做靓标题、活化语言
降低报道的理解成本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党建报道不能只是把党建工作内容简单地大声宣传,而是要致力于把党建领域中的特定话语及其概念,转译为受众能听懂的语言。
首先要做靓标题。在标题上,字数尽可能精短、简洁、通俗易懂。由于党建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制作标题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尽可能地突出一事。此外,要多用精确语言少用模糊语言、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新闻写作的实践表明,一个好标题的诞生,是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艰难历程。其基础在于记者、编辑对党建工作要有一个比较深的认识。记者、编辑眼界高、视角宽、看得远,才能提炼出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传神的好标题来。为此,从事党建报道的记者编辑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最终“吹尽狂沙始得金”。
让“邻居大妈”也能听得懂,党建报道才有吸引力、影响力。党建报道之所以硬,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色彩浓、专业词汇多,比较抽象。因此,在报道中,要注意软化掉专业术语,避免文件词汇堆砌。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替代等修辞手法以及群众的词汇,包括俗语、歇后语、谚语等,使深奥的制度政策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繁杂的数据简单化。同时,在报道行文时要贯通官方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多讲管用的短话,多讲淳朴的实话,多讲富有活力的新话,使报道尽可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这样才能使党建报道内容好看、百姓爱看。
(作者单位:中国组织人事报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